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510392




死刑台前的告別:我替百位死刑犯辯護的日子
The Autobiography of an Execution
作者:大衛.道
原文作者:David R. Dow
譯者:楊語芸

出版社:漫遊者文化
出版日期:20110630

你是死刑犯辯護律師,全世界最常事與願違的工作,你幫罪無可逭的凶徒辯護,有些殘忍殺害自己的親人,有些虐殺無辜小孩婦孺或老人,無不令人咬牙切齒,隨便 一條惡行,都可以讓他們墮入地獄的最底層,永不超生。然而你只是希望他們生命的句點不是在電椅,不是在毒液注射,而是在合乎程序正義的審判程序、在合適的 刑罰中悔過,為曾經犯下的罪行贖罪,畢竟古老的漢摩拉比法典,距離21世紀將近四千年,你以為以牙還牙以眼還眼或說以命償命是落後的,同樣是剝奪人類性命 的死刑,其實並不比這些惡人所犯的罪好到哪裡去,不過是一丘之貉。

更讓你沮喪的是,根本沒有人真正在意這些死刑犯的生與死,他們視人命如草芥,所以也沒必要把他們當人,人必自侮而後人侮之,於是會有看似無堅不催實則漏洞 百出的審判制度,無論檢察官還是法官,都以擔任劊子手為榮,這叫為民除害,這叫人性良知,於是連帶案情真相都可以被忽略被犧牲。你以為「無罪推定原則」是 法律的基本,但是自由心證才是王道,只要是人就有偏見,就有情感,很難做到完全的公平公正,你像是在將黝黑的硯臺洗白,不僅漂白無望,還惹了一身黑,你以 為你就法論法,你以為法庭是最講究法律的所在,其實你發現即便拿著放大鏡,都很難捕捉到幾許法律的蹤影。

你是大衛道,你幫上百位死刑犯辯護,主張廢除死刑,就算你身在講究人權的美國,你依然無力,經常眼睜睜看著當事人走向死亡,在理應保障每一個人的法律面 前你無能為力,你是如此渺小,在每一次與審判制度的纏鬥中總是輸家,你看著毒液注入他的身體,等著死神將他帶離人世,讓他永遠無法再去傷害人,藉由死刑犯 的死亡,人們可以心安,免於恐懼,不必再浪費許多稅金去豢養這些千刀萬剮的渣滓。但是在這些人當中,有人分明是無辜的,是不應該死於毒液注射,比如亨利 奎格。

他的妻女慘遭殺害,一無所有,比之更慘的是他被當作嫌疑犯,進而被當成兇手,還遇到一位會在法庭打瞌睡、放棄幫他辯護的爛律師,翻案的黃金時期早就過去, 他只能等死,對他來說也只有死亡才能解脫,直到你們相遇,你極力幫他蒐集證據,想要奮力一搏,你不相信無辜的人必須為他從沒犯過的錯誤赴死,何況那個錯誤 害他椎心刺骨,奪走他的最愛。可悲的是,僵死的法律難以撼動,你再次輸給了法律(law),即使你的職業以法律為名(lawyer)。當你佇立在法律面前,你應該熟悉,而在更多時刻,竟是如此陌生,並不停感受到法律的無情打擊。

你是讀者,主張維持死刑,因為你嫉惡如仇,無法接受廢死,死刑是抵抗罪惡的最終防線,如果沒有死刑正義將無法伸張,那些殺人不眨眼的惡人將更肆無忌憚,同 時死刑制度將足以嚇阻其他想要起而仿效的潛在犯人。當你讀完本書,你的立場沒有改變,只是你學會更寬容地看待死刑犯,他們依然有屬於自己的人生,當中有許 多人無法在健全的家庭中成長,缺乏愛的滋潤,當然這些都不足以成為犯下惡行的理由,畢竟有著同樣悲慘命運而奮發向上的大有人在。不過你不再這麼堅決,自以 為正義凜然,真相遠比死刑重要,沒有真相大白,死刑便難以為繼,好比書中的亨利,死得不明不白,絕非死刑的初衷,死刑應是保障無辜人們,而不是讓更多無辜 的人受死,因此健全的法律制度遠較死刑存廢更是當務之急。

本書最大的特點是讓死刑辯護律師私底下的生活攤開在書頁上,你會讀到關於他對孩子和妻子的愛,以及他毫不隱藏對那些有確切證據犯下惡行的凶徒,所產生的憎 惡。他與你我都是平凡人,只不過他有理念要實行,他不信任現行法律,能夠避免無辜的人受死,所以他主張廢死。人是相互依賴的,他選擇陪伴死刑犯走向人生終 點,與充滿漏洞的法律進行唐吉訶德式的頑強抵抗,哪怕再多的揮劍落空,都要不間斷舉劍保衛當事人的權利,每一個人都應該擁有身為人的權利,簡言之,活要活 得像人,死亡也一樣。

你很清楚死刑絕非世上最可靠的刑罰,而是最省事的處罰,只要通通電,或是注入毒液,甚至幾顆子彈,就能眼不見為淨。死刑依然有存在的必要,你堅信人要為自 己所做的行為負責,當有人惡意奪去他人性命時,以性命償還是天經地義的,就算人死不能復生,至少這才符合比例原則。也因此在法律採取相同方式取人性命時, 更要謹慎,更要毋枉毋縱,可惜的是,完美的法律就像完美的人一樣並不存在,我們只能趨近完美,而不能達到完美,不能因為做不到而完全放棄不做。

死刑存廢是人類的一大難題,甚至不是單純辯論誰輸誰贏即能解決的,全球目前有95個國家廢除死刑,而當今主要國家如中國、美國、日本,包括臺灣,都還保留 死刑。你認為要解決死刑爭議之前,必得先健全檢察、審判與警察制度,將整個程序攤在陽光下,所有的優缺點都能被看見,論辯才有堅實的基礎,否則一昧囿於意 識形態,不啻是重複盲目的爭辯,永遠無法觸碰到現實問題的核心。死刑的存與廢不是絕對,如何減少人為不當干涉法律,讓法律發揮原有功能,才是最根本的因應 之道。與其討論死刑該存該廢,不如回到怎樣讓法律更加可靠上頭,至少法律要讓原告或被告都足可信賴,才能做出「可靠的刑罰」。


延伸閱讀:

死刑存廢的圓舞曲:張娟芬《殺戮的艱難》
http://tw.myblog.yahoo.com/x9179996/article?mid=8852



法律之前:門田隆將《與絕望奮鬥》
http://tw.myblog.yahoo.com/x9179996/article?mid=8065


x917999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500575




 




請勿在此丟棄屍體




作者:東川篤哉




譯者:鄭舜瓏




出版社:新雨




出版日期:20110322




 




本書是以〈推理要在晚餐後〉(2010)叱吒書市的東川篤哉2009年出版的作品,為〈烏賊川市系列〉的第五部,以外表糊塗辦案卻一點也不馬虎的私家偵探鵜飼杜夫、吊兒啷噹、毫無存在感的徒弟戶村流平與有主見又有錢包租婆大小姐二宮朱美三人為主角,這次搞笑偵探團與藏屍情侶二人組有坂香織、馬場鐵男陰錯陽差來到山雨欲來的「新月山莊」,這裡除了最早出現的離奇女屍外,還有接二連三發生的殺人案件,山莊的所有者和一起來攪局的房客,複雜的人際網絡,交織成笑中帶淚的無厘頭辦案實錄。




 




閱讀東川篤哉的作品適合選一個悠閒的午後,坐在躺椅上外加一杯沁涼的果汁,享受推理的況味,沒有任何負擔,也沒有絲毫糾葛的人性紛擾,如果讀了〈推理要在晚餐後〉感到失望,你會在本書獲得大呼過癮的暢快,東川不愧是鮎川哲也〈本格推理〉選集出身的作家,全書自天外闖進一具女屍破題,原是令人毛骨悚然的慘案,竟被描寫的像是許不了喜劇般的黑色荒謬,大偵探登場後,則將場景拉到近似「暴風雨山莊」的山中度假別墅,就看著這一群人邊玩邊搞笑邊查案追兇,直到最後與名偵探柯南電影大場面比美的洩洪,高潮不斷,雖然有些老梗,部分情節欠缺合理性,不過仍以詼諧輕鬆的筆調,緊緊抓住讀者的視線。




 




全案詭計之所以能夠成功,在於兇手對犯案地點的熟悉,和被瞞騙的偵探一夥對地理環境的陌生,所造成的盲點,我們自然也一起被蒙在鼓裡,然而在謎底揭曉之前,作者已精心將解謎關鍵暗藏在字裡行間,在真相大白之際,也會對這些伏筆感到驚奇和佩服。而東川作品最大的特色是,將事件的合理性稍作變形與誇大,包括兩座以上的新月池,都是正常兇手不會願意大費周章設下的陷阱,而這種引人莞爾一笑的違和感,正是類輕小說推理作品的魅力所在。如果說〈推理要在晚餐後〉是獻給非推理迷大眾讀者的飯後甜點,那麼這本〈請勿在此丟棄屍體〉則是讓推理迷回味無窮、唇齒留香的餐前酒,或許比不上推理大師的豐盛餐點,至少你會開始微醺,不會失望。




 




東川消抹了傳統推理小說的疆界,盡可能兼顧趣味性和推理的基本元素,他一一拆卸原本掛在推理作品上的重擔,喚起閱讀本身的美好經驗,我們會像是進行無動力飛行的太空人,感受推理的另一番樣貌,看到更為寬廣的世界。唯一美中不足的是,鵜飼的形象不夠鮮明,前面幾乎都在耍寶,甚至猜錯兇手,就在令人對他完全失去信心之時,突然漂亮的解開謎團,這樣的轉折應該可以更順暢一點,相對於此,〈推理要在晚餐後〉的人物性格就非常明確,可惜在營造歡樂氣氛之餘,削減了推理的力道。




 




這也許是東川寫作的盲點,或可說是尚未晉身大師的原因,他擅長舊瓶裝新酒,將各種推理元素簡化為輕薄短小的菜餚,也因此就人物塑造來說,短篇優於長篇,不過就推理的比重拿捏來說,這部長篇明顯優於後來轟動出版市場的短篇集。無論何者,東川的推理基本功是無庸置疑的,期待在捲起這廣大熱潮之後,他能努力在固守推理的風情,並維持讀者的熱度,不斷突破,不懼自我挑戰,避免落入湊佳苗的窘境,成為始終無法超越成名作的平凡作家。





x917999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512481




 




