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491619

窮追不捨

 
作者:橫山秀夫
原文作者:Yokoyama Hideo
譯者:杜信彰

出版社:獨步文化
出版日期:20110107

〈窮追不捨〉是以擅長描述警察在組織中角色的推理作家橫山秀夫2002年出版的短篇連作,共收錄7則作品,雖說是連作,每作皆獨立成篇,唯有虛構的警局與 警眷宿舍混合的「三鐘村」貫穿全書。警員宿舍鄰近辦公警局,表面上雖大大減少通勤時間,加強組織與個人的聯繫,然而實際上不過是為了勤務方便,一旦有緊急 任務,由於警員就住在附近,絲毫沒有推托的理由。本書中的四篇(窮追不捨、薪火相傳、排拒在外、一箭之仇)也已在2011年改編成日劇〈橫山秀夫懸疑四部 2〉,分別由谷原章介、北村一輝、小出惠介、三浦友和詮釋該篇男主角,形構出橫山筆下封閉的組織文化和男人的內心世界。

乍看書名,或許會以為是情節緊湊、動作場面十足的犯罪小說:穿著風衣的警察,隻身穿梭在黑暗巷弄,試圖以螳臂擋車之力,奮勇向惡勢力挑戰,懷抱著這樣想法 的讀者或許會失望,橫山的短篇雖保有本格推理基本的架構:謎團和轉折,並且結構嚴謹,每個伏筆皆環環相扣,但是他在作品中極力避免浮誇的筆法,而以樸拙的 文字盡可能貼近真實的警界生活。我們會看到熟悉的〈大搜查線〉青島俊作身為地方警局向來被總部排拒在外的無奈,卻沒有像成龍〈警察故事〉的警匪火爆對決。 橫山充分利用短篇小說的特性,將原可擴充成規模宏大的佈局,去蕪存菁,精簡到不能再減,只留下最純粹的人情和義理,犧牲與掙扎,是餘韻久久不散的感動,也 是作者以故事輕輕搖撼讀者心靈的觸動。

公務機關向來予人封閉保守的印象,但是警察組織則往往將這個特質放大好幾倍,同時以牢不可破的階級、規範和倫理,反覆將處在同一結構的眾人,不分官位高 低,一律緊緊束縛。是非對錯、合不合理都不是處理事情的準則,怎樣維繫組織存亡和名譽,才是最高原則。〈窮追不捨〉中的秋葉和彥因為鍥而不捨追查嫌犯,導 致犯人意外身亡而以發爭議,雖經判定為「正當執法」,卻在事後被降調到交通事故科,這才是組織真正的結論。而本篇開頭局長之所以熱心為單身員警介紹對象、 舉辦聯誼,並不是出於關心部屬終身大事,而是提前預防單身公害,讓感情事件影響組織名譽。

〈薪火相傳〉尾花久雄身為二代刑警,自然背負不小的壓力,他必須咬緊牙根,拼贏「竊案破案率提昇月」的數字競賽,那是以父親之名,輸不得的一場戰爭。破案 率是最具體的業績,組織放任成員彼此拼搏,唯有不擇手段、適者生存,激發成員的野心,利用人們對權力的欲望,將小我牢牢操控於掌心。〈間接得知〉鑑識科員 三枝達哉背負著沉重的過去,使得他踏入警界,這是父母從小灌輸給他的觀念,必須從事助人的工作以回報當初因為救自己而溺斃的生命。

〈另有隱情〉警務科長瀧澤郁夫必須煩惱為退休的小小巡查長安排出路,也要為了自己的出路,解決總部搜查二課課長的女人問題。他因為堅持原先的人事安排,惹 火長官而被流放到三鐘村。隨著階級越高,能主宰的生殺大權就越大,專業決定常常導致不專業的結果,組織間密如蛛網的人情網絡,方是「公事私辦」的潛規則, 職位越小越有可能被當作金字塔底層的螻蟻,是被踐踏、隨時可以棄之為蔽屣的。〈排拒在外〉一起殺人事件,基層地方警局總是被排除在核心的偵辦工作,少年科 巡查三田村厚志對此深感不服,他只能用少少的資源,以在地的經驗反抗這不合理的安排。

〈一箭之仇〉副署長的場彰一面對屬下所犯不可原諒的錯誤,他必須如何抉擇才能不影響兒子的升學、職務升遷、組織聲譽以及個人的良心呢?即便身為管理階層, 依然有著不亞於基層員警的苦惱,權力越大,責任就越大,每一個決定所造成的後果就越大。〈事不關己〉會計課課長西脇大二郎是書中唯一不具警察身分的主角, 可是他依然逃脫不了組織的範疇,必須服膺這其中的規範。

橫山秀夫的作品價值不只是呈現警界不為人知的那一面,而是在刻劃主人翁的心理掙扎之後,還能讓他們做出不違己心的行動,流露內心的真實情感。秋葉懊悔自己 的誤解,緊握住醫生的手;尾花和父親宿敵的會面,讓他逐漸蛻變為像父親那樣溫暖的老派刑警;三枝運用在鑑識課獲得的經驗,找出事故背後的真相;瀧澤深受老 巡查對基層工作執著而感動;唐澤老人對車輛顏色的執著撼動著三田村的內心;的場最終選擇了他認為正確的道路,他希望能夠坦然的面對孩子;多多良老人對親情 的羈絆,讓西脇感觸良多。

儘管身為組織的一份子,或許在有限的抉擇中,我們依然能夠散發出人性的光明;或許組織並不鼓勵熱血男兒的衝動,正港男子漢照樣可以選擇對的道路勇往直前, 有點傻,有點不顧大局,有點為了前途開玩笑,不過一旦失去了那份小小執著,我也不再成為我了吧,那也就完全成為組織棋盤中的一顆棋子,再也無法掙脫了。


x917999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5) 人氣()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494669

模式化工作術:用25%的時間完成75%的工作

 
作者:信太明
原文作者:Shida Akira
譯者:王蘊潔

出版社:天下文化
出版日期:20110125

面對繁雜且堆積如山的業務,你總是搖頭歎息、渾身無力,今日事就算今日畢,明日的工作並不會減少,尤其突如其來的意外層出不窮,不時打壞你預期的節奏。你 以為只要努力、分秒必爭,就能跳脫工作的桎梏,犧牲午休時間趕工,也無法阻止辦公桌上不斷累加的公文卷宗和待辦事項。「事情越做越多」是你最難擺脫的夢 靨,每當你想要釐清頭緒,排定工作的輕重緩急,眾多有時效性的任務又等待你去完成,或臨時有代課需求,或有經費需要結算,或有改不完的習作和考卷,或又有 老師來踢館了,你深刻體會帕金森法則「工作量會膨脹到把這項工作被賦予的時間用完為止」的痛楚,你茫茫然望著這樣可悲的人生,心想這樣永無止境的蹉跎,真要娶工作為妻不可。

接任教學組長兩年以來,你一直盼望能建立一套可長可久而又富有彈性的制度,每一位接任的組長,都可將此規範作為執行的依據,也許他並不欣賞這樣的方式想要 大刀闊斧改革,那麼你所留下的模式,相信會是他改革最重要的基礎。信太明這本〈模式化工作術〉和你的理念不謀而合,若能所有例行性的業務,以模式化的分 析,樹立穩固且極具價值的範本,你就能如副標題所言,「25%的時間,完成75%的工作」。 依照作者的假設,平日我們遭遇的工作,其中約有75%的工作是可以用模式化來解決,若能不辭辛苦在最初設立好可依憑的模式,就能用25%來完成,剩餘 25%較具創造性、附加價值或個人化的任務,就能以75%的時間,遊刃有餘的處理,並且每項業務都能受到最安全又有效的檢核。簡單說,「生命要浪費在美好的事物上」,藉由模式化生活,我們的每個步伐是這樣篤定而有自信。

所謂模式,就是「template(模型),就網站或簡報設計來說,就是「版型」;就文書處理來說,就是「範本」,信太明下了一個非常完整的定義:「只要製作一定的模式,就可以重複利用,任何人都可以隨時隨地,在短時間內高效率地完成工作,同時也可以避免錯誤和疏失」。 此工作術有兩項特點,一是隨選即用,好比你要排課,就只要選用排課範本就可以進行;二是分享和傳承,所建立的排課模式可供公評,同時又能隨時調整,當業務 需要交接時,只要分享該模式,新人即可立刻上手。如能結合新興的「雲端科技」,全國的教學組長都能分享自己的排課模式,透過「公有雲」取得所要的資訊,並 揉合自身學校文化與行政流程,加以變革發展,或能發現現行模式之不足,再透過雲端傳達其心得,相信光是排課這項業務,不只日益精進,也將不是每位教學組長 的惡夢。作者歸納了四項優點:

1.
「效率化」─75%的工作都可以定型化
2.
「生產力」可專注於25%的具附加價值業務
3.
「正確性」可毫無遺漏地確實完成工作
4.
「非屬人化」可以把工作交給別人處理

作者將所有的工作按照「定型/非定型」、「屬人/非屬人」來做分類,這是模式化的基礎,此工作術主要對象是那些歸類在「定型/非屬人」的業務,簡單說就是 我們印象中較「制式化」的工作內容,比如例行性的經費核銷、代課老師印領清冊製作等,然而為了爭取更多75%的時間,我們必須將那些原先以為「飛定型」、 「屬人」的工作轉化或分析成可以模式化的部份。結論就是把「非你不可」的工作減少到最低,工作量自然就會減輕。

信太明明確指出「記錄」是模式化的第一步,如你想要建立排課模式,就必須先將現行排課的過程與心得記錄下來,無論成功或失敗都不可遺漏,越完整的記錄對日後從中抽絲剝繭化為具體的檢查表和工作指南越有助益。以下摘錄書中提出建立模式的步驟:

1.
以「5W2H(whowherewhenwhywhathowhow much)釐清工作目的。
2.
將達成目的的必要要素按「時間序列」或是「大分類/中分類/小分類」加以分類。
3.
將分類的項目寫成檢查表或手冊,分別填入有效的方法、注意事項等自己經歷過,或是記錄、保存下來的見解和訣竅。

本書內容不多,淺顯易懂,儘管所舉的例子和範本大多是商業經營取向,然而字裡行間我們可以看到信太明將「模式化」作為他追求有效率人生的哲學和法則,連他 每日的行事曆和備忘錄都能做到利用iPhoneexcel進行最迅速即時的管理,甚至包括招待客人用餐的餐廳、提升英語學習效率的方式,都能做到書面的 模式化檢核。其中對你最有幫助的是「檢討加班流程」模式:

1.
釐清自己的核心競爭力
2.
找出可以捨棄的工作
3.
找出可以請人代勞的工作
4.
列出優先順序
5.
找出可以效率化的工作

當然要充分遵從模式化工作術,進而享受具體實踐後所帶來的甜美果實,是需要跨越許多門檻的,除作者統整的因素:動機不足、認識不夠外,要將模式化擴展到台 灣學校中,還可能面對勞逸不均、現行考核機制封閉等挑戰,然而人生中總該有些小小堅持,堅持對的事情,畢竟成功完成工作的成就感,只有你自己才能享有。信 太明分享的「重新確認自我價值觀範本」,令人深深感動:

