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我開始帶班,自己希望的帶班風格就是:孩子犯錯的時候能夠厲聲斥責,除此之外,都能和孩子保持像朋友一樣的關係。之前是帶六年級,比較懂事,分寸拿捏得還算可以,儘管還是容易給人沒大沒小的感覺,不過至少我使一下眼色,就能夠明白我是不是真的生氣,就立刻做出我希望的樣子。
而現在帶的是三年級。一方面也可能是相處久了,孩子也摸熟我的個性和方式,也都知道我不會無緣無故地罵人,而我好的時候,有時候也好過頭了,加上自己又喜歡跟孩子玩,沒大沒小只要不太誇張還能接受,畢竟我知道那是孩子與我親近的表現,然而她們由於還小、還不是很懂事,就很容易把師生間的界線模糊掉。
所以最近我吼的次數變多了,喉嚨一整個痛,全身也比較容易酸痛,也更容易累。當然我可以立刻板起臉孔,重新要求,然而總是狠不下心來。
如果說,師生關係依親近度來做標準的話,我能夠很快和孩子建立起較高品質的關係,但是卻容易將老師這個角色模糊掉,反而不像老師,卻像個老頑童一樣。當然不是說我都一天到晚和孩子玩,而是因為界線太不清楚了,所以即使我做的是老師的事情,效果卻大大減低。
以今天放學為例。班上一個小女生和她一年級的小弟弟居然在我回家的路上做勢要嚇我,這自然是我和學生過於親近,才會讓她有這樣的行為表現,基本上只要不太誇張,我都能夠接受。唯一比較麻煩的是,因為搞不清楚狀況,孩子在過馬路的時候,居然在人行道上來回奔跑(雖然是綠燈),老實說,真是太危險了。雖然我有做出動作要她站著別動,卻還是從人行道另一端跑來,見綠燈快變紅燈了,她再衝回去。
老天爺。我還真是不及格的老師。
由於要讓孩子趕快回家,我就先沒做處理。不過我已經打算明天到學校要好好罵一頓,我有預感可能會被我罵到哭吧。至少要讓孩子知道過馬路要小心。
其實這件事錯歸老師。老師畢竟比較成熟(雖然我也沒成熟到哪裡去),至少應該把師生間的界線釐清清楚。最近我就深深感受到師生間界線不明的後果,就必須要花比較多的力氣來維持。
當然界線模糊不是完全沒好處,至少班級氣氛很好,凝聚力也很強,孩子來學校的壓力不會那麼大(她們才小三,已經每天一樣小考了,天哪,我真是殘忍)。
所以師生關係過與不及都是個問題。
就我現在的情況,就必須要再收一點,同時維持住彼此的信任和支持,雖然需要一些教學的藝術,不過我相信應該會很快改善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