推理要在晚餐後




作者:東川篤哉




原文作者:Higashigawa Tokuya




繪者:中村佑介




譯者:黃健育




出版社:尖端




出版日期:20110816




 




對你這樣的重度推理嗜食讀者來說,這本襲捲台日書市的類輕小說推理本格作品,就像是延續八、九O年代赤川次郎的大眾推理路線,所烹製的全熟牛排,這塊未帶任何一絲血的牛肉,對習慣傳統本格或島田莊司21新本格的你來說,實在太容易下嚥到食之無味,推理小說所追求的合理性、意外性付之闕如,使用刀叉切開理應流洩的血腥味完全沒有,該有的鮮美肉質只剩下不該是主角的滷汁和調味,你在不知不覺中啃完,卻難以對這份餐點留下任何印象,你只記得麗子和風祭警部一樣無能,影山管家損麗子的對話很搞笑,就像你原本對這客牛排充滿期待,最後你只記得服務生很像吉本興業的山田花子,讓你忍不住牽動一下嘴角一樣。




 




本書共收錄六則短篇,乍看之下與筒井康隆的〈富豪刑事〉頗為相像,皆是以富可敵國的實業家後代擔任警探為基本設定,不過實際操作卻仿造〈名偵探柯南〉的架構,原該是辦案偵探的毛利小五郎,往往依賴小孩柯南的解謎,大小姐寶生麗子則在晚餐時間,將案件細節轉述給管家影山,在忍受毫無尊嚴可言的貶低嘲諷之後,獲得破案關鍵。究其獲得無數大獎,不斷挑戰銷售數字的奇蹟背後,或許該視作非推理迷對此一文類的反動,那些過於強調邏輯推演、服膺嚴謹思考結構的作品,無法激起他們閱讀的慾望,甚至感到一種壓力,於是東川大膽調整了固有推理小說的成分比例,大幅降低解謎的複雜性而又能兼顧基本的推理況味,以少女漫畫式的誇張幽默,粉飾了案件本身的死亡和愛憎。




 




同時,寶生和風祭這對寶貝搭檔,每次推理幾乎每猜必不中,即使中也離真相有段距離,可讓那些輕度推理讀者自然產生投射,原來辦案不需要用到什麼大腦。當影山直接點破麗子的無知,「連這點程度的真相都想不通,大小姐您是白癡嗎?」好笑之餘,也暗自慶幸自己不是大偵探,只是犯罪現場中最安全的讀者。書中的六個案件都有死人,不過屍體就好像道具一樣,影山的推理不是重點,用冷言冷語刺激麗子才是精髓所在,如此讀來毫不艱深、富有趣味性的短篇集,難怪本作不僅在2011年改編成日劇,由北川景子、櫻井翔與椎名桔平主演,目前有平均達16%的高收視率,東川也趁勝追擊同步出版續篇。




 




你不禁思考這股「推理晚餐」熱潮所帶給新一代推理小說家的啟示,在堅守崗位、致力於開發新的謎題之餘,要如何做到不媚俗並登上暢銷排行榜,是對創作者最大的考驗和煎熬,畢竟並非每個人都像東野圭吾或是東川篤哉,受到命運之神的眷顧,乘著改編戲劇的浪潮,不停寫下銷售紀錄,到最後販售的不再是推理作品,而是一套公式,一種風格,將讀者放置於安逸的座椅,殺人是娛樂,辦案是放鬆,只要掛上作者的名號,就是賣座保證。




 




你很清楚知道這不是你所追求的推理世界,你想起島田大師的〈奇想天慟〉,還有克嬸的〈一個都不留〉,真正優秀的推理作品是會震撼人心,讓讀者產生心靈強烈的撼動,你毋寧將本書當作一道甜點,是飽嚐大餐之外讓胃休息的小品,這類人畜無害輕推理不過是讓推理回歸到休閒的本質,但是那些不朽的大作依然值得期待,只要作家們不放棄對人性的好奇,持續對人類思路的探索,由黑暗與光明交織而成的靈魂震盪,勢必不停化為文字,滿足你我對推理的渴望和探求。





x917999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509829




 




阪急電車




Hankyu Densha




作者:有川浩




原文作者:Arikawa Hiro




譯者:Asma




出版社:時報出版




出版日期:20110704




 




妳一直以為人生是段孤獨的旅程,哪怕是多深愛的人,也總有分別的一刻,我們獨自來到這世界,終將獨自離去,妳對於永誌不渝的愛是否真正存在,並不抱太大希望,每一分每一秒都在錯過什麼,也就不必特別的去在乎彼此,妳擔心拿得起卻放不下,將原本有機會成為一生回憶的情誼,談成歹戲拖棚的悵然,於是妳不輕易放感情,對任何事都抱著漠然的態度,不期不待不受傷害,妳會寂寞,會渴求轟轟烈烈的愛戀,但是妳很清楚知道,這輩子就只能是這樣了,不會改變,即使改變也不一定會更好。




 




直到妳讀到日本科幻與輕小說女作家有川浩這本療癒系小說〈阪急電車〉(2008)2011年改編成電影,由中谷美紀、戶田惠梨香主演,妳想像自己也在這列只有八個站、全程15分鐘的阪急電車今津線上,與許多人擦身而過,又可能和其中一些人產生交集,交會出或深或淺的故事,妳我都是這段旅行的過客,有時只是經常見面卻不曾說過半句話,有時只因一次突發事件而成為一生的摯友或伴侶。每一次到站,有人下車也有人上車,「載了多少位乘客,就等於承載了多少的故事」,妳所要做的或許只是聽她們的故事,說出一個屬於自己的好故事。




 




妳是翔子,交往五年、論及婚嫁的男友拋棄妳,和其貌不揚、與妳裝熟的後輩奉子成婚了,妳所能做出的最大報復,就是穿著純白禮服參加婚宴,妳要她們原該最幸福的時刻,因為妳的出現而蒙上永難消除的陰影,這是奪走他人幸福所要付出的代價。妳坐在電車上,偶遇老太太時江,她聆聽妳的故事,給妳忠告,建議妳到小林站下車看看。原來前進的方向是可以隨時更動,如果累了,可以中途下車,觀賞另一種人生風貌,那些美好的不曾消逝。




 




妳是美紗,有位交往一年、帥氣卻脾氣暴躁,會對妳惡言相向、甚至拳打腳踢的男友克也,妳偶爾會從他身上得到關注或是偽裝成愛的溫柔,然而他會在公眾場合對妳大小聲,因為一點小事就不顧妳的顏面拋棄妳,把妳當傭人使喚,將妳對他的愛視若敝屣,妳懷疑愛是否就該歷經苦難才能圓滿。妳坐在電車上,也遇到了時江,她隨口一句「還是分了吧,不然可有得苦了」,這麼簡單的道理居然只有自己無法想通,執著在一個爛男人身上,無疑是浪費寶貴的青春。幸好,愛情隨時可以下車。




 




妳是時江,自從老伴去世後,妳就真正是孤單的一人,雖然有可愛的孫女亞美陪伴,不過這畢竟是兒子媳婦的小孩,妳想要一圓自從婚後就放棄的夢想:養一條狗,誰教妳的老伴怕狗呢?他對妳很好,妳忘不了他,不過妳還有人生要過,那些美好的妳不會忘記,列車依然持續往前行,老伴只是提早下車而已。




 




妳是高三女生小悅,有個已經出社會而總是少根筋的年上男友,妳對未來感到徬徨猶豫,然而男友對妳的愛,讓妳可以忍受他的生活白癡,即便他明明年紀比妳還大,妳相信只要兩人相愛,這段旅程就不再孤單,妳會有勇氣做出最好的抉擇,因為他在妳身旁。




 




妳們是征志和阿雪,在圖書館萌生的愛之芽,終在電車上開花結果,行經武庫川所看見的「生」字石頭排列,激發了感情滋生的契機,原來在同一列車上,可能的短暫邂逅,只要有心也會發展成長久的戀情;宅男圭一與有著好笑姓氏的美帆,同樣是在今津線結識的戀人,有川浩以她寫輕小說的風格,精細描繪了這兩對情侶的互動和甜蜜,那化不開的濃情蜜意,讓妳不禁想念曾有過的時光,也對尚未萌芽的戀愛產生嚮往,其實妳一直在這列車上,只是不知曾幾何時,妳失去了說故事的能力。




 




妳坐在人潮洶湧的捷運上,手上拿著看到一半的〈阪急電車〉,想像車廂中每個人前去的目的地,勾勒出他們背後的故事,無論我們會在哪站下車,至少曾有那麼一刻有過交集,這就是難得的緣分,該珍惜的牢牢把握,該放手的就不必執著,也許在各分東西之後,這份情感再難持續,至少現在我們擁有彼此,正說著屬於妳我的故事,只要列車持續向前,故事就不會結束,很高興這故事裡有妳,此時此刻妳最重要。





x917999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512373




 




DINER:噬食者




作者:平山夢明




譯者:李思(女閒)




出版社:新雨




出版日期:20110720




 




有時候人的一生不知怎麼的就會落入與預期截然不同的境遇,好比原本想要擁有一個平凡的家庭,有心愛的老公和小孩,無聊看看電視或去百貨公司周年慶血拚,然而就會因為無數錯誤的抉擇讓一切歸零,甚至墜入比一無所有更加悲慘、生不如死的命運,就是已經沒甚麼可以再失去了,卻還眼睜睜看著生命的流失,尊嚴的崩壞,死亡不是未來式,而是現在進行式,永遠不知道會持續多久。




 




妳是大場加奈子,恐怖小說家平山夢明第一部長篇作品的第一女主角,理所當然承受了慘遭作者文字凌遲的刑罰,不像短篇小說只要忍耐幾頁,就能中止情節面對結局,再怎樣血肉模糊皆在令讀者快要連早餐都吐出來之前就嘎然而止,妳所面臨的是新的規則,新的風格,妳會一邊享用美食,一邊被死亡的陰影吞噬,無論妳吃了再多美味的佳餚,妳依然是死神餐桌上的一道待食的餐點。




 