「汗」是否為了自己和他人率先流汗
「協」是否珍惜和夥伴的合作關係
「成」每天是否實際感受到自己穩健的成長
「傲」家人、朋友和社會是否為我感到驕傲
「樂」是否快樂地享受人生

當我們都能將信太明這套模式化工作哲學,內化到做人處事,也就是將自己當成一家公司好好經營,必然能夠確切感受到模式化的魔力。你以為有效率的個人,才能 聚合成有效率的群體,教師這份工作往往被視為相對單純的工作,亦即若能善加分析,除去教學和班經風格外,許多例行事項都可歸類於「定型/非屬人」的範疇, 一旦將那些例行事項列成檢核表,就會減少闕漏的機率,並且每年擔任同樣職務時,就不必重新花費時間回憶或嘗試錯誤,信太明以「記憶曲線」來說明人類記憶的 有限,以及讓模式化分擔記憶的負荷,將能幫助教學現場的老師,花費較少時間來應付學校年復一年的事項,更能幫助新手老師或代課老師更快進入狀況,而將絕大 多數的時間和精力,放在增進教學品質和親師溝通上,我相信一個遊刃有餘的老師,絕對會是對那些欠缺效率的學生,一個最佳的典範。一所有效能的學校,必定能 給予那些有效能的教師最豐厚的土壤,身為教師的專業和自信,將從這富足的養分中生根發芽茁壯。


x917999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489072

毒笑小說

 
作者:東野圭吾
出版社:獨步文化
出版日期:20101223

本書是東野圭吾1996年出版的搞笑小說短篇,延續前作〈怪笑小說〉的風格,集結12則主題各異、略帶實驗性質的作品,不僅篇數較前作多,敘事手法更為高 明易讀,可看出其已對此文類的撰寫駕輕就熟,一如推理評論家陳國偉的解說,三笑系列或可視為東野調整步伐、挑戰自我寫作幅度的勇敢嘗試,儘管最初構想是希 望寫出「讓人笑到抽筋、具有辛辣內容」的搞笑小說,然而在歷 經十五年的今日,我們可看出作者的努力,卻感受不到令人捧腹大笑的笑點,反而有種內心的不堪黝暗被赤裸裸的揭示開來的困窘與不安。如果說,東野推理系的作 品揭露了犯罪的謎團,而三笑系列則將人性視為待解的案件,以譏諷揶揄的形式,戳破層層偽裝,原來荒謬瘋狂,才是人生共通的本質。

(
以下內容帶來各篇結局雷,若尚未讀過本書請慎入)

〈綁架天國〉仿照筒井康隆的〈富豪刑事〉的誇張寫法,反映出現代人親情的疏離,以及教育的扭曲。為了彌補祖孫的樂趣,三位有錢的老人異想天開花大錢綁架孫 子和幼稚園同學,其犯罪手法和神戶大助豪奢的辦案技巧可以相互輝映。爆點在於那些小孩獲釋後的第一件要做的事是「讀書」。原本讀書的目的是為了擁有更美好 的人生,然而學校卻教導孩子為了讀書而失去應有的童年樂趣,這是多麼可笑與瘋狂。


〈天使〉外貌與神話中天使無異的突變生物,為人類生活帶來新的希望,它們專門吃塑膠等垃圾,一舉解決環境問題。然而人們的殘忍與無知,讓原本的救世主轉變成毀滅世界的威脅,短視近利的物種終將自取滅亡。

〈手工狂夫人〉這是本書最富搞笑趣味的小說。嗜好「DIY」的貴婦富岡夫人,明明手藝奇差,卻愛做小餅乾(難吃!)、桌巾(難看!)、泡菜(恐怖!)等荼 毒屬下的眷屬,有種「指鹿為馬」的譏諷。或許為了五斗米不只要折腰,還要打好關係,即使現實再怎樣猥瑣,也要抹殺真正想法才能苟活。結局和〈怪笑小說〉的 〈積鬱電車〉有異曲同工之妙。

〈程序警察〉諷刺公務機關照章行事的保守和不負責任心態。殺了老婆的只野一郎單純想要自首,沒想到囿於警局的「程序」,幾經波折仍無法如願。也許對某些公 家機關來說,把事辦好從來不是他們考慮的重點,怎樣不出錯、把責任都推卸,而能領一份安全的薪水,享有豐厚的福利,才是他們可悲人生的唯一想望吧。

〈爺爺當家〉也是頗爆笑的小品之一。原想要偷偷看孫子收藏的A片,沒想到卻因為不懂現代家電,而什麼都沒看成,卻陰錯陽差成為逮捕小偷的英雄。看來家電也 是祖孫代溝的兇手之一,當我們習慣現代科技的便利時,被繁複的設計所隔絕於外的長輩們,或許是這進步過程慘遭遺忘的受害者吧。

〈傀儡新郎〉是全書「味道」最濃厚的一則。受母親要子荼毒頗深的名門新郎茂秋,一切都是要子安排,包括終身大事。這篇既回應了首篇〈綁架天國〉,更和前作 〈一徹老爹〉有相同的惡趣味。當家長越是試圖掌控兒子的人生,生命總會找到自己的出路,這條路可能比原先預期的更崎嶇難測。

〈女性作家〉的劇情較為驚悚,也是書中較有推理意味的作品。暢銷女作家宮岸玲子因為懷孕而中斷小說連載,奇怪的是,當她生產完後,卻沒人當面見過她,而其作品也一改以往作風,皆能準時交件。至於背後真相,則維持了三笑系列的誇張,讀完會有股淡淡的哀愁。

〈殺意使用說明書〉諷刺了現代生活中充斥的「說明書」現象,電器產品所附的說明書,大都艱澀難懂,許多段落都相互鬼打牆,原本是要了解如何使用,到後來卻 連說明書本身都搞不懂。如果殺意也有說明書,會不會也像電器說明書一樣呢?女主角偶然接觸這指導培養殺意進而付諸行動的說明書,原想用來對付橫刀奪愛、奪 去她一切美好的朋友育美,想不到殺意也和新科技產品一樣難以操控。也許把說明書回收,直接下手會比較容易些。

〈補償〉是我最喜愛的一篇,也是本作最溫馨的小品。年近中年卻賣力學琴的上班族栗林,其實為了「某位男子」,也就是他另一個自我,那個因腦部分割而隱藏起 來的右腦。腦部分割是指切除連結左右腦的胼胝體,該病患不影響其日常生活,然而右腦作用則會較不明顯。看到栗林大叔如此認真練琴,不禁讓讀者想到,也許腦 部仍未完全發揮其功能呢。

〈光榮的證詞〉是宛若隱形人的小人物物語。毫無存在感的孝三,碰巧遇上一宗殺人案,而關鍵的證詞竟讓他突然被看到了,而老天爺開的玩笑不只如此,他的證詞其實有很大的盲點,地獄和天堂只在一念之間!

〈本格推理證物之開運鑑定團〉算是〈名偵探的守則〉天下一系列首作〈密室宣言──詭計之王〉的番外篇,算是全書唯一的推理作品。一根足以扭轉案件真相的棒子,究竟能夠值多少錢呢?東野惡搞了著名節目〈開運鑑定團〉和自己的天下一系列,最後的逆轉令人拍案,大呼精采。

〈綁架聯絡網〉有點像是「幸運信」的變形,沒有人知道源頭在哪裡,某人綁架肉票,不直接勒索當事人家屬,轉而隨機撥打電話找替死鬼負擔贖金,唯有如此荒謬的佈局,能直指人性的荒唐無稽。而每個人內心的黑暗,才是讓這充滿惡意的遊戲,不斷流傳的關鍵。

你我的內心深處或許都隱藏著一個調皮的小惡魔,他一直虎視眈眈的凝視著,伺機撕破我們努力描繪、合乎社會常理的假面,東野圭吾的三笑系列很明顯就是其中一個化身。


 


延伸閱讀:


 



推理的純粹:東野圭吾《名偵探的守則》


http://tw.myblog.yahoo.com/x9179996/article?mid=5286


 


瘋狂世界:東野圭吾《怪笑小說》


http://tw.myblog.yahoo.com/x9179996/article?mid=9293


x917999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479569

飄移中國

 
作者:韓寒
出版社:牛津大學
出版日期:20100908

2011723晚上八時半,營運不到兩年的中國「和諧號」客運列車發生嚴重追撞,在溫福鐵路經溫州市雙嶼鎮的高架橋上因不明原因發生嚴重追撞,造成
多人傷亡的悲劇。這起事件造成的波瀾遠遠超出中共當局的想像,首先是原本當局試圖以「就地解體掩埋」作為解決手段,沒想到竟找到一名生還的女童,可見搜救 工作之草率和一味掩蓋真相的愚蠢,不久因輿論壓力繼續以怪手挖掘;接著是「高鐵」和「動車」名稱的爭議,在宣傳政績時以「高鐵」稱之,現在出事了又強調這 是「動車」,本次出事的列車雖然是「D」字頭,和票價較高的「G」列車作區隔,然而皆屬時速200公里以上的高速列車。而最令人膽顫心驚的是有網友回顧歷 年來中國眾大傷亡人數,從19934月遼寧列客相撞到20116月鄂湘暴雨,這幾起意外的死亡人數皆在33-35人之間,後雖經網管刪除,卻已在中國 人民心中投下一顆巨石。

在一個凡事皆害怕曝光的國家中,我們連最基本「知」的權利都沒有,為了那隻肥嫩的「河蟹」,政府以教育人民為己任,封鎖一切消息,企圖用強制和規條操控思 想和民意,顯現的是執政者的心虛和缺乏安全感。他們無法抬頭挺胸的面對自己施政的績效,更不願聆聽民眾的心聲。在「民意可控制」的假設下,領導擔憂「不適 當且墮落」的潮流會透過網路媒體毒害領民幼小脆弱的心靈,於是他勢必得掌控那些可能的管道,只要有效控制人民的想法,就能完全統治這個國家。身為這個封閉 國家的八十後青年意見代表,韓寒透過網路或書籍中的文字以極其自制的方式,呈現出中國的荒謬和無奈,本書是其2010年在香港出版的雜文集,內容和同年於 台灣出版的〈青春〉多所重疊,差別只在於後者以主題稍作分類便於閱讀,前者則保留了大多數文章的原味,包含敏感的屏蔽詞「XXX」。有趣且諷刺的是這兩本 收錄韓寒爭議言論的文集,在中國難以出版。這是一個凡有爭議的都要憋在心裡難受的國度。

書名「飄移中國」藉用韓寒另一個身份「車手」的專有名詞,Drift,也就是頭文字D常見的「甩尾」,這是高速過彎的技術,也是比賽的最高潮、對車手能力 與車子性能的挑戰,生死一線,若是過彎失控,車毀人亡是難免的。韓寒做為成功的車手,對於開車技術自然有其心得和自信,而他在作家的身分中,依然保持這樣 的狂妄和驕傲,他很清楚界線在哪裡,也擅長在自己的舞台上和危險保持距離,以策安全。他明白這個國家的侷限,也感嘆同胞的限制,盼望中國能夠進步,至少每 個人能夠暢所欲言,可是他認清現實,現實是殘酷無情的,他必須在艱困的環境,甩出最漂亮的姿態,那是對自我的考驗,也是他表達心聲的一種方式。他在為廣大 的中國青年開闢蹊徑,那是言論與思想出口的一條幽幽小徑,只要你能突破內心那道無形的綠霸,你的心也就能獲得全然的自由。

以這次「和諧號」列車失事為例,做為最多人口的獨裁國家,中國不也總想在世人面前展現他最漂亮的甩尾技巧?鐵道部發言人王勇平日前才大言不慚說「中國高鐵大量的技術指標已經遠遠優於日本的新幹線」, 便是反映極欲在鎂光燈彰顯大國崛起的野心之一,為了強調表面數字上的華麗,中國高鐵總長度逐年增加,為了增加速度也一再忽略安全性,沒想到在他吐槽日本之 後不到一個月,就發生這起重大傷亡,不啻是在這個國家臉上打了一個重重的耳光。這是一輛失速失控的列車,自以為能在世界矚目下蛻變成一頭猛獅,一直打腫臉 充胖子,將車窗塗黑緊閉,讓乘客自滿於狂飆的速度,當有人試圖衝破黑幕,不是被扔出車外,就是被強制戴上墨鏡,沒有人知道這個國家將往何處去,乘客不知, 恐怕連駕駛本身也迷迷糊糊,他只知道速度要越來越快,技術要越來越高超,這是一場危險駕駛,沒有人關心最重要的「安全」。我想這就是韓寒眼中正在「飄移」 的中國:危機四伏,卻又不忍離去,畢竟那是他自小生長的地方,他的人生他的命,早已和這列車緊密相依,難分難捨了。他所能做的,無非就是在重重黑窗包圍 中,戳幾個洞,以透氣為藉口,發發聲、喘口氣罷了。


 


延伸閱讀:


小白兔不乖:韓寒《青春》


http://tw.myblog.yahoo.com/x9179996/article?mid=8781


x917999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487715

1988
:我想和這個世界談談

 
作者:韓寒
出版社:大塊文化
出版日期:20101125

現實,往往不是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而是鯁在你我喉嚨中的一根魚刺,任憑你喝再多水,也無法讓它順利進入食道,它就在那裡,不上不下,你照樣可以呼 吸,可以活潑亂跳,然而現實它就是存在,你永遠也不知道它會哪天戳破你的氣管,或是自然被你的胃液消融。韓寒說,現實就像溫水煮青蛙,乍看之下青蛙哪會這 麼笨,乖乖讓溫水煮,當發現水溫變高,只要那隻青蛙還有知覺一定都會奮力跳出來。不過現實之殘酷無情就在此,即便你對現實無法容忍想要逃離,很可能突然從 天而降一個鍋蓋,「砰!」阻擋你的退路,你終究逃不出現實的魔掌,你只能乖乖等死,繼續在越來越熱的水中泅泳,你以為這就是現實,所謂人生,不過就是你越 來越熟的過程。

生活就像一場電視劇,粗製濫造,沒有邏輯,但卻猥瑣前行,冗長,不過不能罷手。」

曾經你想像開著一輛不錯的車,身旁是你最深愛的人,兩人共同走過每一條或崎嶇或柳暗花明的道路,但是當你轉頭望向現實,你只是開著一輛1988年出廠的破 車,身邊是你無法忍心擺脫的妓女娜娜,肚裡還懷著父不詳的孩子,你一點都不喜歡她,更稱不上愛的程度。你們只是在這旅途上相遇的偶然,妄想從現實這端跨越 到夢想的彼端,在沒有目的地的往前行,你們彼此回憶過往,述說生命故事,再多再不同且光怪陸離的故事都有相同的主題,那就是「現實」。過去的種種是現實, 而你們此刻也正在現實的路上,往現實的未來邁進。那些曾以為觸手可及的嚮望,是駛向現實的燃料,你燃燒夢想,化作一絲飄邈的希望。

當你在人生的最高處望見那位心儀的女孩,哪怕只是匆匆一眼,卻也在心中刻下無可磨滅的印象,你用力尋找你的Miss Right,那是你的唯一,但現實就是如此調皮,那人是劉茵茵,那個賜給你「反革命」封號的現實。愛情就是這樣,你以為你所追求的是一生摯愛,惹來的卻常 常是一身窒礙,你愛上的只是一個錯誤。「你懂得越多,你就越像這個世界的孤兒」,現實之殘酷不在事與願違,而是你明明知道這是錯的,依然無怨無悔的繼續愛,狠狠愛,哪怕遍體鱗傷,也執著不悔。不知道自己身在溫水中等死的青蛙是幸福的,可是絕大多數人都明確知道溫水正包覆著全身,更加可悲的是,還不斷說服自己仍有機會跳脫,忽略頭上的鍋蓋。「我們只是在此一時裡痛苦翻騰著,然後在彼一時裡忘得乾乾淨淨」。

於是,你選擇讓你的心不停漂泊,只有短暫停靠,而不要長期持有,你盼望人生能夠重新開始,你漸漸發現,你重新啟動的不過另一個現實。孟孟是讓你第一個認清 現實的女孩,她也有屬於自己的夢想,想要成明,想要成為一個成功的戲子,然而現實是將她無情甩成了第一線的婊子。當你越努力去追求,所追求的經常不是你想 要的,不是你太過貪心,而是現實過於荒謬。就像你小時候想當聖鬥士星矢的「不死鳥一輝」,卻只能當「黃金聖鬥士」炮灰一樣,命運中總有比你更強大的力量在 主宰著,「現實是最大的第三者」,許多原應刻骨銘心的愛情,都敵不過這致命的小三,不是因為她太有吸引力,而是再偉大的愛情,在她面前都顯得無力。

這個世界是不會變的,來適應這個世界吧」,當你將曾在生命 中扮演導師般角色的人物骨灰灑向風中時,你依然要張開雙手投向現實的懷抱,哪怕你身旁是娜娜遺留下的女娃,開著那輛名為1988的破車,朝現實前進。你很 清楚你逃不了的,但是你還是想試試看,讓夢想穿破那堅硬的鍋蓋,看到另一個世界的樣貌。而這就是你想和這個世界談談的,現實。


x917999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蜷川實花,1972年生,日本當代攝影家,最早認識她是透過2007年由土屋安娜主演、椎名林檎配樂的電影〈惡女花魁〉,片中華麗的色彩、誇張的人物表情、現代性十足的音樂,實在很難不讓人留下深刻印象。幸運的是,蜷川第二部執導的電影將於明年開拍。

2011
年暑假,蜷川實花來台舉辦攝影展,場地共有兩個:



TIVAC- noir and SAKURAN
       期|2011/7/23-9/11  1130-1900(週一休館)
       點|TIVAC台灣國際視覺藝術中心
台北市遼寧街45291   http://www.tivac.tw/v1/

介於遼寧街到長安東路二段中間,左邊45巷進入、約到底左手邊就能看到。這個展場的作品相對而言較少,主要展示〈惡女花魁〉的劇照與〈noir〉系列的攝影作品,以及尺寸較小的攝影和圖畫,那是蜷川實花早期在墨西哥留下的足跡與回憶。



MOT/ARTS- Flower and Goldfish
    期|2011/7/23-8/29  1130-2000
    點|MOT/ARTS
台北市復興南路一段223  http://www.motstyle.com.tw/index.html

另一個展場則位在復興南路、微風廣場斜對面,注意門牌即可看到。這個展場的作品較多,以「Liquid Dreams」、「Everlasting Flowers」、「Acid Bloom」三個系列作品為主。其中「Everlasting Flowers」即為人造花,收錄在蜷川第12本寫真集〈永遠的花〉中,是她路經墓園,看見人們以人造花悼念死者所引發的靈感。若不仔細看,在蜷川強烈風格的鏡頭下,很自然會誤導觀眾以為是在明亮光線下的真花。至於作品中常見的金魚,據蜷川說法,她並未刻意要金魚擺出怎樣的姿態,而是很有機緣的遇到魚配合呈現出如親吻的意像,或可說她是天生走攝影這行的。這些金魚都水族館所飼養的魚,一定程度呈現受人豢養的悲哀,人類喜愛金魚的豔麗,卻殘酷的將她們囚禁在狹小的水族箱中,不啻是可笑的反諷。

為了參與今天的簽書會,早就從誠品網路書店訂了兩本攝影集:



http://www.eslite.com/product.aspx?pgid=1002134182038171

ニナデジ

作者    蜷川実花
繪者    蜷川実花
譯者    MATOI PUBLISHING
出版社 NIPPON IPS CO. , LTD.
出版日期 2011/05/18

這本蜷川首次嘗試數位攝影的寫真集。然而無論是傳統底片或是數位攝影,她都是一開始就決定彩色或黑白,也不仰賴修圖軟體,而是當下就定出照片的本質。



http://www.eslite.com/product.aspx?pgid=1002134201988447

Noir

作者    蜷川実花
出版社 河出書房新社
出版日期 2010/10/21

noir
是法文中「黑色」的意思,色彩與蜷川熟悉的豔麗截然不同,色調偏暗,其中還有部份是在台灣拍攝的動物屍體照片。蜷川受訪時自陳,她拍攝時並未明確注意到色彩,只不過之前的作品很自然讓觀眾擁有明亮的印象,noir算是相對於「光」的「影」,都是蜷川的一部分。

目前微風廣場的紀伊國屋書店有「蜷川實花」書展,可惜的是下午去看時已被橫掃一空,連川島小鳥的〈未來ちゃん〉也一本都不剩,應該是太多人臨時買書去簽名了。由於日文書的價格不一,根據我最近買了幾本的經驗,建議還是多比價,博客來的價錢明顯比誠品來得貴,紀伊國屋有些又比誠品便宜。

中午12點半多到TIVAC現場,發現已經有人在排隊,更囧的是原定1400舉辦的座談會已經額滿,畢竟這展場的空間就在民宅之中,場地實在不夠大。而頂著烈日排隊的都是為1600簽書會。而年過三十的我,生平第一次為了偶像排隊。混在人群中,最大的好處是有很多正咩可以看。這算是老男人的小確幸吧。



儘管陽光真的很大(就當作曬黑的日光浴好了),每個人的熱情未減,幸好1400開始的座談會,主辦單位貼心的準備室外喇叭,蜷川和黃子佼的座談,都聽得還算清楚。而且蜷川一直很關心在烈日下排隊的大家,座談會提早結束,約1520就開始簽書的活動。



當然辛苦是有代價的,我拿到了限量且印刷精美的展場手冊以及手工製作精美的紀念金魚胸章。以下將座談會提到的內容簡單摘錄如下:

1.
或許是與生俱來的個性,蜷川在挑選照片時很果決,擅長從眾多照片中刪減出她所要的作品,好比〈花〉系列,就從7200多張照片中只選出47幅。

2.
蜷川是很貼心的創作者,她的商品從平價到高價位的都有,因為她想要回應那些想要將她的作品放在身邊粉絲們的心願。不過可能是匯率的關係,根據我到紀伊國屋書店看到的,最便宜的單張明信片也要台幣85元,而作品集的部份五百元以上是跑不掉。

3.
母親真山知子對她的教誨是要為自己的決定負責,即使選擇的是較少人選擇的道路,只要是自己想要走的,也不會限制她。真山知子是退休的名演員,和導演父親蜷川幸雄都出身演藝圈,目前從事拼布創作,蜷川和母親在八月份在日本一起合作展覽。

4.
近期蜷川有許多展出的計畫,如和攝影大師森山大道合作展覽,她將提供為帥哥演員窪塚洋介的攝影作品參展。這是她覺得不錯的作品。

5.
她在拍攝現場顯得較為沉默,並沒有刻意誘導拍攝對象配合什麼,但是基本的招呼是有的。蜷川本人真的非常親切,一點架子都沒有。

6.
她並沒有什麼特別喜歡的拍攝對象,而是每一位都能讓她心動,所以她認為拍攝這項工作,會讓她的壽命延長。

7.
蜷川大學時喜歡王家衛的電影,還為此前去香港,感受當地的氛圍。她認為自己的作品受亞洲的整體氛圍與特色影響很大。

8.
在尚未成名之前,蜷川也有不被重視的經驗,然而她以「累積好作品」作為努力的不二法門,只要有好作品,自然會有口碑,顧客也會再次請她拍攝。

9.2011
7月,蜷川新出攝影集〈櫻〉(目前只有紀伊國屋書店訂得到),源起是三月份的日本震災。她在櫻花季節那週努力為盛開的櫻花留下最美的姿態,希望能讓當時無心賞花的同胞,能透過這本攝影集,彌補今年未能欣賞的美麗。衝著這份心意,這本攝影集非買不可。






最後,成功獲得蜷川的親筆簽名。她真的無敵親切,簽名的時候會抬頭看著你,對著你微笑,簽完名之後也會再次微笑看著你。就在那一刻,近三小時的烈日曝曬實在不算什麼。我想,人生本來就該有一點瘋狂,那份瘋狂是無關年紀的,人生有限,總該有那麼一點小小執著,我很慶幸自己今天能選擇來到展場親臨大師風采,那該會是一生難忘的回憶。

延伸閱讀:

http://www.ninamika.com/ja/index.asp

蜷川實花官方網站,每月都有新的電腦桌布可以下載,還有最新的活動訊息。


x917999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陽明山自教師研習中心後門,穿過前山公園旁的蓮花池,經過公車總站,再往後山公園(也就是大家熟悉的陽明公園)的方向走,這段不算長也不算短的路程,向來是我上陽明山研習時,午休九十分鐘的私房偷閒路線。


雖然現在不是花季,沿路上仍有不少的花開,還有震耳欲聾的蟲鳴,盎然的綠意,難得涼爽的正午,構成絕妙的時光。壯麗的大自然一直是上天給我們人類最大的驚喜和撫慰。


x917999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七月酷暑的中午,山上微微飄著細雨,荷花滿池,兀自展現最嬌豔的姿態,哪怕鮮少人欣賞,依然驕傲的挺立於池面,畢竟自賞的孤芳仍不減其魅力,尤在池水的映照下,更顯脫俗。


若你跟我一樣,有機會在春夏之際來到陽明山前山公園,望著眼前美景,你不禁想到周敦頤的〈愛蓮說〉:「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靜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的花之君子樣貌,那是對混濁世俗的頑劣抵抗,是對自我理想的傲然堅持,彷彿有某一刻,你也將充滿力量,不是醍醐灌頂的豁然開朗,而是像禪宗的當頭棒喝,那是在陰雨綿綿的中午,偶然獲得的體驗。


x917999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483837

不只是朋友

 
作者:橘子
出版社:春天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1021

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不是生與死的距離/不是天各一方/而是,我就站在你面前/你卻不知道我愛你---張小嫻〈荷包裡的單人床〉

你很確定你深愛著她,沒有一絲一毫的懷疑,畢竟你是如此深信未來有她是多麼美好。然而你害怕你們永遠只能是朋友,比普通朋友好,又比不上情人,你們會分享 彼此想法,探觸內心的脆弱而又不致過於深入,好像幼時異性隔鄰的座位中間那條隱約存在的分隔線,延續到今時今日。那條楚河漢界,橫亙在你們之間,讓你徘徊 不定,不敢大聲說愛,你擔憂一旦跨越,很有可能連朋友都當不成了。

於是你學會偽裝,忠實扮演好朋友的角色,好似她是編導,早就將你界定在「朋友」的身分,而你是個愛情賭徒,賭的是你對她的真心,換來的會是真情,而不是絕 情。你看著她笑,為她的笑容著迷,你看著她落淚,為她的傷心疼惜,你在朋友的分寸裡,盡最大的關心與照顧,也有自信或許她最愛的不是你,不過你絕對是這世 界上最愛她的人。隨著日子一天天過去,無論你怎麼努力,都無法讓友情進展到愛情,你面臨巨大的抉擇,要勇敢告白換得又一張好人卡,或是眼睜睜看著這「朋 友」的枷鎖桎梏著你一輩子,直到她遇見生命中的真命天子。

你是何銘彥,橘子2010年出版的〈不只是朋友〉的男主角,在書中我們看著你在愛情裡掙扎猶疑,一如這許多每逢深夜都以黃小琥那首同名歌曲當搖籃曲的癡情男女,不斷在心中吶喊著:「你從不知道我想做的不只是朋友/還想有那麼一點點自私的佔有」。 橘子讓你有著不討人厭的外型,還讓你在每個週日下午,能夠陪伴你所愛的那個她,當然只能是朋友;並且安排了一位美麗大方的國中同學,讓你有所選擇,但所謂 愛情,即是就算志玲姊姊自願投懷送抱,依然不為所動,畢竟你所愛的就是她,很死心眼大家都知道,任憑你的守候最後得來的是孤單寂寞與心碎,至少你誠實面對 自己的心,那顆早已全然歸屬於她的心。你知道,你心動了。「不只像朋友/比知己濃」你的心只為她跳動。

或許誠如她,那個難搞、脾氣古怪的劉艾波,常掛在嘴上的「人的一輩子,如果從來沒有談過戀愛,也從來沒有被愛情傷害過,或許其實會更幸福也說不定吧」, 假如你一開始不愛上她,也就沒有後續這煎熬坎坷,也許你會順利遇到像是葛桔這般的女神,感情會是篤定的,而非在曖昧不明中受苦,而這不就是愛神的箭調皮之 處,你永遠不明白這枝箭射向何處,當它射穿你的胸膛,你就註定非得為那伊人茶飯不思。你漸漸不像自己,你只像個僅為她存在的傻瓜。每當午夜夢迴,你希望兩 人的主題曲會是S.H.E的〈戀人未滿〉「我們心裡面/明明都有感覺/為什麼不敢面對」,她只在等你開口說愛她;而不是陶喆的〈普通朋友〉「我在妳心中只是 just a friend/不是情人」,你給的答案終究不是她要的。

當我們讀到結局,看著她牽著你的手,聽著她坦白說出對你的感覺,你也大方表明自己的心意,長久的陪伴讓你們更了解彼此,也更明白兩人一起走下去或許是個不 錯的Happy Ending,當然你們要走的路還很長,至少兩顆心能夠在一起,就是天大的幸福。每一個為情所困或為愛奮鬥的人們耳邊,總該響起陶喆的另一首歌〈愛很簡 單〉「I LOVE U/永遠都不放棄/這愛你的權利」我們都是愛情傻瓜,那份傻勁只為所愛的人,在這當下,無怨無悔。


 


延伸閱讀:



不勇敢,怎麼愛:橘子《只是好朋友?!》



http://tw.myblog.yahoo.com/x9179996/article?mid=4574



x917999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479206

史岱爾莊謀殺案:克莉絲蒂120誕辰紀念版

 
The Mysterious Affair At Styles
 
作者:阿嘉莎.克莉絲蒂
譯者:孫柯
出版社:遠流
出版日期:20100901

方法、順序,加上灰色的腦細胞!」語出〈羅傑艾克洛命案〉

〈史岱爾莊謀殺案〉是克嬸初試啼聲之作,自1916年開始寫作,在吃了許多閉門羹後,方於1920年出版,本書也是比利時偵探白羅最初登場的作品。白羅個 子矮小,留著八字鬍,喜歡落法語,說話風趣尖酸,尤其對忠心的助手海斯汀,更是毫不嘴軟。他不輕易洩漏辦案過程的關鍵,總在多方蒐集證據和資訊後,加以組 織、去蕪存菁,漂亮給予兇手致命一擊。然而他也是最濫情的偵探,喜歡扮紅娘幫好男好女們湊對,或是協助已貌合神離的夫妻重新看到對方的好,對於情有可原的 真兇,不吝惜神探的名聲,不僅隱瞞還出主意想另一個最無害的可能。他是神探白羅,也是克嬸筆下最受歡迎的偵探,全球暢銷TOP6中就有五本是以他為主角。

而他的搭檔海斯汀上尉就像華生,忠實的記錄神探推理的一切過程,他完全符合〈推理小說十誡〉那條「偵探身旁的忠心朋友,思維應該坦白;其智商最好在一般人之下 尤其是最後一句,他的單純襯托白羅的複雜思考,他往往見一個愛一個,只要稍有姿色的,就足以讓他心生愛慕,而且還常常衝動告白,連好人卡都拿不到,而只是 唐突佳人。海斯汀應該是最不懂曖昧怎麼寫的單細胞生物了。不過他不經意的話語,卻成為突破白羅瓶頸的靈感。活潑幽默的筆觸,構成克嬸迷人的推理世界,令人 熟悉的元素都可在本書尋得,當然在人物塑造上略顯生澀,但是幾乎可以說皆已具備了白羅探案的原型。

克嬸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曾擔任過藥劑護士,工作性質和書中的辛西亞小姐近似,在第一本書裡她便充分發揮藥品的相關知識,以「毒殺」為題材,輔以其過人的 寫作天賦,作為日後雄偉推理王國的起點。克嬸基本上算是恪遵古典推理種種戒條而又維持故事意外性的天才型作家,除了部分極具開創性的作品外,她用看似龐雜 的細節,作為解謎或誤導讀者的伏筆,來作為達成推理作品公平性的基礎,於是我們可以看到凶手的身分不斷轉換,每個人都有嫌疑,也都有無辜的可能。而最能一 次滿足這些需求的莫過於將案發背景設定在大家族的遺產糾紛,人為財死此一不變的人性弱點,反覆在克嬸的作品中出現。