妳陰錯陽差被賣到殺手餐廳「CANTEEN」,主廚龐貝羅除了有舉世無雙的廚藝,每個章節的烹煮片段,都差點令我們流下貪婪的唾液,誤認為這是本美食小說,喚起腦海中類似的美好記憶,就在來不及想像漢堡的甜美滋味的當下,畫面快速轉換,立刻從〈妙手小廚師〉變成三池崇史的仿B級黑道剝削電影。最黝暗的心靈告白,最噁爛的整()人手法,那種大喇喇將人體物件化的殘酷無情,儼然是平山流的正字標記,所謂善良的人性幾乎不存在,不把人當人看才是正常,平山用文字架構出一個暗黑平行世界,把黑暗面無限放大扭曲的異世界,殺手和被弒者的界線不是那麼明確,有權者與奴隸的關係隨時會改變,沒有規則就是唯一規則,法律根本沒有用武之地,沒有人在乎,更沒有人遵守,這是一個各行其事、不是殺人就是被殺的野蠻遊戲。




 




妳是誤入這血腥戰場的小白兔,為了活著,妳逐漸融入這家餐廳,這或許是比死亡更震撼人心的枷鎖,妳了解黑道的行話,習於兄弟逞兇鬥狠的思維,同時原該是妳恐懼來源的龐貝羅,妳從他的身上看到了可貴的溫柔,妳對他所做的料理發出誠心的讚賞,妳依稀看見了他靦腆的微笑。旁人要稱呼這是「斯德哥爾摩症候群」妳也無所謂,不過妳寧願是愛上泰山的珍妮,或是〈金剛〉的娜歐蜜華茲,只有妳才能感受到他的好,那怕他主宰了妳的生命,但就在他一再心軟,讓妳繼續苟延殘喘之後,妳終於恍然大悟,妳們是〈我倆沒有明天〉的華倫比提和費唐娜薇,並肩抵抗種種不堪與邪惡,逃離黑幫黑吃黑的是非,妳只想和他一起經營一家餐廳,他的經驗搭配妳的天分,一定會改寫米其林美食指南的紀錄。




 




你是龐貝羅,你的命早就是組織中老大的,你沒有個人意志,唯一做的選擇是用廚房裡的柴米油鹽,取代曾有過的刀光劍影,其實你還有另一個身分,你刻意遺忘卻無法抹去的過去,就像陰影般籠罩在你此刻的人生。仿若沒有過去,也沒有未來,直到你遇見了第九位女服務生加奈子,前面八位都因不可抗力因素離開這家店,連帶遠離這個世界,你想或許死亡對她們來說是另一種解脫,畢竟你不敢保證她們繼續活著會不會忍受得了你的潔癖,和眾多無厘頭的客人,與隨時處在死亡威脅瀕臨崩潰相比,早死早超生。


 


她很不一樣,不聽話又難搞,簡直是你命中的剋星,她並不如外表看起來脆弱,相反的很有潛能當個青出於藍的好廚師,與她相處的片刻,你會有種錯覺,原來生命也可以如此平凡,和心愛的人在一起就是最難得的平凡。明天也許永遠不會到來,你們終究只能擁有無言的結局,可是在這間與世隔絕的小小餐廳,曾經洋溢著誘人味蕾的香味,與刺鼻難嗅的血腥味屎尿味,還有同樣甜美的愛情滋生,散發出甜膩的幸福。儘管這幸福稍微短暫了點。





x917999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524820



27
個傻瓜:印度說故事大師--普列姆昌德的啼笑悲歌
作者:普列姆昌德
原文作者:Premchand
譯者:劉安武

出版社:柿子文化
出版日期:20111130

人的一生大抵是由無數的故事組成,不管是逝去的故事還是即將發生的故事,我們永遠都是最佳主角,每一個抉擇都主宰了情節走向,或許對於最終極的運作規律不 甚了解,只要找回主導權,體現故事的主體永遠都是自己,至少可以決定看待這個故事的方式,最悲慘的結局,也可能在過程中尋得一絲溫暖,最歡樂的筵席,都可 能暗藏了無限遺憾。本書精選普列姆昌德27則短篇作品,呈現了印度當地的社會人文風貌,更可貴的是闡述了在人性的善惡之外,所要努力堅持的價值。或許身處 的時代浪潮不斷沖刷內心的希望,然而對的事情就該堅持,就算得到的比預期少很多,會失望會沮喪,非金錢能衡量的幸福就在背後,等著我們去發掘。

〈阿拉爾吉的罰款〉就是典型的例子,可憐的女清潔工經常無辜受到領班罰款扣薪,即便再怎麼提早去打掃街道,還是會受罰,彷彿命中注定要被罰,領班無意中發 現她的處境,終於給她完整的薪水了。書中充滿許多類似情節走向的故事,〈沙爾達爾先生的懲罰〉也幾乎如出一轍,公正不阿不停擋人財路,不屑與他人同流合污 的工程師,在不幸打壓接踵來臨後,只能唉聲歎氣,懷疑自己究竟在堅持些什麼。「這是對善良和廉潔的懲罰,應該高高興興地忍受 妻子這麼開導他,他看到了妻子眼中的愛,一切都是值得的。〈鹽務官〉裡的塭希特爾更是耿直到最高點,不顧父親「賺外快」的教誨,還膽敢將大地主繩之以法, 當然不成熟的法律總是為有錢人服務,與有錢有勢的人為敵是沒有好下場的,他終究落到一無所有,但是作者延續一貫的理想,讓地主反而委派他為全部財產的終身 經理。

書名〈27個傻瓜〉提示了書中人物的某種執念,往往令人覺得很傻,像是為了正義,不惜得罪權貴,落得一敗塗地;或是為了真愛,犧牲一切,只為兩人可以相互 陪伴,〈自我犧牲者的愛情〉就是其中一例,戈比那特與阿南蒂犧牲了名譽,而成全了愛情,在十五年裡抵抗世俗的冷眼和冷語,經常在夜裡共處一室,她支持他的 理想,他對她不離不棄,哪怕沒有名份,與全世界為敵,幸福就這樣充斥在她們之間。印度受到種姓制度的影響,出生的家庭幾乎就代表了一個人的命運,當你出身 「首陀羅」,也就是賤民階級,就只能一輩子從事最低賤的工作,即使後來奮鬥攢了許多錢,別人只會加倍忌妒加倍看不起你。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下,連基本的溫飽 都難以滿足,更何況是崇高的理想與道德呢?

27
個傻瓜,如同27盞明燈,普列姆昌德藉由易讀的故事為廣大的同胞點燃心中的希望,彷彿在閱讀的過程中,可以聽到他對人民的呼喚:只要你是在做對的事, 就應該繼續堅持,或許有點苦,有點傻,只要傻得有意義,也可以甘之如飴,也可以破涕為笑。〈耍把戲的猴子〉中的默奴雖然是隻猴子,卻也通曉人情義理,歷經 滄桑也要回報主人的恩情,萬物皆有情,何況是人?他像是心靈的導師,不以艱深的言詞傳達真理,因為他深深知道,故事才是人與真理最近的距離,貼近生活的點 滴,讓讀者更容易代入角色,也更能自其中獲得安慰與力量。有普列姆昌德的故事陪伴,在真理的路上我們不是孤單一人。


x917999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524560



烏鴉的拇指
 
作者:道尾秀介
譯者:高詹燦
出版社:皇冠
出版日期:20111121

提到「道尾秀介」,往往和「敘述性詭計」的寫作技法聯想在一起,其作品中滿佈縱橫交錯的伏筆與如翻花繩般的每一個漂亮的劇情翻轉,著實令讀者印象深刻並深 切期待。扣除以靈異現象推理的真備庄介系列,早期〈向日葵不開的夏天〉(2005)、〈影子〉(2006)那種暗無天日幾乎看不見希望,壓迫你我心靈喘不 過氣的黑色基調,自〈獨眼猴〉(2007)開始,轉而強調我們或許承受了超出預期的重擔,然而只要不放棄希望,仍有機會獲得新生。直到這本〈烏鴉的拇指〉 (2008),以「偽詐欺一族」為主角,既暗喻了敘述性詭計中作者和讀者間諜對諜的緊張關係,更將這股淡黃色的溫情加溫成粉紅色的瑰麗。

本作主角都是些被現實生活壓垮的小人物,「未來」對他們來說並不存在,哪怕是「現在」,也讓人無法忍受,過去所犯的錯誤,成為甩不開的原罪,曾經有過的美 好,在被命運徹底奪走毀滅之後,就再也沒有復原的可能。因背叛討債集團而遭致不幸的武澤、酷愛英文字彙的鎖匠阿鐵、以青春美貌為餌的女扒手真廣、與真廣相 依為命的彌廣、擅長魔術機關的胖子貫太郎,五人組成一個臨時的家庭,他們相互取暖,在坎坷的路上並肩同行,在彼此的故事中看到那個脆弱可悲的自己,他們是 「同類」,然而即便是再如何卑微的生命,總會找到它的出路,會有向著幸福日子追求的盼望。透過從別人身上詐取錢財,同時也在欺騙自己,肩上的重擔或許不是 那麼沉重,快樂美滿也許是伸手可及。

前半段主要交代五人的相知相惜,和各自悲慘的遭遇,後半段則是步步為營的大反擊,這段情節彷彿是格林童話「布萊梅樂隊」的變調,故事中的小動物發揮所長輔 以虛張聲勢,合力擊退強盜,而武澤他們所組成的雜牌軍,要面對的手段兇殘、玩弄他人人生於股掌間的惡勢力,進行以卵擊石的奮力一搏,那並不僅是為未來而 戰,更是一種此刻的不堪,所進行的沉痛控訴。「她自己營造出一個像故事般的場景」彌廣形容真廣的這段話,簡直是詐欺五人組的寫照。「詐欺」不啻是建構出一 個擬真的情境,讓對方信以為真,而順勢落入圈套,而在「假裝」的過程中,他們得以不是自己,而是另一種身分,從中得到短暫的救贖。

回到寫作本身,小說家不也是同時假想許多人物的不同立場,更不用說擅長「敘述性詭計」的道尾,他必須在故事主軸之外,佈下真假難辨的線索,某人說的未必是 真話,表面語句底下其實暗藏了另一個真相,他不只要假裝成另一個人,還要假裝那個人說的假話像是真的,這種快速的角色變換翻轉,從初期作品「炫技」一樣的 層次,轉而化身成主人翁翻轉自身處境的力量,在不斷翻滾中,宛如「柳暗花明」的豁然開朗,先前緊束的枷鎖,其實是鳳凰重生前的燃燒。反轉,不只是寫作的技 法,更是看待命運捉弄的方式,低潮不是關鍵,重點在如何從中激發出轉身的力量。

人類必須互相信賴才行,絕對不能獨自一人生活」,武澤他們因為信賴對方而同住一個屋簷下,卻靠著拆解他人對自己的信賴而詐取金錢。篇名「烏鴉」象徵內行騙子,「大拇指」是代表「不靠理論,靠經驗」,積累豐富詐欺經驗的「烏鴉的拇指」們,這五根手指所組成的手,可以恣意偷索財物,可以搥胸頓足,黯然接受現實的打擊,道尾則讓這隻手握緊拳頭挺身對抗,也讓這隻手拉了他們自己一把。我想,這就是道尾「溫柔的慈悲」吧,最黑暗不明的境遇,隱藏著最璀璨的光芒。


x917999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7) 人氣()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522374



催眠
 
HYPNOTISOREN (THE HYPNOTIST)
 
作者:拉許.克卜勒
原文作者:Lars Kepler
譯者:顏湘如

出版社:大塊文化
出版日期:20111021

催眠,是眾多精神醫學中最具神秘色彩的一種療法,由於傳播媒體的推波助瀾,更引起一般人對催眠的誤解,而認為其是危險、難以掌握的,甚至欠缺科學實證,這 同時也是心理學研究者所必須面對的困境和原罪,就因為人類心靈的浩瀚無垠,又要兼顧每人的基本人權,在不違反倫理議題之餘,要大膽假設,設計不易危害個人 意志的實驗,挑戰了無數學者的道德兩難與學術精神,要嘛甘冒爭議,要嘛綁手綁腳,即使兩全其美,也可能結果不如預期,一切歸零。但是,這些不過是最基本的 難題,真正最令人質疑的侷限是,以「人」去研究「人」,要如何摒除情感、思想間細微幽暗的化學作用,減少情感轉移、病態依附的關係,就算小心翼翼,也難以 避免。

〈催眠〉是非典型的犯罪小說,有變態且超乎想像的犯案手法,有挑戰人性極限的兇手,有對真相執著、鍥而不捨的警探,有高潮迭起、峰迴路轉的伏筆和轉折,又 依文本主題新增一位在自我與專業掙扎的催眠師艾瑞克。作者試圖揭露治療師的家庭與工作的面貌,並將其揉合入追兇解謎的架構之中,讓原該是協助辦案的醫療人 員,因著十年前催眠團體的崩解,導致此時一連串撲錯迷離、深陷兒子遭綁危機的險境。我們可以看到催眠治療師並非超然如醫療儀器般,客觀且毫無失誤的針對個 案進行精確的對症下藥,相反的,治療師與個案像是同遊潛意識之海的夥伴,他們一同突破心防,探索人類心靈壓抑、不為己知的光與影。在團體治療的過程中,艾 瑞克的專業用於對案主催眠自述情境的分析,將童年記憶或曾經歷過的創傷浮現在意識層面,在催眠過程賦予撫平傷口的能量與契機。

不過,他有屬於自己的人生課題需要克服,他對妻子不忠,造成彼此的心結;患有血友病的兒子正度過艱困的青春期;多年前的治療紛擾,使他墮入無止境的自我質 疑。真實與謊言的界線不再那麼明確,自催眠過程所蒐集的線索,成為纏繞心中的無形枷鎖,本以為直達個案內心的柳暗花明,只是自以為是的鏡花水月。1990 年代,「壓抑記憶」的風暴席捲美國,「性侵疑雲」困擾了無數原本平靜的家庭,經由治療師不成熟的誘導,讓受害者創造出與事實完美不同的記憶,這也是艾瑞克 之所以受到指責抨擊的背景。人的記憶本來就不可靠,更遑論藉由更不可靠的玄學祕術,所招喚的逝者幽魂。

在風暴之後,他接著面臨研究經費的刪減、新聞民粹式的操控,他是一隻在催眠領域裡折翼的孤鳥,沒有人雪中送炭,只有落井下石,於是他立下了不再實行催眠的 誓言,直到一起滅門慘案,他被迫挺身和過去對抗,一如透過他的暗示和引導,案主必得直視過去的幻影,化為具體的對手,揮動寶劍斬除亂麻。「過去沒有死,它甚至沒有過去」,艾瑞克對福克納這句諺語的詮釋,正恰如其分的呈現了全書的意旨:「每件發生過的小事,都會一輩子與這個人共存」, 每一段刻意遺忘的未竟事務或傷痛,都會在心上結疤,催眠或一切心理治療所做的皆是帶領個案直視傷口,勇敢接受消毒療癒,或許疤痕不會消逝,至少沒有擴大感 染的危險。經由催眠所喚醒的記憶無論真假,都是案主的一部份,都是可被詮釋可被理解的,各式心理療法不啻是探索幽微心靈的祕徑或小路,過程中所採錄的蛛絲 馬跡絕非主角,主角一直是眼前的案主。

艾瑞克對自己催眠療效的自信來自與案主的真實接觸,而非薄弱的催眠囈語。或許現實的催眠並未如書中描繪般的奇妙,能夠穿透虛構抵達真相,可是當你跟隨催眠 師輕柔的指令,躺在躺椅上,放鬆身心,閉上雙眼,與過去時空的自己對話,逝去的分秒也是構成今日之我的一部份,那人滿身流血流膿,正等著此刻有力量的自 己,輕撫傷口,忍痛醫治,你才能真正睜開心眼,穿破所有虛妄,掙脫那埋藏許久的桎梏。過去就讓它過去,在我們承認它之後。


x917999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476265



他的國
 
作者:韓寒
繪者:恩佐
出版社:印刻
出版日期:20100730

你一直在追尋專屬於你的國度,在那裡你是唯一的國王,所有人都必須臣服於你,那是一個萬事萬物都繞著你轉的美好天堂,然而直到你遇見她,方知她才是這世界 的中心,熱切繞著值得你追求、你去愛的她轉,感覺也還不錯。從此你的人生有了方向,你不再自滿的四處溜躂,納悶為什麼自己如此沒有存在感,沒有人在乎,沒 有人把你放在心裡,你徬徨的如一縷幽魂,輕輕一吹就能讓你消滅了蹤跡,當她出現時,你會知道生命開始有了重量,你只要往她所散發的光亮前行,那該會是幸福 的所在,你安身立命之所,因為那裡有她,你的國有她就是最強盛的國,你會挺身捍衛,與她相廝相守,你得小心翼翼呵護這道難得的光芒,因她不只照亮前方的道 路,也照亮了你的未來。

他是左小龍,是韓寒另一筆下的人物,他宛如浪子,心緒總是漂泊無依,即便他身處在「進步」的亭林鎮,他的眼界、他的雄心總停留在遠處不知名尚在萌芽的遠 方,畢竟這樣平凡過日子,實在很不稱頭,守著幾乎荒蕪的雕刻園,不如騎著他的西風皇后號,在濃霧中放膽前進,在狂飆的速度中看不清前路,也算小小的冒險。 在這不長不短的旅途中,他遇見了兩個女人,一個是對他死心蹋地的泥巴,她能愛上一無是處的他,驗證了愛情果真是個奇蹟,她喜歡坐在後座,跟隨摯愛疾駛的快 感;另一是對他看不出有任何心意的黃瑩,她是眾男人心目中的女神,只想褻玩不想遠觀,她讓人人假裝有機會,根本沒把握。小龍犯下了全天下男人很可能犯的錯:對 愛他的不懂珍惜,對不愛他的抱持美好遐想。

就因為左小龍是這樣一個癡情而又自以為是的情場浪子,才映襯出亭林鎮或者整個中國的荒謬與失常。那裡有汙染嚴重飄落的粉塵,有愛講排比句滿腦子只想發展賺 錢的長官,有突然放大變異的巨大生物,有為了吸引遊客創辦的「波波杯文藝大賽」,日以繼夜與反常為伍,感官漸次麻痺,正常的界線越來越模糊到不可判別,可 悲的是連選擇清醒冷眼的機會都沒有,因為早已失去了比較的基準,那些怪誕離奇的,融入亭林鎮本身,化為經濟口號,成為集體癲狂的依憑。每個人都想走出自己 的路,卻又害怕這路上只有自己一人,於是我們極力尋求可以跟隨的標的或楷模,像是迷航船隻跟著燈塔指引般,只要尋得便義無反顧、無怨無悔,從沒人靜下心來 思索,會不會一開始就是錯誤,好似泥巴愛錯了人,左小龍上錯了樓。

韓寒延續一貫的腥辣,遊走在安全範圍內譏諷那些無良無知的幹部,甚或是國家的領導,也為那些失去正常判斷能力的黎民百姓感到可憐可悲,當劇變悄悄來襲,從 上到下無人可以準確應變,反而任赤裸裸的人性帶著大家一同沉淪。該負責任的只出嘴巴不做事,或是做錯事;不該負責任的被推到前線送死,或是渾然不覺,渾然 忘我。大局持續惡化,直到不能再壞為止,人人自滿於危機解除,一切都能重來,還能一錯再錯。這是一個看似光明實際上一片黑暗的時代,即使有光,也無法照亮 未來方向,跟著虛幻燈光瞎忙亂走的前進,與在暗室中摸黑掙扎無異。

就算你在大霧間開著摩托車飛馳找死,總有光芒將你引導到清澈的地方」, 哪怕時局再如何惡劣,韓寒終究還是心軟了,他讓幾近一無所有的左小龍,踏上追尋光亮的旅程,繞了一大圈,就算他不那麼確定泥巴是不是他生命中的光,至少她 已在他心中留下了一縷光影,勾引著他,搔動著他,讓他真正步出亭林鎮。只要她是你世界的光,她會讓你看到這世界的樣貌,無論是何風景,總有她一路相伴,你 們相互跟隨,你跟著她的亮光,她安坐在後座,就這樣穩穩的朝前方行。「在瘋狂的世界裡,有個女孩可以安靜地隨你而去,是多麼幸運的事」,這或許也是每個男孩都該知道的事。


x917999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507268



馬克斯之山
 
作者:高村薰
原文作者:TAKAMURA Kaoru
譯者:劉子倩

出版社:獨步文化
出版日期:20110605

目前引進台灣的日本警察小說作家最廣為人知的,是以寫出〈臨場〉、〈顏〉、〈半自白〉等描繪警察個人與組織拉鋸的短篇作品、且多次改編成電視、電影文本的 橫山秀夫,其言簡意賅、揭露小我被繁複且不合理的組織權威壓迫的無奈,以及在夾縫中生存,奮力尋得一絲尊嚴的悲壯,在短小精悍的篇幅中,呈現了封閉組織男 性的獨特面貌。而高村薰,身為女性作家,卻以另一種形式,補足橫山短篇之外的波瀾壯闊,開闢出警察小說的另一種風貌。