愛情往往是犯罪事件的副產品」,悶騷卻終生孤獨的白羅更是 把握每一個激化愛情的機會,讓好愛情有好結局,讓壞愛情煙消雲散,有情人終成眷屬,無情人終得各分西東。因此當讀者接觸克嬸的作品越多,就會覺得本書所蒐 羅的各項要素,均可在日後的作品浮現,當然有時會感到重複次數過高,然而克嬸大多數都有本事從中製造新意。以本書為例,當我們過於遵守克嬸「越是有嫌疑的 人越不可能是兇手」的規律,便會在結局轉折處獲得大大的意外。她將推理小說中作者和讀者雙方的鬥智,化為雋永的文字;將「可能性」作為製造閱讀樂趣的催化 劑,人人有嫌疑,個個沒把握,至於故事的合理性也就不是那麼重要了。

克嬸一直都不喜歡白羅這個角色,想要除之而後快,可是這麼有魅力、深受讀者歡迎的偵探,出版社怎捨得放棄呢?於是自本書起,一共有34則長篇、55則短篇是以白羅為主角,直至1975年出版的〈謝幕〉,年邁的赫丘勒白羅和好搭檔海斯汀回到史岱爾莊,自他的人生謝幕了。「真是美好的時光」,白羅臨終前為他的推理生涯下了如此完美的註腳。我相信對讀者而言,這位矮個子偵探帶給我們的,也是最美好的時光。這漫漫時光的起點與終點,都在這座史岱爾莊。


x917999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291958

長安亂

 
作者:韓寒/著
出版社:時報出版
出版日期:20050516

你從小看了金庸古龍,以為行俠仗義是要有一把銳利無比的武器,是劍或刀都沒關係,只要能砍人見血的都算好。有了名刀寶劍,還要有傲世武功,能人所不能,有 深厚的內功外加絢爛帥氣的招式,當這些都有了,你自然就有名聲,特別是打退幾個高手,製造些傳奇事蹟,往後你根本不用拔刀出鞘,只要抖一下名號,就能讓對 方知難而退,最後如果能撈個武林盟主的位置坐坐,臣服眾多俠客門派,那就更完美了。所謂江湖,不過是恃強凌弱的生死戰場,誰的力量大誰就是贏家,莫不服膺 叢林法則,所求的無非活著。

大俠當然不能獨自活著,小說家往往安排一位紅粉知己相伴,她也許武功不好,但卻死心蹋地,集合所有傳統美德,是成功男人背後不可或缺的女人,她時而陷入險境,要讓你冒死相救,她時而不離不棄,細心呵護受傷的你,「她淘氣她頑皮心地善良」,她的魅力深深吸引了你,那是你之所以為人的依憑,那是你踏入武林的唯一理由,我相信每一位大俠都會想跟那位伊人說:「You complete me」, 因為有妳,我的生命才算完整了。韓寒這部2004年出版的〈長安亂〉,那年他22歲。本書有著武俠小說的皮,無厘頭小說的裏,錯綜雜亂的章節鋪陳,讀來丈 二金剛摸不著頭緒是正常的。令人熟悉的韓氏戲謔充滿書頁,藉古諷今卻缺乏中心意旨,或許長安不安,江湖很亂,亂到連作者也搞亂了,筆隨意至,寫下了如寫意 山水畫般不求形意亦散的抽象作品。

從小在少林長大的主人翁釋然,和青梅竹馬的喜樂相依下山闖蕩江湖,如果韓寒能安分守己的依照武俠小說公式,細膩刻畫兩人情感,和〈夜市人生〉一樣大灑狗 血,相信這又會是一本讓人熱血熱淚齊飛的老梗小說,可惜讀者在本書完全讀不出釋然有多在意喜樂,也看不出這個荒謬的江湖究竟有任何意義,得到不世兵器隨手 就當掉了,擁有識破他人招式的能力也沒藉此稱霸武林,就算獲得盟主寶座也隨便就讓給別人了,身懷滅門大仇連有沒有報都不清楚,一切都是那麼沒有理由,平淡 乏味,可有可無,如同作者自言「這其實不是一部武俠小說」,除去搞笑情節和武俠背景設定,我們看到作者對整個社會的壓抑無奈和憤恨,即使擁有再多權力也無法讓世界往更好的方向去,只能眼睜睜的一同墮落或閉眼不理。

我們很難不將書中這座毀壞不堪的長安視為中國的隱喻,當國家無法保障人民的基本需求,早已失去了國家的本質,然而百姓難以根除的慣性仍維持著這古老體制的 存在,你我都有種錯覺,以為國家越強盛人民過得越幸福,然而腐敗失能的國家,就像武林沒有盟主會亂,有了盟主還是亂,那是一個失序的國度,人命一文不值, 在困頓的環境中殘喘苟延,每一個小失序集合成大失序,小混亂造就大混亂,在位者無能無心,卻沒有絲毫選擇,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就像是長久困惑釋然的那個 洞,神秘深邃,讓人無法靠近,不過說穿了卻不忍卒睹。

釋然,白話一點說就是放下它,對他來說,能放下的幾乎都放下了,即便陪伴他許久的喜樂病死,他也快放下了,當心中了無罣礙,就不易被周圍的亂所影響。但是 發揮到極致,就成了對萬事萬物都不在乎的冷漠,這或許是韓寒塑造釋然如此形象的原因,長安注定要亂的,江湖本來就是亂的,「因你最終要回到現實」,繁華落盡,一生憔悴。韓寒以亂寫亂,剪不斷理還亂,好個亂長安長安亂!


x917999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479202

羅傑.艾克洛命案:克莉絲蒂120誕辰紀念版

 
The Murder Of Roger Ackroyd
 
作者:阿嘉莎.克莉絲蒂
譯者:張江雲
出版社:遠流
出版日期:20100901

(
以下全篇都是雷,尚未讀過本書的讀者請慎入)

1920
年代,人們對於推理小說的想像,大抵可以柯南道爾的〈福爾摩斯探案〉為原型,亦即當事件發生,腦力過人的偵探或透過人物訪談、破解心防,或多方 蒐集證據予以抽絲剝繭,挖掘案件背後的真相。這般側重縝密的理性邏輯思維的架構,儼然是推理作品的主流,也最符合讀者的期待,特別是其中隱含著「所有事件 均可獲得解答」的哲學觀,我們得以從中獲得安全感,只要活用灰色腦細胞,可大方與無知告別。每個人理解世界的方式均不相同,推理小說的眾多類型可視為作者 提供的一種視角,一種思考理路。


而克嬸之所以能在推理世界中,持續不墜歷久不衰,並不在於其作品多麼曲折離奇,或是如何嚴密無破綻,畢竟要同時兼顧情節的意外性與合理性是莫大挑戰,特別 是她創作頗豐,部分作品所用詭計難免重複,甚且優劣不均,然而其最大的不朽價值在於,克嬸在古典推理時期,開創了許多寫作手法,擴展讀者的眼界,同時也是 後世作家們效法致敬的對象。以1926年出版的〈羅傑艾克洛命案〉來說,本書即為「敘述性詭計」的鼻祖。

本土推理作家凌徹為「敘述性詭計」下了如此定義:「作者利用文字的曖昧性與隱蔽性,來營造讀者在閱讀時的錯誤認知,並藉由打破讀者單方面的默契,以得到結局意外性的一種詭計。」簡言之,迥異於傳統推理是兇手與偵探間的生死對決,而「敘述性詭計」則為作家與讀者間的爾虞我詐,兩者最大的差別在於後者將文字視作成就詭計最關鍵的一環,以情節拐騙讀者,形塑一個與真相截然不同的世界觀,最後在結局一舉戳破假象,藉以製造閱讀樂趣。

「敘述性詭計」所刻意建構的顛覆觀念近年來似乎走到瓶頸,其一是過多的類似作品讓讀者產生疲乏厭煩,同時部分作者玩弄其手法已達走火入魔地步,偏離推理小 說所要求的理性思考,而自我設限成文字遊戲,其二是閱讀此文類的樂趣在於事先對真相全無防備,以及對作者的全然信任,一旦作者本身被歸類為「敘述性詭計」 創作者,原先所假設的未知便不存在。推理作家路那即言「由於此一詭計相當特殊,讀者只要聽聞便可知詭計架構,故一般討論時,極少直接談論某書是否為敘述性詭計,以免「爆雷」之危險。 」我想,鮮少有文本需要如此善加保護,如此脆弱、幾近不堪一擊,是推理文本中「不能說的秘密」。

熟悉白羅探案的讀者乍讀本書,或許以為主述者夏波醫生不啻是海斯汀上尉的替身,「福爾摩斯與華生」的搭檔畫面即根植於你我腦海,於是我們帶著這份誤解,或 說是對作家的信賴,全然接受其觀點與所提供的線索描述,未料書中的內容即是詭計的一部分,文本成為犯案手法之一,大大顛覆對「偵探跟班」的印象。1928 年資深編輯諾克斯(Ronald A. Knox)提出「推理小說十誡」中,第九條「偵探身旁的忠心朋友,思維應該坦白;其智商最好在一般人之下」,猜想應該是對著克嬸而來吧。

同樣是1928年,推理名家范達因提出「推理小說二十法則」,仍恪遵古典推理的規範,強調推理的公平性,然而「敘述性詭計」則無視一切僵化誡律,對於初讀 作品的讀者來說,相信是極大震撼,可以想見在近百年前發表本書所引來的熱烈迴響。儘管書中情節不盡合理,比如兇手夏波醫生在被揭露犯行後,採取自殺手段, 妄想為自己保留顏面,則與白羅召集相關當事人齊聚住居所言「罪犯現在就在這個房間裡」互相矛盾,畢竟真兇已死,其餘人皆不是兇手,要如何說出真相而又不傷害夏波的名聲,顯然白羅的灰色腦細胞需要再次發揮其效用了。


x917999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510113

家規

 
House Rules
 
作者:茱迪.皮考特
原文作者:Jodi Picoult
譯者:郭寶蓮

出版社:台灣商務
出版日期:20110710

養兒育女不是名詞而是動詞這永遠是一種進行式的過程而非達成的結果」, 每個孩子對父母來說,都是世上獨一無二的存在。陪伴他們成長茁壯的過程,也是學習怎樣當稱職父母的一門課,孩子的表現與人生或許就是拿到這艱難學分的依據 之一。有些父母選修這門學分的歷程特別漫長而又難熬,茱迪皮考特這本2010年出版的長篇小說〈家規〉,即生動描繪了擁有亞斯伯格症孩子的家長不為人知 的辛酸,那是一提及就會落淚的苦,作者以她慣用的多重視角寫法,呈現相關人物的觀點和內心世界,每個不足為外人道的心聲,都是孤獨的遙遠星球,他們在宇宙 中跌跌撞撞,或激撞或疏離,或遠遠觀望,或感應交流。

這是圍繞著一位不被理解的小王子,在他那彷若遙遠星球的家中,所發生的細瑣小事,小事所堆疊出來的,是一幅慘澹的家庭畫像:撰寫專欄的單親媽媽艾瑪、酷愛 鑑識科學的亞斯伯格症哥哥雅各以及有闖空門嗜好的「正常」弟弟西奧。他們之間表面上由數條家規所維繫,實際上這些家規中,最重要的就是最後一項「兄弟相互照顧,因為你只有他這個手足」。母親希望「正常」的西奧能多體諒常受到誤解的雅各,不只是協助還能夠包容,亞斯伯格症是本書的主軸,兄弟情誼和親子互動則是基調,兩者交織出厚達六百頁的篇幅,那是作者用心蒐集的資料,也是許多亞斯伯格症家庭的淚水和成長。