既然定位在「警察小說」,亦即內容以警察為主體,聚焦在犯罪偵查與其獨特職場文化和氛圍,對謎底本身或不斷翻轉的真相,則不似本格推理那樣費心鋪陳。相對 來說,既然結局不會令人意外,過程則必須讓讀者不忍釋卷,像是一場緊湊的警匪追逐,或是一則扒糞報導,揭露警方辦案不為人知的秘辛或矛盾,有時則如同一幅 蘊藏豐厚情感的人物側寫,寫獨自堅持在緝兇路途的寂寥,寫為了工作犧牲奉獻卻孑然一身的惆悵,寫夾在層層堆疊、莫測高深的權力結構中的無奈。無論是倉石義 男,或是合田雄一郎,他們都在崗位上與犯罪肉搏,然而在夜深人靜時分,也有屬於自己的浪漫與辛酸。

橫山與高村約在同時期出道,橫山於1990年以〈羅蘋計畫〉榮獲第九屆三得利推理小說大賞,高村則於1989年以〈李維拉〉入圍第二屆日本推理懸疑小說大 獎決選,前者文字精簡,後者則強調鉅細靡遺的細節刻畫,尤其〈馬克斯之山〉厚達五百多頁,將警方偵辦過程的奔波勞苦,與內部的權力拉扯,仿若紀錄片鏡頭 般,不厭其煩在讀者眼前上演。我們必須耐著性子,嘗試進入兇嫌如意識流飄忽不定的思緒,同時穿過主角合田的苦悶與執著,在眾多文字堆砌中,爬梳出山的輪 廓,當一起起兇案發生,「某些傢伙」逐漸現形,藏也藏不住。於是和合田一樣,越來越搞不清楚,兇殘無良的是冷血殺人犯水澤裕之,還是那些躲在大飯店、在背 後以殺戮掩飾罪行的「馬克斯」?

對許多人來說,組織就像座大山,我們不是為了征服它而全副裝備、奮力攀爬,而是在攀爬的過程中,對組織的高聳、難以跨越而心服,每當有了小看它的妄想,就 會忙不迭來場風雪,澆熄熱情的火苗,孔子所謂「登泰山而小天下」大抵如是,之所以有小天下的雄心,也是因為立足在泰山之巔,對於讓自己茁壯的山峰,必須敬 畏而不要試圖超越。那座名之為「組織」的山,橫亙在每個人的心中,時而如五指山壓著孫行者,縱使有七十二變,也逃不過千年的詛咒;時而如喜馬拉雅山,是一 道無法穿越的疆界;時而如書中的南阿爾卑斯山,是水澤三年一期的夢靨,是他望見富士山的依靠。

一邊是以暴力為手段,向遺棄他的世界復仇的「馬克斯」水澤,一邊是分別登上各項權勢頂峰的「馬克斯」登山團,那座受風雪覆蓋的山峰,成為他們共同的秘密與 犯罪的原點,那一身的罪孽,因山而起,也終於那山,高村以超過法律追溯年限的案件,緊緊串起「馬克斯」們的命運,同時讓合田這位非典型警察,在與組織的衝 撞、屈服中,釐清刻意掩藏的真相。原來萬事萬物並非依照固有的道德理性而發展,往往受到更多龐大且恣意的威權所擺弄,它們暗藏在各階層各角落,以各式各樣 不甚合理的方式阻撓打擊,我們會漸漸懷疑,那些執著與堅持,好似愚公想移橫在家門的那座山,一切都將徒勞,且勢必渾身是傷滿身腥。

然而你我不必狂妄去移動一座山,至少也該具備登山的勇氣,當站在山巔之際,我們會看到另一座山,只要不放棄攀登的力氣,終將一座又一座,有高峰有深谷,在 起落中跨越了舊有的侷限,那些小小阻礙,不過是人生的一片風景。與其浪費畢生精力去移動一座無法撼動的山,不如邁開步伐,征服一座又一座的山,看遍美好風 情。當水澤最後看到「浮現天際的富士山」,是否會心生後悔,不該困守在腳下這座南阿爾卑斯?


x917999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519931



怪物
 
FRANKENSTEIN’S MONSTER
 
作者:蘇姍.黑波爾.歐姬芙
原文作者:Susan Heyboer O’Keefe
譯者:蕭寶森

出版社:小異出版
出版日期:20110926

你異於常人的身高,醜惡的外表,你是徒有呼吸的行屍走肉,沒有人知道在由動物與人類屍塊拼湊成的肉體包覆下,是隱含著野獸的嗜血或是人類的邪惡,或許你的 靈魂無法歸類,非人非獸,僅是孤獨的存在,你是以「科學怪人」為名的怪物,最早是在1816年夏天,瑪麗與詩人丈夫雪萊、拜倫的鬼故事競賽中成形,你被視 為科幻小說最初的主角,是後世眾多文本中怪物的原型:非人卻渴望當一個活生生的人,就像童話中的小木偶一般,然而真正可怖的往往是人類,是人心。

你的創造者、如父親般的法蘭根斯坦僭越了上帝的職權,最終遭到你無情的背叛與吞噬,原作停留在他死後,你縱身躍入大海,消逝在黑暗中,蘇姍則接著將故事說 完,並且讓你自己用筆記下之後的種種,你不再是無情無愛的怪物,而是有思想情感的血肉之軀,你不過是被困在醜陋肉體中的孤單靈魂,你渴望愛,但從來不知道 愛的滋味。偏執到陷入瘋狂的華頓船長繼承了你父的遺志,誓言將你毀滅否則絕不罷休,他是你「變人」路上最大的阻礙,當你自以為可以感受到被愛與愛人的甜蜜 與苦澀,他就像陰魂不散的惡鬼,硬生生用死亡奪走你的一切,同時增加你對人類的憎惡,更計畫著要給華頓椎心刺骨的復仇,直到你遇見了那位刁鑽古怪的可人兒 莉莉。

她是華頓的外甥女,原本是你完美復仇計畫的犧牲者,不過她是如此與眾不同,不因外表而嫌棄你,你們相互折磨,卻也有著複雜難解的情感,她賜予你完整的姓 名,是你幻化為人的第一步,而她對你的若即若離,讓你無法捉摸,時而令你魂牽夢縈,時而令你恨不得立刻捏碎她的頸骨。你要她走,她偏偏要固執隨行,「這樣我們兩個人都不會孤單」, 她簡單回應你的疑惑,兩個孤單的靈魂,無視人與非人的界線,各自背負著難以對他人言說的痛楚,不被了解、不被接納,你們是互舔傷口的幼獸,但又忍不住彼此 傷害。這是你「變人」歷程中最不可或缺的,她會是你生命中最特別的緣分,她帶給你最美好難忘的回憶,也帶給你巨大到難以復原的遺憾,她讓你真正成為了一個 人,她讓你看到自己美善的那一面。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你,靠著人們的嫉妒、怨恨、貪嗔與痴慾來餵養你,當你日益龐大,是無法忍受的存在時,就會有人化身法蘭根斯坦或是華頓,無情對你展開追殺,「神就照著自己的形象造人」,我們則照著自己的形象創造你,原先盼望你能超越生死,沒想到卻只是在譏諷人類的缺陷,缺陷則讓我們分出彼此,被歧視、被排擠,你就越顯強大。畢竟我們都想擺脫這座孤島,想要有朋友,讓心有個依靠,不再寂寞孤單。

一個人經常會變成他在別人心目中所扮演的那個角色」,曾經 你自以為他人都將你當作駭人怪物,於是你必得衷心投入這個身份,齜牙裂嘴,視人命如草芥,然而當你遇到她,你會知道是該改變的時候,或者應該說,她喚醒了 你靈魂中那原屬於人類的部份,有愛有恨,有希望有失落,當你察覺到自己的情緒與情感,你才有機會去理解他人的感受,去看到原來你不是孤單一個人,你其實也 和他們一樣,會哭會笑渴望愛,你不是怪物,你是華頓,因為他在你身上看到那個不容於社會的自己,才一心一意要置你於死地;你是讀者,你不過是映照出我們曾 經有的孤獨,呈現出那些曾被排拒在外的心碎和惱怒,流露出那些被深深壓抑的不堪與挫折。你是你自己,你不是一個人。


x917999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507026



我們最幸福:北韓人民的真實生活
 
Nothing to Envy: Ordinary Lives in North Korea
 
作者:芭芭拉.德米克
原文作者:Barbara Demick
譯者:黃煜文

出版社:麥田
出版日期:20110605

美蘭與俊相一同在黑夜中散步,天空清澈只有點點繁星陪伴,四周幾乎沒有任何光線,連影子都沒有存在的可能,這是沒有光害的地方,天地間彷彿只剩她們兩人, 散步聊天,保守的傳統讓她們交往三年才牽手,六年才親吻,那是他的唇在她臉頰上輕輕一點的佇足,彼此相愛,卻不敢談論未來。身為敵國戰俘女兒的美蘭,很難 和韓裔日本人後代的俊相相匹配,注定沒有結局的愛情,在最封閉的國度裡滋生萌發,這裡是什麼都沒有的北韓,然而愛情還在,只是沒有機會邁向美好將來。

芭芭拉德米克以她詳實而引人入勝的文筆,以六位「脫北者」(自北韓脫逃的人)的口述訪談,揭露向來籠罩層層神秘面紗的「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的真實 面貌,與隱藏在刻意浮誇宣傳背後的斑斑血淚。一如許多以「民主」為名的獨裁政權,人民只會出現在國名,從來不會被主政者放在心上一樣,北韓是21世紀僅存 少數徹底貫徹共產主義的國家之一,歷經前蘇聯解體、東西德統一、中華人民共和國向資本主義靠攏,金正日仍穩穩掌控著2400萬人口,屹立不搖,甚至已經安 排三男金正恩接班,企圖延續自金日成以降的家族政權。