皮考特刻意安排一起命案加強故事性,一方面呼應雅各的嗜好和對李昌鈺博士的熱情,另一方面也藉由法庭的攻防,讓讀者更為同理家有亞斯伯格症孩子在社會上的 處境。人們面對陌生的場域,為了避免凸顯自己的無知,往往採取逃避或忽略的態度,或用自身的偏見去解釋那些超乎常理的現象,懶得發揮理解的熱情,對於出現 在夜空中的行星,連拿望遠鏡觀望的好奇都沒有,只專注在那些早已熟悉的事物。這樣的我們,也許才是自外於現實的外星來客吧。

亞斯伯格症屬「泛自閉症障礙」的一種,主要表現在「社會互動的困難」與「行為和興趣的刻板與有限」,兼有「溝通的困難」。雅各種種超乎常理的言行,均符合 DSM-IV對於該疾病的描述,他們缺乏接受變動的彈性,而容易有劇烈、不合常規的反應,比如雅各沒辦法容忍大賣場的試吃小姐沒在固定時間出現。同時難以 明白肢體動作、臉部表情的真實涵義,例如雅各的「表情小書」。對於所接收話語中帶有雙關、諷刺或譬喻的句子,傾向於照字面解釋。艾瑪曾向雅各表示希望他 「能買卡片」給他,好表達雅各對媽媽的愛,沒想到母親節當天她真的收到了一張卡片,只可惜是空白的。這個例子最能說明雅各這方面的症狀與艾瑪所承受的悲哀 與無力,「妳永遠都當不了妳想當的那種好媽媽」。

亞斯伯格症在群體生活的學校環境中很容易被突顯,尤其是近年以小組合作為主流的教學方式,彰顯此一族群孩子的與眾不同。本書雖然頁數較多,但是非常易讀, 可將之視為提升教學者辨識亞斯伯格症敏感度的入門書籍,同時與班級中出現孩子的行為模式相對照,進而尋求專業協助與支持。更重要的是,面對特殊的孩子,你 我常常習慣「去脈絡化」,只將問題專注在「疾病」本身,而忽略了孩子與家庭互動所造成的影響。作者巧妙的讓家長和手足發聲,帶出家庭動力之所繫,助人者或 教師更能獲知其親人的感受、壓力和甘苦,從而建立良好的溝通品質,共同有效幫助孩子適應學校生活。

延伸閱讀:

1.
南方璀璨的星星
http://tw.myblog.yahoo.com/sabina-20060814/

當中有許多關於自閉症和亞斯伯格症的影片、專業知識與書訊,對於家中或班上有類似症狀孩子的大人,是非常豐富的資訊來源。

2.
高雄市教育局製作的亞斯伯格症宣導影片
http://tw.myblog.yahoo.com/sabina-20060814/article?mid=6718

從亞斯伯格症的簡介、特徵到普通班老師與家長的觀點,提供相當完整的介紹。


x917999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484785

本色

 
作者:施達樂
繪者:HIROSH
出版社:明日工作室

出版日期:20101115

〈本色〉是施達樂台客武俠系列第二作,雖與前作〈小貓〉共用抗日英雄林少貓為主角,劇情走向也很類似,人物名字雖不盡相同,但性格互通之處所在多有,如作 者定位為「同人誌」般,或可視為自〈小貓〉衍生的另一平行世界,以台灣清領日治時期的阿猴民情和當地俠義草莽精神為經緯,將類似元素進行重組增刪,乍看是 同一故事,實則填補了小貓這位地痞流氓的血肉,彰顯了其時人們所做抉擇背後的俠義精神。由於本篇約莫是前作的三分之二篇幅,作者將〈小貓〉出現的許多人物 加以融合精簡,讓正反兩派人馬的立場與兩派的對決更加緊湊,使得小貓的無賴而又富含行俠仗義的流民性格更為立體,令人大呼過癮。

若先讀〈本色〉再讀〈小貓〉,則由淺入深,先獲得梗概再進入繁茂的大觀園,可獲知〈本色〉尚未言明的後續發展;若先讀〈小貓〉再讀〈本色〉,相信你也會和 我有豁然開朗之感,一掃〈小貓〉的沉重和悲壯,〈本色〉輕盈許多亦瀟灑許多,眾多早已犧牲的烈士,以另種面貌躍然紙上,同等灑脫,一般自在,於是留在你我 心中的,不是血跡斑斑的史實,而是群英齊聚、對抗外侮的偉大時代。

儘管作者嘴硬表明:「變本加厲催下去」,自言仍維持前作風 格,實際上已大大修正曾有的缺點,讓全書更為洗練生動。一是在保有閩語對白的特色下,增加其他族群的語言對話,如峨嵋女俠阿酥的四川口音、日本女忍魅子的 語尾助詞,以及胡鐵花的中國文言書袋,大大減緩了閱讀障礙,加強了閱讀趣味;二是淡化書中令人不適的偏執意識形態,或多或少有些,至少不再那麼刻意,而較 能融入當下情節;三是前作是正傳,將林少貓自年少至遭日軍誘降而後殲滅,其間各大小戰役均巨細靡遺呈現書頁,同時揉合大量史實,讀來不算輕鬆,甚且當中很 多角色的犧牲,讓人心碎不捨,幾乎每一個人即使充分遵循俠義卻都不得善終,而〈本色〉則可視為外傳,讓小貓在「義」的道路上,不再形單影隻,而是有許多有 志一同的義士,受其感召進而挺身和惡勢力對決,平平是灑狗血,前作是使人透不過氣的無奈和蕭瑟,續作則是一抹爽朗的曙光,點燃讀者心中的希望。

或許藉著〈小貓〉的書寫經驗作為基礎,施達樂在「台客武俠」的創作廣度和深度甚為遊刃有餘,不再拘泥繁雜的歷史考據,由工筆細究轉為自然寫意,反而讓林少 貓的流民本色長存人們心中。〈小貓〉的秀貞和阿會化成〈本色〉裡的阿猴第一美女阿容,完滿了英雄與妻子美好的婚後生活,那是名實兼具的伊人,是男人背後那 不可磨滅的牽手,有甜滋滋的肉麻互動,也有生死與共的堅貞承諾。〈小貓〉的陳圓和趙銘祖簡約成〈本色〉中的負心漢趙堅,刪去小貓和其一同長大的情感掙扎, 強化惡人不擇手段誓達目的的兇殘。我們可以在簡單直接的佈局中,感受到作者在取捨間散發的溫暖和力量,或許更為老梗,像是將Marvel英雄漫畫中的角色 組成正義聯盟,共同抵擋邪惡勢力的侵入,其實我倒認為比較像是浦澤直樹〈20世紀少年〉的樸實純真,是一群懷著共同目標的人們,為著保衛心中那份對美好的 嚮往,保護值得拼搏一生、付出一切的人,所發生的動人故事。

君子以義相聚合,小人以利相聚合」。在那遙遠而又熟悉的阿猴街道,有一位相貌如貓般醜陋的漂泊男子漢,說著粗鄙的話,衝動易怒,見錢眼開,如此平凡的生活著。然而為了心愛的人,熱愛的鄉土,必要時他願意奮力一搏。這或許不是最美好的年代,卻也是最充滿希望的時代。而這就是熱血江湖,就是武俠。


x917999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479199

ABC
謀殺案:克莉絲蒂120誕辰紀念版

 
The ABC Murders
 
作者:阿嘉莎.克莉絲蒂
譯者:陳曉東
出版社:遠流
出版日期:20100901

(
本篇心得有結局雷,為免妨礙閱讀樂趣,請慎入)

本書是克嬸1936年出版的古典推理小說,仍是以擁有過人「灰色腦細胞」自豪的白羅探案系列,這部作品仿柯南道爾〈福爾摩斯〉,大多採第三人稱視角,從亞 海斯汀上尉的觀點出發,如華生詳實紀錄偵探辦案過程般,記述四起以英文字母為線索的連續殺人事件,乍看之下是無差別殺人,亦即沒有目的的瘋狂謀殺,唯 一相關的是死者姓名與事發地點的英文首字母,皆按照「ABC」順序發生,事發前兇手還寄出大膽的預告信,試圖挑戰屢破奇案的白羅。


全書讀來十分流暢,同時維持克嬸一貫的敘事風格:幽默簡約以及公平性,沒有任何多餘的橋段,每一個細微的情節與對話,都暗藏了真兇的身影,在白羅揭示謎底 之前,所有讀者應該知道的一切線索,早已隱身於前面的書頁中,只待讀者抽絲剝繭,以邏輯串連這些提示,演繹出合理的答案。而這也是古典推理小說的優點與侷 限,讀者有機會參與其中,且在公平的原則下,與偵探一同比出高下,除了訓練思考能力,更能充分享受推理小說的閱讀樂趣。然而真正好看的推理作品,在公平性 之外,還需要意外性,也就是超乎預期的過程和結局,閱讀克嬸作品最大的遺憾即是在此,由於距離出版日已近百年,而本本經典橋段早就經無數致敬文本輾轉借用 改寫,對於解題關鍵你我皆了然於心,其意外性早隨時光推移而遞減。

另外,要一次滿足意外性和公平性在寫作技巧上有其難度,對於同樣線索又要各自表述的令人心服口服,作者的思維必須縝密精準,跳脫以往推理作品的格局,究克 嬸的作法主要有二:增加登場人物的數量與對話,然後「藏葉於林」。讓我們試著想像,在一大片森林中,當中的幾片葉子我們刻意標上記號,其中隱藏了對案情的 詮釋與兇手的圖像,就像是指引迷途旅人脫出的路標,高明的作家會使這過程高潮迭起,帶領讀者進入另一番前人未曾踏過的奇境,庸俗的作者則讓我們懷抱高高的 期望,換取沉重的失望。

本書就像是克嬸的自我剖析,透過真兇的犯案手法,自陳其一貫寫作公式:兇手往往藏在細節裡,大量細節暗藏有意義的與無意義的解題關鍵,前者有賴你我去探 究,後者則忠實扮演誤導的角色,一如其耍心機的安排一個疑似犯人「卡斯特先生」。若以當時的寫作環境與其後續歷久不衰的風靡程度,克嬸極力合乎的意外與公 平的苦心,深深打動廣大讀者的需求,不過仍稱不上最經典之作。因為在她用心經營的情節中,失去了支撐整體作品最重要的基石,即是「合理性」。兇手費盡千辛 萬苦,犧牲無辜性命,只為奪取家產,而犯案過程變數極多,非得冒著隨時被人看穿預見的風險,在成本衡量與取捨下,正常且能設計這一連串謀殺案的兇手,是否 願意冒險為之,成為本作最匪夷所思的謎團。