北韓是衛星空照圖上,少數到夜晚只有少數光點的地區,和非洲等落後國家相似,那裡電力缺乏,連帶使得各項產業停擺,導致人民陷入飢餓的泥淖中。而這樣一個 腐敗國家還能度過21世紀的大門,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自小即灌輸的造神洗腦運動,金日成父子的地位儼然與上帝、耶穌無異,將儒教思想、基督教信仰與朝鮮古老 傳說融為一體,再加上共產主義特有的情報監控體系,哪怕啃樹皮、無家可歸,快要活生生餓死,都是「苦難的行軍」的革命精神,必須堅持到底,抵抗美帝與資本主義的毒害,堅定對領袖的崇信。如果你心有不滿,也不能明白表現出來,連面對親密的家人或熟識的鄰人都不能鬆懈,因為你隨時有被檢舉的危險,將連累你的家人愛人,並喪送前程或生命。

這是一個說謊說到了極限就被視作真實的虛幻國家,他們生活在謊言之中,甘願奉送絕大部分的資源,讓金氏父子過著靡爛奢華的日子,自己和親友每日與死神、飢 餓搏鬥,光是活下來就是最艱鉅的挑戰,更遑論其他關於美好生活的想像。他們被刻意與外界隔絕,唱著「我們最幸福」的宣傳歌謠,外界也無法真正看透表象內的 實體,巢沒有覆亡,卻也沒有完卵,連保護人民的功用都失去了。歐巴馬在與李明博會面後的記者會暗示,北韓百姓在長期壓迫之下,沒有人能預料到如此國家何時 會突然崩潰,明顯看衰金正日政府。可悲的是,任憑大多數當地人民在經過九O年代的大飢荒之後,過著找野草覓食的苦難生活,仍看不到絲毫崩解的跡象。面對金 正日政權,只能詛咒,別無他法。

當地人民的選擇不多,要嘛等死,要嘛等待金正日垮台的那天,不然就只能逃,對脫北者而言,就算狠下心來拋棄親人,遠赴他鄉,也比眼睜睜看著死亡將自己帶走 好。當然並不是每一個逃到南韓或中國的人,就此過著幸福快樂的生活,昔日回憶永難忘懷,那些被留下帶不走的,成為心中一個巨大無比的痛,只要一想起就會撕 心裂肺,而被國家背叛的傷痛則無法撫平。但是日子總是要過,就這樣帶著兀自淌著血的創傷,努力適應新環境,活出另一段嶄新的人生,或許就是每一位脫北者的 寫照。

美蘭與俊相最終都來到了南韓,背棄了從小遵奉的國家至上理念。真正的悲哀是,本以為坦誠無欺的兩人,其實都各自隱瞞了相同的秘密,那是對極權主義政府的質 疑,我們不是最幸福,而是最可悲的,不過這些話連相知相惜的另一半都無法言說,只能隱藏在心裡,只有在突然失去對方消息後才幡然醒悟,原來她想的和我一 樣,只是她沒有說。當他們在南韓重聚時,曾經擁有的甜蜜記憶,如雲煙維持不了多久就飄散了。就讓那無數個在黑暗中並肩漫步的純粹,隨著金氏父子所構築的主 體經濟美夢,那是空有國家外殼、連提供人民溫飽的功能都缺乏的惡夢一併消退吧,現實,才是唯一可牢牢掌握的幸福。


x917999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522548


耐心之石
 
Syngue sabour, Pierre de patience
 
作者:阿提克.拉希米
原文作者:Atiq Rahimi
譯者:梁若瑜
出版社:皇冠
出版日期:2011年10月24日


 


妳一直在尋找一顆傳說中的石頭,是躺在聖城麥加克爾白聖殿受人膜拜親吻撫摸的黑石,最早可以追溯到亞當和哈娃(夏娃)的時代,當時石頭還是純白的,因為沾 染了人世的罪惡而漸漸變黑,後來在中世紀時曾毀損碎裂。可能是有太多朝聖者向它陳述一身的罪孽,每個人都渴望救贖,就讓偉大的聖石來承受,於是憂傷的石頭 承受不住而爆裂吧,一如身處戰亂之地阿富汗的妳,一名平凡的妻子,在封閉的國度,女人是沒有自由的,妳無法盡情說出想說的話,妳不能自在的做妳自己,只能 做出合乎古蘭經要求的舉止,妳是丈夫的附屬品,洩欲的載體,傳宗接代的工具,即使妳有血有肉,有情有欲,妳都不能言語,不可外顯,妳天生是緘默如石的女 人,妳以為。

直到一場荒謬的意外,子彈射穿丈夫的脖子,讓他癱瘓在床,換他不能言語,不得動彈,妳居然才開始發覺出真正的自己。原來妳從不是顆石頭,也不該是顆石頭, 妳值得被在乎,值得被注意,妳有權力做妳自己,只是從來沒人允許你,告訴妳說妳可以。丈夫對妳來說,本是像天一樣的存在,是為聖戰冒著生命危險的英雄,他 能讓妳花三年等待,只為遲來卻也必要的新婚之夜,然而其實妳是對他有許多失望和憤恨,妳的無心之過,會讓他狠狠毆打妳,妳不能還手,只得默默承受,暴力過 後,他仍是妳最心愛的丈夫。

阿提克兼具導演與作家身分,使得本書充滿濃濃戲劇元素,每一幕的情節轉換,都像舞台劇的換幕,充滿視覺與藝術的優雅與流暢,尤其妻子對無言丈夫的獨白,讓 積聚多年的情感滿溢全場,沉默使人憂鬱,瞬間的解放讓人無所適從,陷於狂亂。隨著深埋心中的字字句句脫口而出,她見識了另一個自己,那個不該存在於世上的 自己,她想要抹殺,回歸聖典與圭臬的教誨,卻也深深感受到解放過後的暢快與改變,種種被壓抑的、被刻意遺忘的,一直都在,她得以藉由口說而坦然面對,進而 從中獲得原諒的力量,先有面對的機會,才有處理的可能。

在歷經戰亂而殘破的屋子,只有妳和他,屋外是隆隆作響的砲聲與槍聲,屋內是一具不言不語、在絕望中等待奇蹟的活死人,他曾是如此暴捩,此刻卻僅存氣若游絲 的呼吸。如果不是那顆子彈,他不會乖乖躺在妳面前,靜靜聆聽妳的心聲,無論妳的發言多麼駭世驚俗,他都能包容妳,用他幾乎不存在的呼吸聲,鼓舞妳繼續說, 於是妳想起生命中那些愉快的、羞於啟齒的、早該遺忘的、不容於世的,每一句隻字片語,都是妳的一部份。祖母耳提面命:「妳的人生會告訴妳答案。但不論妳發現什麼,都千萬別告訴別人」。其實人生是怎麼模樣,往往跟說什麼話無關,而是跟做了什麼有關。當妳不再為自己說什麼,也就漸漸不再為自己做什麼。

於是妳現在要努力說,對那個最該傾聽但以暴力相向的他述說,妳的歡愉,妳的苦悶,那些原該擁有卻一去不復返的人生。妳不禁心想,如果這些話語他能真正聽見 多好,他若是個溫柔丈夫,會輕輕給妳擁抱,給妳一個微笑,陪妳流淚,任妳宣洩怒氣,妳們會相互溝通,妳說他聽,他說妳聽,妳們是彼此的傾聽者,是帶給對方 生命奇蹟的「耐心之石」,那才是妳一直在尋找的。至於現在,妳不過是在絕望中掙扎,探尋不堪的救贖碎片,畢竟妳的心,早就如同麥加那塊黑石,碎裂一地,再也無法復原了。


x917999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505516



鬼太郎之妻:最平凡卻又最溫暖的故事
 
作者:武良布枝
譯者:陳佩君
出版社:新雨
出版日期:20110515

妳以為最偉大的愛情總該轟轟烈烈,非得愛到死去活來方能罷休,妳無法想像平淡如白開水般的愛情,如何澆灌兩人愛苗初生的戀情,直到妳和1961年的布枝在 書頁上相遇,聽到她在婚禮上與鄰座的丈夫水木茂左手義肢肩並著肩,所擦撞出的「喀嚓」聲,看著她遠離故鄉安來,展開一段遠比想像中艱辛貧困的生活,那是就 算吃著100元「快腐爛的香蕉」還津津有味的婚姻,貧賤夫妻百事哀,布枝只是陪伴在阿茂身邊,不離不棄,默默支撐著在夜晚趕稿的老公背影,深深受到其所散發的光環而感動,再怎麼困苦也要咬緊牙關活下去,水木對創作的熱情,象徵著他對喜愛事物的執著,也是他對家庭的責任。

水木茂,1922年生,以〈鬼太郎〉漫畫系列聞名,並有「妖怪博士」的稱號,本書即是小他十歲的妻子布枝所寫的自傳,細膩描繪出大師在尚未出名前的坎坷血 淚,以及成名後所帶來的改變,2010年改編為156集的晨間連續劇,捧紅飾演主角的向井理和松下奈緒,同年電影版上映,由宮藤官九郎、吹石一惠主演。日 劇版添加許多書中情節,並且將真實存在的人名、出版社名稱均做修改,同時只改編到1986年水木製作公司20週年感恩酒會止。〈鬼太郎〉的日本原名為〈咯 咯咯的鬼太郎〉,「咯咯咯」是妖怪笑聲的狀聲詞,榮獲2010年的流行語大獎,日劇受歡迎的程度可見一斑。

這一路上布枝始終愛相隨,滿足於傳統女性所嚮往的平凡幸福。她只做一件事,相信她的丈夫,極盡所能的忍受像是窮神附身的慘澹人生,即便水木早期受出租漫畫 沒落而吃盡苦頭,過著需要典當和服換取奶粉的苦日子,甚至稅務省官員來家中查稅,在丟出一疊三公分的當舖單據後,也只能知難而退;即便後來水木作品在講談 社〈少年MAGAZINE〉連載進而廣受歡迎、苦盡甘來,她「總是直愣愣地站在那裡」,忠心扮演好賢內助的角色。最單純的往往最具動人力量,布枝自幼時在故鄉寧靜悠哉的回憶開始,平鋪直敘的呈現出她這一路跟隨丈夫的心志。水木茂在漫畫崗位上拼命奮戰,而布枝則是困頓的日常中,更加堅定她對丈夫和家庭的心意。