綜上所述,本篇是古典推理小說中追求公平性與意外性的佈局範本,在龐雜的細節中,勾勒出真兇的身影。儘管浮現的這身影,不盡完美甚或有些微扭曲,畢竟要在 顧及合理性的前提下,還要營造出謀殺天后特有的過人娛樂性,似乎是有些強人所難。或者應該換句話說,既然已讓讀者享受了解謎的公平性、揭開謎底的意外性, 又在閱讀過程中滿足了娛樂性,稍稍犧牲一下犯案動機與手法的合理性,似乎也是必要的不完美吧。


x917999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421240

小貓

 
作者:施達樂
繪者:林崇漢
出版社:明日工作室
出版日期:20081111

武俠小說是中國特有的文學的體裁,「武」指的是高超武技,是「真」。包含內功心法與絕妙招式,並搭配各式武器,形構成多采多姿的競技樣貌,在你爭我奪中, 非得刀刀見骨、拳拳到肉,甚且在生與死的交界徘徊,只消一轉眼,即是生死兩茫茫。「俠」意指俠義,是「善」。最有名的當是金庸筆下大俠郭靖所言「俠之大者,為國為民 的滿腔熱血,武是手段,俠才是目的,或對抗冷血無情的大魔王,或與時不與我的局勢抗衡,簡言之,拔刀只為不平之事,自小我推至大我,在情與義間掙扎取捨, 兒女私情往往比不上國仇家恨。要將真與善以最打動人心的形式表現出來,便需要合適的載體,或文字,或影音,然而唯有小說方能滿足讀者心中對遼闊武林的那片 無際想像,方為「美」。

武俠巨擘梁羽生在其散文集〈筆花六照〉中提及,武俠小說的起源最早可追溯至太史公〈刺客列傳〉與〈遊俠列傳〉,及至中唐軍閥割據,暗殺風氣鼎盛,才正式產 生如〈紅線傳〉、〈虯髯客傳〉等唐代短篇小說,後於元末明初施耐庵將宋代以來的說書故事加以彙整創作,以官逼民反的俠盜題材所著之〈水滸傳〉,真正影響了 之後的武俠作品。〈小貓〉雖標榜「台客武俠」,仍無法跳脫這一脈相承的淵流,反之更加刻意增強與〈水滸傳〉的連結,不但有民俗技藝宋江陣法,還有梁山絕技 「天罡」圖譜,連主角抗日英雄林少貓(1865-1902)本身也是個水滸迷,不僅挺身率眾抵抗殘暴的日軍和台奸,也步入歸順後慘遭消滅的後塵。

本書絕非只將小說背景與人物以台灣歷史替代之換湯不換藥的老梗作品,作者胸懷大志,大膽進行了幾項創舉:其一,以自創的閩語口白刻畫人物性格,尤其少貓粗 鄙無文的流氓口吻,更是生動在你我眼前開展,然而由於閩語腔調各異,本身即較難以文字書寫,大量的閩語對話,難免妨礙閱讀;其二,考據詳盡,填補林少貓在 史書中的許多空白,以在地的口述歷史,作為想像力馳騁的憑藉,並安排同代風流人物一起豐富小說情節,於是我們可以看到霍元甲、黃飛鴻、胡適,甚至連孫中山 也躍然紙上,虛實間的跳接令人大呼過癮;其三,書中暗藏明示「以古諷今」的篇幅超乎想像,將個人意識型態大喇喇的安插在字裡行間,究其內涵已近乎偏執,立 場不同的讀者或許難以下嚥。

最早將抗日英雄史事化為武俠文本,應可追至7080年代在地下電台賣藥的吳樂天講古〈義賊廖添丁〉,其後為台灣漫畫家鄭又菁所繪〈俠王傳〉,更將林少貓 型塑成「南俠幫幫主」,與主角廖添丁展開一段相知相惜、瑜亮對決的情誼。而本書更是將1860年代清領時期至日治初期台灣阿猴(屏東)一代的人文社會風 情,添加扣人心弦的血肉,小貓與陳圓間的兄弟反目、野村與後藤新平的野心殘酷、金樓梯兄弟、趙金山的賣台求榮、女太閣阿會姐的犧牲和魅力,當然還有眾多為 台灣這塊土地付出的烈士們:林庄主、猴師、漏太和興仔等,正邪間的死生懸於一線,無論好人壞人都不過是忠於自己的選擇,但是真正的俠者所作的抉擇,總是超 乎自身利益和生命,為所愛的人犧牲,為生於斯長於斯的土地奉獻,不過如此而已。

武俠之必要,是奠基在人們追求良善美德的需求下所衍生的產物。每個人對理想大俠的圖像不盡相同,施達樂透過〈小貓〉寫出了他對「武俠小說」此一文體的挑戰 與期許,林少貓這位橫行鄉里的地痞流氓,因為忠於自我,走出了他轟轟烈烈而又璀璨的人生,明知不可為而為之,或是愚勇,卻在日軍佔台的最初,給予最有力的 當頭棒喝,無數性命歸於塵土,換來的是慷慨激昂、斑斑血淚的一頁史書。面對外敵的欺凌,我們不是只能被動接受,而是有選擇的:抄起簡陋的武器奮力一搏,或 是出賣靈魂阿諛奉承。兩千多年前的孟子即為這些拋頭顱灑熱血的先祖們,下了最佳的注腳(孟子滕文公下)

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延伸閱讀:

1.
李明進〈亦匪亦盜 抗日豪傑林少貓〉
http://wantan.tacocity.com.tw/wantan/people/people10.htm

2.
宋江陣
http://www.nmm.ks.edu.tw/F1/SONG/index.html

3.
穆梅的中國〈讀《小貓》心得〉
http://www.wretch.cc/blog/elian0812/11077766


x917999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486497

龐克基德的冒瀆

 
作者:山口雅也
原文作者:Yamaguchi Masaya
譯者:張秋明

出版社:皇冠
出版日期:20101108

本書是1991年出版的〈第13位名偵探〉續篇,是風格怪異而推理滿點的基德&蘋可搭檔辦案系列第二作,共收錄四則以鵝媽媽童謠為題材的短篇以及 一篇關於童謠推理小說的小論文,可說是有系統介紹鵝媽媽童謠在推理小說史地位的先驅,由此也可看出作者對鵝媽媽童謠的熱情與執著。

〈「狼吞虎嚥、吃吃喝喝」殺人事件〉取材自〈大吃大喝老婆婆〉這首童謠,鵝媽媽童謠中有許多以老爺爺、老婆婆為主題的歌,這首只是在形容這個老太婆只知道 吃吃喝喝、不知道停下來。故事則在講述過氣女明星斯金納因遭受感情傷害,而將自我封閉,離群索居在家中吃喝的悲慘人生,她一豋場就是一具屍體。兇手是利用 死者的寂寞製造出犯案的契機,童謠本身不過為了對照主角的情況,與案情沒有太大關係,也不算是利用童謠作為解謎關鍵。

〈去問河馬吧〉則主要在討論「死前訊息」的荒謬性。取材〈威爾斯人的狩獵歌〉,這首童謠隱含了英國人對於威爾斯人的揶揄,而本篇也據此作為基德闡述其對於 種族歧視的觀點。經營不善的動物園,同時發生兩起命案,死者是園長和他的寵物──河馬!現場只留下一字「H」,這個可任由眾人詮釋的訊息,有留跟沒有留是 一樣的,甚至容易引人誤入歧途,偏離辦案主軸。在本篇中,童謠本身也是提供犯案現場的點綴,兇手並沒有刻意運用歌曲進行犯罪。

〈扭曲的犯罪〉是本書最富推理趣味的作品,同時大大諷刺了藝術評論的主觀與荒誕。〈扭曲的男人〉這首童謠曾經由謀殺天后克莉絲蒂寫成〈畸屋〉,而在本篇 中,山口雅也玩很大,將在美術界發生的犯罪,以極端扭曲的論述,將犯罪的所有元素,皆以扭曲的形式呈現。在本案中,童謠的詩句成為破案的靈感,不過這也是 因為作者有意識的將童謠的內容融入案情所致。

〈龐克雷鬼謀殺案〉是本書篇幅最長的作品,取材自克嬸曾在〈一個都不留〉使用過的〈十個小黑人〉童謠中的第七、八段。這首含有種族爭議的歌謠,在山口雅也「幫第三世界復權」的企圖下,將豋場人物設定為由黑人組成的龐克樂團,讓接連死去的被害人成為貨真價實的「小黑人」。本篇算是兇手以仿效童謠本身進行殺人的作品,所以要破解謎團,必須了解童謠本身的涵義,從中尋得解題關鍵。

〈為何殺死知更鳥〉這篇論文不只費心講述鵝媽媽童謠的來由和在犯罪現場的應用,更提供許多書單,讓對於童謠謀殺案有興趣的讀者,不停往這個無底洞裡跳。以下簡單引述該文曾提到的書目,作為我們建立閱讀書單的參考:

1.
艾勒里昆恩/從前從前有個老女人/〈住在鞋子裡的老婆婆〉/臉譜出版
2.
哈林頓赫奇斯/誰殺了知更鳥/〈誰殺了知更鳥〉/尚無中文版
3.
菲利普麥唐諾/銼刀/〈誰殺了知更鳥〉/遠流
4.
達因/主教殺人事件/〈鵝媽媽童謠〉/偵查館
5.
阿嘉莎克莉絲蒂/一個都不留/〈十個小黑人〉/遠流

很喜歡作者在文中直言對於鵝媽媽童謠推理小說的魅力所在為「理智與情慾之糾葛的多重結構」,童謠的荒誕不羈、漫無邊際,和推理小說所需要的高度理性和邏輯思維,兩者所激發出的火花,是如此璀璨而耀眼,既填補了作家對超乎想像情節的需求,更滿足了讀者對於絕妙推理小說的嚮往。


x917999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483318

大誘拐

 
作者:天藤真
原文作者:Tendo Shin
譯者:李彥樺

出版社:獨步文化
出版日期:20101015

犯罪意指有人違反法律,而所謂惡人通常是指為非作歹、損害他人權利的人,因此絕大多數的時候,我們會將罪犯視作惡人,畢竟他們挺身犯法,或侵占財物,或謀 財害命,違背了社會規範,與最低的道德標準作對。而在眾罪行裡,綁架是最令人髮指的行為之一,為了達成特定目的,或龐大金錢,或對受害人家屬進行威脅、施 加壓力,綁匪必須擬定完善的計畫,從擄人囚禁、與家屬聯繫、躲避警方追捕,到成功達成目的,這當中充滿意外與不可抗力的阻礙,都要一 一克 服化解。警匪間鬥 智鬥力的過程無不高潮迭起,許多電影或小說,也都嘗試以綁架為文本,這本1978年發表的推理小說,則堪稱是這類題材的經典之作。

天藤真以其流暢緊湊的風格,創造一個空前絕後的大綁架案,贖金是當時的一百億日圓,而近似劇場型犯罪的手法,讓嗜血的新聞媒體作為詭計的一部分,製造一個 又一個的高潮,耍弄警方和記者,而讓本書獲得第32屆日本推理作家協會長篇獎、歷時20多年仍深深撼動讀者內心的關鍵有二:一是顛覆了綁匪和人質的角色關 係,二是賦予綁架行為人文關懷,形成「沒有惡人的犯罪」的弔詭,挑戰我們既定的刻板印象,而又不會覺得突兀。本書曾在1991年改編成電影,由岡本喜八導 演,北林谷榮飾演刀自、風間徹飾演健次。