專注於喜愛的事物就好,要努力地實踐自己喜歡的事物。」水 木茂對妖怪漫畫的熱愛,是如此一心一意,才能撐過紙話劇、出租漫畫風雨飄搖的歲月,創作的道路本來就是孤獨的,何況面對自己的心血結晶不被認同、被視如敝 屣,他依然以僅存的右手,吃力的持續作畫。儘管布枝將環境改善的功勞全部歸於丈夫的努力,然而妳相信在水木茂的心裡,絕對是對如此溫柔善良的妻子滿懷感激 的。因為在這個世界上,只有她能夠包容他的怪癖和脾氣,在黯淡的燈光下幫忙畫點描框,在手頭拮据的日子,還一同投入奢侈的艦隊模型製作,更不用說一起忍受 飢餓,照顧兩位可愛的女兒。他是愛她的,原先為自己作畫,漸漸的還加上為了布枝,為了這個家。

人生並非取決於最初的起跑點,而是應該如何活出自己所選擇的人生」,布枝在29歲那年,選擇跟東京的窮酸漫畫家結婚,也許和當初想像的美好有些不小的差距,眼前的丈夫不是最好的,卻可以是最適合的,她極力配合著另一個人的人生,投入配角的戲份,中規中矩,沒有絲毫逾矩,沒想到最偉大的大都出於最平凡的。妳很喜歡本書的副標「只要結局圓滿,就是幸福的人生」,妳望著她們在最後一頁的合照,想起〈詩經〉的名句「執子之手,與子偕老」。最偉大的愛情,就是一起慢慢變老,在這愛情氾濫的年代,竟是這般難能可貴,持續且單純的愛一個人,卻是這麼難。


x917999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520657



絕命狂奔
 
RUN FOR YOUR LIFE
 
作者:詹姆斯.派特森、麥克.萊德維奇
原文作者:James PattersonMichael Ledwidge
譯者:周沛郁

出版社:馥林文化
出版日期:20111003

他在暗夜裡奔跑,試著想像是在參加一場距離遙遠的馬拉松,四周都沒有人,就算有人也視若無睹,沒有人有資格或有能力阻擋他,街景快速自身旁溜過,享受這般 的快意與速度,像是一陣風,那該是伴隨槍林彈雨的和煦春風,灑落在無知人們的心中,他要改造這個墮落不堪的世界,那些狂妄可悲的生命,終將消逝,他在冷冷 注視著他們,他們必得承受他冷冽的視線,他站在與神無異的角度睥睨這愚蠢的一切,他是「老師」,要用暴力和鮮血來一場舉世教學,「世界是他的學生」,他決心要用最絢麗的教法,迫使每一個惹人厭、自以為是的行屍走肉,深刻了解到一言一行總該付出代價。

自從你的愛妻梅芙罹癌、永遠離去之後,原有的日常幾乎也跟著一同消失,僅存十個容易失控、領養來的小孩,讓你的生活更加難以控制,卻只有不離不棄的褓母瑪 麗幫你分憂解勞。你是警探麥克班奈特,你的心裡總缺了一個大洞,那是沒有人可以填滿的空洞,即便你逮捕再多惡人,你的悲傷還是無處宣洩,你是如此孤單而 又無助,這時猖狂的「老師」點燃你心中的怒火,你必須暫時拋下心痛,挺身與之對抗。當「老師」超出你的預期,甚至逐步侵入你的堡壘,那個雖然脆弱卻也充滿 回憶的家屋,你知道自己其實還擁有很多,那是絕對不可再失去的。你必須及時阻止這堂瘋狂的課,隨著死亡人數不斷增加,下課的鐘聲就該讓你敲響。

詹姆斯派特森儼然是美國動作小說的頂尖佼佼者,其極具畫面感的敘事風格,以及流暢的場景轉換,幽默風趣的台詞,讓讀者不僅一頁翻過一頁,不忍錯過下一頁 的情節,更令人讚嘆的是,在緊湊到快透不過氣時,還能讓麥克的孩子們天真無邪的童真話語,流露出扣人心弦的親情,以及他對亡妻的思念與不捨。我們可以在每 一個他與「老師」鬥智鬥力的間隙中,被他的巨大孤單所撼動著。「生命就是這一回事。有些東西絕不會被奪走。例如和家人、你愛的人共度的時光」,他捨不得梅芙的身影,在生死關頭的當下,她是唯一的依靠,對她的思念是他活下去的動力,他將用一生來記憶她,只要他不忘,她就還活在他心中。相對於麥克的情感羈絆,「老師」計畫性的殺戮,則是另一種極端的形式。

咳咳,他清了下喉嚨,要讓全人類認識他,都豎起耳朵聆聽他的教誨,他喜歡看人們手足無措,他喜歡看人們面臨死亡的可笑恐懼,然而你很清楚他不夠格當老師, 因為他沒有從愛的課堂裡結業,他體會不到什麼才是真摯的愛,就像梅芙之於你,是上天注定的緣分,即便生死兩隔,你仍感受到她的陪伴。像他這樣的一個愛的絕 緣體,只能不停狂奔,看似躲避愛的追擊,實際上卻渴望被愛。如果他有美好的回憶可供回味,或許他會寧願停靠在某棵樹下,細細品嚐思念的甜蜜和苦澀。

但是,此刻的你,不會再給他機會了,面對犯罪,你只有冷血以對。於是你邁開步伐,為愛,狂奔。


x917999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500370



喚魔者.  黑曜石的印記
喚魔者.ⅠⅠ焚屋巷的魔法
 
The Demon’s Lexicon
The Demon’s Covenant
 
作者:莎拉.瑞絲.布列南
原文作者:Sarah Rees Brennan
譯者:楊佳蓉

出版社:皇冠
出版日期:20110328
出版日期:20111017

作為一位奇幻小說作者,必須耐心捕捉一閃即逝的白日夢境,或是在深夜裡壓迫你心神,使妳難以入眠的惡夢,鉅細靡遺架構出充斥魔法、超現實的奇想世界,一切 要超乎想像而又要合乎邏輯,妳的權力最接近神,每一部作品,就像是創造出一個新世界,妳是唯一的神,首要對抗的是坊間早已氾濫成災的類似文本,畢竟人類的 本質是作夢,奇幻小說更是最直接且豐富的載體,妳要拋開霍格華茲,踏上魔戒追尋之旅,幾乎每種設定都像是拾人牙慧,明明妳該沒有限制,沒想到輕輕一轉身卻 是動輒則咎。妳也可以參考或致敬,描繪吸血鬼與狼人的對抗,或是像暮光之城甜膩到令人生厭的真情假愛,抄襲公式只求暢銷,然而就像五月天說的「生命中有一 種絕對」,魔法也該有種純粹,妳堅持。

妳是莎拉,是〈喚魔者〉三部曲的作者,妳透過艾倫和尼克這對擁有迥異性格與乖舛命運的兄弟,展現魔法世界的另種情感,超越血緣的手足之情與親情,當然書中 仍少不了男女間的炙烈情感,彷彿只要淺嚐「狂熱之果」,就能讓感情升溫到達燃點,不過表面再強烈的激情,都比不上兩兄弟的曖昧情愫,或許這就是妳在奇幻故 事的另闢蹊徑,在原該熱血激昂的兄弟情,偷渡輕微的BL(Boy's Love)向,滿足少女們的遐想,他們互相在乎,而又願意為對方犧牲,甚至還會吃對方的醋,打情罵俏更是在所難免,卻又在少男們快要被萌瞎的千鈞一髮之 際,插入緊張刺激的魔法大戰,或安排性感的梅或辛登場,跳一場迷惑人心的惡魔之舞。

〈喚魔者〉所建構的魔法世界規模約略介於〈哈利波特〉和〈暮光之城〉中間,人類必須向渴望涉足人間的惡魔進行交易,方能獲得一絲魔力,而能有效操控惡魔的 魔法師,則各成陣營各據一方,爾虞我詐。你儂我儂的天涯兩兄弟,和苦情兩姊弟梅和詹米,兩對手足因各自的際遇,帶出宏大的世界觀,從因愛而挺身對抗邪惡勢 力開始,到挖掘出乎常理的身世,也許這是身為奇幻小說主角的原罪,明明只是想要平凡過日子,但只能任憑作者的捉弄,不是成為各方勢力爭奪的對象,就是背負 著沉重且哀傷的身世。現實常常難以忍受,遠比奇幻小說情節還來得曲折離奇,作為一位奇幻小說作者,妳很清楚知道,妳的作品之所以純粹,主要是除了極具聲光 效果的打鬥場景,還承載了讀者的情感投射。

因為魔法,一切都有可能。就在真真假假的氛圍裡,我們身處其中,深深著迷且迷亂,愛不必然真切,而帶著模糊不清的觀點,看遍這春光乍現的樂園,或許當黎明 初升,那些深愛的,憤恨的,都歸於平淡,就像每一場喚魔之舞過後,仍舊必須一邊撫拭著傷痕,一邊挺身往最艱險的路前進。奇幻之必要,就在當我們起身之前, 可以看到另一種可能,另一種形式,不必然囿於此刻的不堪,不必然面對真實的自己,一如仙度瑞拉在午夜來臨前能夠盡情展現最美的自己。

作為一位奇幻小說讀者,你很可能一開始就因兩兄弟詭異的牽絆,以為誤入BL的神祕殿堂,但是隨著作者精心安排的梗,錯綜交織,你會讀到不同於市面上的奇幻作品,從惡魔的印記到焚屋巷,你將體會到魔法的純粹,只要你持續的踏入,你會知道最初不過是這神奇魔法的一小部份。


x917999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516373




不忘
 
My Name Is Memory
 
作者:安娜.布蕾雪絲
原文作者:Ann Brashares
譯者:施清真

出版社:大塊文化
出版日期:20110901

你不相信一見鍾情,在你開啟這一生的漂泊與命運之前,你很清楚誰才是你一生所追尋的,誰才是你每一生每一世的歸宿,對她的深深愛戀,是你墮入輪迴的唯一理由,只有她,才能讓你忍受一個又一個無法預期的人生,即使你背負著上千年的記憶,你也甘之如飴,只要她仍留存在你的腦海。跟隨生生世世的積累,你對她的思 念只有增加,沒有絲毫減損,你忘不了對她的愛,再多的轉世,都沖淡不了她的身影,哪怕在茫茫人海,你第一眼就能認出她。