故事從柳川家大當家敏子刀自突然心血來潮巡視自家林地開始,從而讓綁匪「彩虹三童子」登場,主犯是曾和刀自有過節的「戶並健次」,從犯是四肢發達的「秋葉 正義」和機敏活潑的「三宅平太」,三人好不容易綁架了頗富眾望的刀自,沒想到自此立場互換,原應是任人宰割的肉票,搖身成為和警方對抗的主謀,不僅提供躲 藏處,更擬定超乎常理卻又漂亮的計策,玩弄警察和媒體於股掌間,於是刀自的動機成為本書最大的謎團,究竟是為了何種原因,致使她要夥同綁匪要求天價贖金。 比較合理的解釋有:考驗不成材家族成員的應變能力並凝聚向心力、對奪去孩子性命的國家報復,以及賺取稅制可能造成的損失。

而三名綁匪在過程中展現的人性光明面,甚至面對龐大贖金的無欲無求,更讓你我一時之間不知如何是好。當然綁架過程無不避免形成動盪和社會成本的浪費,然而 作者有目的的擴大善與惡的反差,我們竟然在書中找不到壞人的角色,若是硬要找一個替罪羊,因為發動戰爭而使得刀自孩子死於戰火的國家,制定不合理的稅制, 不思讓人民過好日子,以致有人必須犯罪求得溫飽,逼使好人成壞人去犯罪,這樣的國家不只沒有好好保護國民,甚至破壞原應的幸福日子,或許就是最惡劣的大魔 王了。

全書揉合了劇場型犯罪和社會派的批判風格,論辯身為一個人的價值,和美好人生的定義。每個人都有內心嚮往的烏托邦,不過社會的主流價值是名利雙收即幸福, 刀自富可敵國,而又樂善好施,照理說應該人人稱羨,但是她還是有遺憾有怨懟,她擔心這龐大家產富不過三代,子孫難以守成,她也不甘心死後,這些家財平白因 為稅制落入黑心國家的手中,而三名敦厚的彩虹童子,成為達成她心願的媒介,她的人生有機會轟轟烈烈,她的人生價值在天價贖金的映照顯得巨大,她的夢想終於 實現了。

無論活到幾歲,都該心懷彩虹般燦爛的夢想。」而你已經看到心中的那道美麗的彩虹了嗎?


x917999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483922

北城百畫帖

 
作者:AKRU
出版社:蓋亞

出版日期:20101020

本書是本土漫畫家AKRU繼〈柯普雷的翅膀〉(2009)後,第二本以台灣歷史為素材的奇幻漫畫作品,共收錄四則短篇,藉以呈現日治時代的台灣民情,與當 時的人文風情。透過一家充滿異國風味的咖啡館「百畫堂」貫穿全書,其神秘且帥氣的老闆「伊安」除了獨具魅力外,還有降妖除魔的功力,增強故事性並減緩了史 實說教可能造成的冷場,而AKRU唯美的畫風,考據精細的建築和場景,是帶領讀者進入30年代的老台北城的絕佳導遊。

1935
年,時值日本佔據台灣四十周年,當時台灣總督府在台北城舉辦了一場盛大的博覽會,藉此彰顯治台績效。第一會場位於台北公會堂,也就是今日的中山堂 一帶,以展示各項產業為主,如糖業、礦山和林業等;第二會場則在新公園,也就是現在的228公園及台博館附近,主力是日本各地方館,如東京、大阪、北海道 等;南方館在大稻埕一帶,主要是介紹東南亞各地特色與物產;另外還設置草山分館,也就是現在的陽明山,作為推廣台灣觀光的重要設施。其他還有台灣各地方 館,如新竹、宜蘭、台南和高雄等。可說是少見規模宏大,有計畫展示政績的博覽會,對於當時國力正盛的日本來說,這場博覽會不啻是對外對內的絕佳宣傳工具。

〈飛翔少年〉即是以臺博為背景,描繪出當時盛況,以及當時被殖民統治下的人民觀點,臺博還有現在鮮少經歷的遊覽飛行,只要付費即可搭乘飛機一覽當時的台北 城景,是多麼令人興奮的經驗,而這也是本篇的發想起點。自苗栗出礦坑庄來到台北拜訪姐姐的明城,在一望無際的空中讓飛行夢更為根深柢固,以致讓他成為台籍 日本飛行員,而夢想的代價可能要用生命來換取。本篇也呈現出當時台灣揉合各國文化的情景,連目前熱門的女僕咖啡廳,在那時的台北就已經誕生了。可惜的是, 由於政治正確的問題,日本治台50年的歷史資料大都亡佚,也因此作者能將台灣曾走過的足跡以鮮明生動的面貌展現在讀者眼前,是多麼難能可貴。

伊能嘉矩是第一位正式為台灣原住民分類的人類學家,無論是對台灣漢人的民俗歷史或是原住民的相關研究,都留下豐富的第一手史料和器物,大都珍藏在台北帝國 大學圖書館,也就是現在的台灣大學。〈雙簧〉則藉由原住民少女「愛」受伊能嘉矩的恩情,即便死後仍魂魄不散,長留在伊能留下的書籍裡。當她與帥氣的伊安相 遇,她的執著與心意,則有了新的憑藉與依靠。這是我最喜愛的一篇。伊能嘉矩用心進行田野調查,真心與原住民相處的付出,即便相隔近百年,依然令人動容。

〈記憶之屋〉則交代了「百畫堂」的創店由來,以及資深服務生啟子和伊安最初開店的歷程。儘管劇情有些老梗,負心的商人對佳人的虧欠,讓他久久陰魂不散,他 對女兒啟子的親情,化作老屋子,期盼彌補多年未竟的父愛。不過這篇也是伊安大顯神威最具體的一則,本書可以改作「北城陰陽師」了。

AKRU
的作品近年來陸續在CCC創作集連載,不過出單行本的速度稍慢,喜愛她的讀者可要耐心等待。期盼台灣有更多漫畫家投入台灣歷史漫畫的行列,讓台灣悠美的歷史化作一幅幅美麗的畫格,沉澱在你我腦海裡的,也就是最美好的篇章了。


 


延伸閱讀:


 


台灣漫畫的新嘗試:AKRU《柯普雷的翅膀》


http://tw.myblog.yahoo.com/x9179996/article?mid=5387&next=5384&l=f&fid=54


x917999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474531

怪笑小說

 
作者:東野圭吾
譯者:林佩瑾
出版社:獨步文化
出版日期:20100716

有時候你會懷疑這個世界的本質就是瘋狂,所謂理智不過是人類用來辯解的另一種荒誕樣貌。原本你以為世間存在的各種表象已經有些難以忍受,甚且幾近逼迫你放 棄抵抗,別再堅持無謂的原則,可怕而又無力的是,一旦你開始探究荒謬深層的內裏,其中的癲狂、超乎常理,才是你不得不接受的現實。本書是東野圭吾1995 年出版的短篇小說集,是以「笑」為名的幽默系列的第一作,這段時間算是他極力探索書寫形式的實驗期,所收錄的九篇作品彷彿九道詭異的菜餚,原應讓你會心一 笑的小品,竟搖身一變成刺破你內心偽裝的利刺,你可以想像一張皮笑肉不笑的面容,嘴角輕微抽動,一如你脆弱的心靈也在輕微顫動。

〈積鬱電車〉是許多通勤族不為人知卻又深有同感的寫照,無論是在疲累的工作之後搶奪座位的暗潮洶湧,或是聚集眾多原不相識的人們,擠在狹小的車廂裡,彼此不知對方的背景與想法,只因為在某個時刻某班列車偶然相遇,相互猜疑,人生百態剎時在此刻交會,是多麼神奇而又詭異。

〈追星婆婆〉放大追星族的拋棄自尊,只為滿足與偶像接近的偏執,滋子婆婆不顧傾家蕩產,就這樣一步步陷入歌謠歌手的溫柔泥淖,她在追星的過程得到成為一個 人的喜悅與滿足,然而在旁人的眼中,她漸漸不像一個人,即便到了結局,真正近距離遇到偶像,她在偶像眼裡已是可怖的怪物。

〈一徹老爹〉是東野極力諷刺日本運動熱血漫畫的力作,藉由很多棒球漫畫常有的訓練橋段,呈現父親渴望兒子達成年少時未竟心願的偏執,鐵木屐、培育支架2 等匪夷所思的器材,不禁讓讀者為可憐的勇馬感到心疼,即使最後他為了心愛的愛慕對象放棄棒球和父親,好像也是理所當然的。

〈逆轉同窗會〉退休老師的例行聚會這次特地邀請學生加入,本想回溫為人師表諄諄教誨的滋味,沒想到學生不停在進步成長,老師卻仍停滯在多年前的心智,不僅插不上學生間的話題,反而深感從無所不知退化成一無所知的尷尬,沒想到他們的經驗只能提供給成為老師的學生了。

〈超狸貓理論〉是本書最誇張也最尖銳的一篇。現今社會總是莫名其妙孵育出似是而非的理論,失去用科學方法探究真理的能力,文中的「一平」大師光是以幼時看 到的一隻飛鼠,誤以為這世界是靠著狸貓來運作,所有無法解釋的超自然現象都跟狸貓有關,種種硬拗的理由可看出科學人東野對所謂神祕學專家的不屑與憤怒。

〈無人島大相撲轉播〉相撲通德俵能精確重播曾發生過的賽事,這項技能讓他成為失事郵輪乘客在無人島上的唯一娛樂。他早已脫離人類的身分,而是一台人形相撲轉播機,老實說其實滿悲哀的。他放棄了人類應有的互動功能,而將整個人生都簡化為一場場相撲賽事歷史了。

〈屍台社區〉應該是本書最噁心的一篇,讀者必須極力避免去想像屍體被兩大社區丟來丟去的畫面。因為一具屍體,造成社區居民間的混戰,甚至演變成搶球祭典,不禁令人讚佩東野的奇想,然而真實生活中,人們之間的爭鬥,搞不好遠比本作還要誇張百倍吧。

〈獻給某位爺爺的線香〉是向〈獻給阿爾吉儂的花束〉致敬的作品,只不過東野圭吾將智能不足的查理換成老爺爺,讓他經由實驗返老還童,卻也在極短的時間內變回老人。兩篇作品都對「曾經滄海難為水」做了最好的詮釋。

〈動物家庭〉遭受家庭學校的雙重欺凌和漠視的少年肇,在扭曲的環境中成長,而他內心的怪物也逐漸巨大,東野藉著動物的隱喻,寫實描繪青春期的狂暴與失常,是東野在後記提到至當時所寫的短篇中,「自認寫得最用力的一篇作品」。

這世界的瘋狂沒有盡頭,東野圭吾透過文字,寫出了瘋狂表象中的瘋狂與無奈。幽默,或許是理解這個瘋狂世界的最佳方式吧。


x917999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