妳不知道妳的前世,甚至連今生妳都沒什麼把握,每一次的人生對妳來說是嶄新的開始。妳很確定在相遇之前,妳從未見過他,卻有一股熟悉感,妳們之間隱約有條絲線牽引,但是妳不是很確定,妳以為是美麗的錯誤,妳懷疑即使與眼前的他有著千絲萬縷的牽連,他終究是個過客,而非延續幾生幾世的摯愛。面對他的追求,妳 排拒,每一字每一句都侵入骨髓,損傷他的心,然而他依然不屈不撓,像是妳們之間的故事尚未說完,還停留在逗號,那是一句未完成的句子,妳不確定是不是該由妳來完成。

有很多人渴望擁有你的記憶,你的知識不停累積,學習從不間斷,你習得多種語言,但是你的字典總是無法將你對她的愛戀,下一個明確的定義。是怎樣的命運捉弄,讓你忘不了她,早在恆久世紀之前的一場殺戮,造就這段剪不斷理還亂的緣份,你對她的虧欠,要用好幾輩子的痴戀來償還。你記得、忘不了,她卻每次都忘記。人生的艱難,不在她不愛你,而在她對你毫無記憶,你卻深深記得曾擁有的一切。愛的記憶,是最甜蜜的負荷。

對他,妳不確定是要眼睜睜錯過,還是要繼續將句子完成,畢竟沒有人知道故事的結局是美好或是荒蕪一片,如果真的有前世,一定是很強的緣份才能讓妳們相遇, 在凌亂的生生世世,在錯綜複雜的分分合合,妳發現,不論是讀完結局,或是重新說一個故事,都不是妳或他能控制的,妳以為自己是說故事的人,其實妳們是被傳 誦的對象,經由安娜的筆,寫下這個關於輪迴的愛情故事。那是現實生活中,幾乎沒有人真正遭遇的,只在神蹟,只在精神分析學派的搖椅上,只在鄉村耆老的傳 說,不過妳知道,也在妳和他之間。

你是讀者,你同樣不確定這是你的第幾個輪迴,在今生之前,或許你曾經遇見無數個女孩,可能錯過,可能結為連理,可能有著轟轟烈烈的愛恨情仇,也有可能平淡 的像一池白開水。你只知道眼前的她,值得讓你好好把握,也許你已喪失好幾百年的記憶,也許你之前好幾百年的經歷還是忘記比較好。你只希望在今生結束之前, 你或許很難不忘,至少你可以無悔,因為你可以遇到今生的摯愛,而且你並沒有錯過,那麼這一切不就值得了。

記憶,不在多,而在深刻。你願把所有的記憶,耗費在最美好的事物上。你會遺忘,因為你相信,美好的,會一個接一個。你不是丹尼爾,她也不是露西,你們只是在今生偶然迸發的兩個靈魂,擦出最耀眼的光亮。

 


不忘,不如無悔。


x917999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505285



伊甸
 
作者:近藤史惠
譯者:王蘊潔
出版社:皇冠
出版日期:20110516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座樂園,那是我之所以為我的所在,有最完整的自己,有最真實的自己,滿溢熱情與夢想,在那裡即使風雨交加,遍地荊棘,卻會莫名感到心安, 彷彿那是你存在的唯一理由,只為回歸最初被驅趕的「伊甸」。近藤史惠繼〈犧牲〉(2007)後,以白石誓為主角的續作〈伊甸〉(2010),即以舉世矚 目、散發希望與幻滅的環法賽為舞台,勾勒出自行車手們的掙扎與血淚。為贏得各大獎項,或機關算盡,或合縱連橫,或干犯禁忌,或執著堅毅朝著目標前進,「即使被打得落花流水,樂園仍然是樂園。能夠置身樂園,就是無上的幸福」。

背負前輩石尾豪的犧牲與成全,遠赴歐洲闖盪的阿誓,終於來到身為自行車手畢生夢想的殿堂,齊聚各大高手的華麗賽場,在競爭激烈、分秒必爭的賽事外,他還必 須面對選手生涯的最大危機與擔任副手職責間的兩難。全書延續前作充滿速度感的敘事風格,外則精心描繪如現場轉播般的賽程,內則生動刻畫璀璨背後的辛酸內幕 與勾心鬥角,作者儼然成為揉合推理與自行車題材的最佳舵手,不僅深入淺出介紹自行車運動的全貌,更以豐厚的人情羈絆作為牽動謎團的關鍵。

與前作相較,白石誓的角色相對淡化許多,反而藉由他的淡然,襯托出另外兩位性格相異、卻同樣為追尋樂園而向前衝刺的主角米柯與尼古拉。前者是挑戰冠軍獎 盃的老手,卻因為車隊即將解散,而成為被捨棄的對象,一路並肩奮戰的教練和戰友,一夕之間成為絆腳石,原先以為的信任頓時瓦解,唯一不離不棄的只有同樣來 自異鄉的阿誓,最令人敬佩的是,即便在這麼險峻的環境下,依然堅持到底永不放棄。後者則是潛力無窮、極具個人魅力的年輕新秀,更是出於國族情結而刻意栽培 塑造的後起之秀,或許實力不如沙場老將,不按牌理出牌,對於冠軍獎盃的執著並不下於米柯,然而在他耀眼的丰采背後,隱藏了不為人知的過往,宛如榭寄生般吸 附在寄主植物身上,盡情吸取養分,終究成就眾人喝采,只是一旦宿主接受不了現實而隕落,他也不禁跟著迷失了方向。

白石仍維持一貫的副手哲學,成功從來不必在副手,為主將抵擋風阻,甚或犧牲最好的機會,只為創造主將贏的機會。石尾的影響如影隨形,阿誓不試著擺脫,而是 一邊接受承擔,一邊走出自己的道路,形塑出自己的命運,輔助主將得勝,並不代表他沒有敵手,相反的他必須強大到足以讓主將依靠,最美好的樂園絕不可能只有 他自己,而是有值得支持的搭檔,還有實力堅強的敵手。他不只成就另一個人的冠軍路,同時也在緊張刺激的挑戰中,證明自己的能力。隨著賽事而成長的白石,自 在徜徉在由自行車所構成的美好樂園裡。

根據維基百科的敘述,環法賽是公路自由車運動中規模最大且影響最廣的賽事,每年七月舉行,為期約三週,每位選手依據特長和能力,所設定的目標都不一樣。米 柯所爭取的是總排名冠軍,亦即各分段累積時間最少,大部分想要快速成名、獲得著名車隊網羅的選手,則以擔任單站冠軍為搶奪對象。像白石擅長山地賽,就以穿 上登山王的圓點衫為滿足,而成為尼古拉一輩子陰影的白衫,是新人王的象徵,讓他引來領先車隊圍剿的黃衫,則代表截至上一賽段時間最少的榮耀,此外還有代表 衝刺王的綠衫。

由這些規則和榮耀交織而成的環法賽,不過是樂園的一處風景,即便這次達成預定目標,依然有層出不窮的挑戰等在前方。盡情發揮熱力、不斷超越的自己,是那麼快樂,如此逍遙。只緣我們都身在夢寐以求的樂園裡。

【延伸閱讀】
超越夢想的完美形式:近藤史惠《犧牲》
http://tw.myblog.yahoo.com/x9179996/article?mid=8473


x917999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519000



先忘後記人生整理術︰日本思考權威教你用「忘卻力」整理腦袋,輕鬆提高記憶力,學習、工作效率加倍!
 
作者:外山滋比古
譯者:林佩儀
出版社:平安文化
出版日期:20110926

你以為人生該是塊海綿,不斷吸收新知,壯大視野,當你踏著紙頁上的豐富知識,逐步往知識殿堂拾級而上,深深體會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之嘆。你的腦是一層層的 書櫃,不停裝填其中的書籍,直到整間書房堆滿了書,那些持續產出的知識不得不被擋在門外,你擔憂腦袋裡只裝得下陳舊的,容不下新的,你卻無能為力,因為從 小你就被教導要記得,不要忘記,於是你不敢忘,卻也讓你不能記。你像是得了知識暴食症,未經挑選、未分優劣的盡往你腦袋裡塞,經不起任何一絲攪動,舊的不 去,新的不來,即便你思考,也取不出材料,畢竟你早已迷失在層層疊疊的混亂中了。

直到外山滋比古提出「忘卻的整理學」,你才漸漸允許自己能夠遺忘。遺忘其實是記憶的一體兩面,如先呼後吸,如先消化再進食,先遺忘再記憶,先要讓腦袋清出 空間,才能容納新的知識。雖然我們難以自由掌控「遺忘力」,卻可以先從接納並擁抱遺忘的好處開始,人類的遺忘能力跟藝術一樣,藉由與記憶的交互作用,形塑 你我獨特的性格,丟棄那些不屬於你的,而只留下專屬於你的,每個人也許可以強迫記憶相同的事物,卻由於忘記的焦點各異,而形成極具自我風格的回憶。

同是日本人的大前研一,也說「OFF學,會玩才會成功」,呼應了外山「好好玩,好好學 的論點,埋頭苦幹做同一件事或許可以滴水穿石,卻連同耐心與興趣也一起消磨殆盡,不間斷的工作學習,並不代表效率的提升,根據「收穫遞減法則」,反而會事 倍功半,不如適度安排中場休息,轉換跑道透透氣,讓遺忘產生作用,調和早已阻塞的知識運輸網絡,去蕪存菁,才有足夠的心理空間迎接新的挑戰。

本書收錄多篇外山對「遺忘力」的假說,大多出自他的發想和心得,缺乏堅實的科學理論基礎,連具體的操作守則都付之闕如,而較像是人生哲理的闡述,提示了讀 者嶄新的觀點,幫遺忘平反,去除遺忘的污名化。所謂忘記,也就是先忘再記,簡言之,也就是「放下」,放下對知識與工作的執著,如同中國水墨畫的留白,滿滿 畫紙不代表是幅經典,適當的留白不啻增添不少美感,也讓生活更加游刃有餘,能迴旋,能跳躍,能振翅,在擁擠的行事曆中,你需要的只是一場長假。

你聯想到不久前讀過的〈斷捨離〉,為避免腦中充滿不必要的思緒與意念,我們也該斷絕捨棄脫離,就像丟棄物品般,棄絕那些繁雜俗念,而這就是「遺忘」。你望 著腦中滿滿的書櫃,放下對它們的執著,讓逝去的、再也派不上用場的,還給它們自由,也就是許自己一個自由的心境,你赫然發現你的心,你的思考,竟是如此輕 盈,你不再是守著死知識不放的學究,而是在遼闊知識之海裡自在遨遊的,自遊人。


x917999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 Sep 21 Wed 2011 05:22

x917999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