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597595


 


挺身而進


Lean In: Women,Work and the Will to Lead


作者:雪柔.桑德伯格


原文作者:Sheryl Sandberg


譯者:洪慧芳


出版社:天下雜誌


出版日期:20130904


 


「玻璃天花板效應」大多意指女性在職場上受到無形、人為的阻礙,致使影響職位升遷的現象。大多數的女性不是因為能力不佳、態度不夠積極或是不適合這項工作,而是因為身為女性的關係。社會中既有的刻板印象以及規範,彷彿一道透明的玻璃天花板,硬生生阻擋了女性往生涯另一個階段攀爬的可能性。


 


此一觀念最早在1986年美國華爾街日報的一則專欄中提出,象徵普遍對於女性擔任領導工作的疑慮甚或恐懼,在重男輕女的傳統中國思想中特別明顯,「牝雞司晨」就是最經典的例子。原本雞鳴報曉是公雞的職責,倘若母雞居然越俎代庖,便是亂了倫常,是會遭致災難。凡是歷史中曾經掌權的女性,都不免被冠上這個比喻,武則天創立的短暫武周,就被狠狠評為「牝朝」。


 


女性佔了全球人口的一半,然而無論進步的歐美,或是落後的第三世界國家,擔任女性領導者的比例卻遠遠不及一半。或許我們可以從上述兩個觀點出發,映證臉書首席「女」營運長桑德伯格這本〈挺身而進〉的可貴與精采之處。本書是延續她2010年在TED「為什麼我們的女性領袖太少?」的演講,且從她在家庭與工作中的人生經歷,歸納出來對於女權發展的見解。依據維基百科中對她的介紹,連同一長串優異突出的榮譽,比如她是臉書第一位女性董事會成員,並曾擔任過谷歌副總裁,並於2012年獲選為時代一百大人物之一。


 


在尚未讀過她的文字,光是她亮眼的資歷,你我都難免在腦中浮現出一副精明幹練、汲汲營營於工作的女人面孔,而忽略了她也有家庭,有一位願意與她分擔家務的丈夫,與一對兒女。她在開頭即生動描述2004年,她懷第一胎三個月時,由於嚴重的孕吐以及懷孕時的不便,才驚覺「孕婦專屬停車位」的必要。類似的小故事在書中俯拾即是,她以女性領導者的身分,闡述女人受限於刻板印象、偏見、自證預言以及「男主外女主內」的內外在規範,同時還要挺身與不健全的社福制度與職場環境對抗時的掙扎,格外令人感同身受。除了自身經驗外,她還引述了許多相關理論與數據,更增添了論點的說服力。


 


她明確主張女人必須要勇敢活出自我,拋開必須「兼顧一切」迷思所引發的內咎,以及家庭壓力對自我的設限,「做出最好的選擇,盡你所能去做」。她不只喚起女性實踐自我的意識,「往桌前坐」,並提供具體的策略,如「個人思維,群體行動」引領女性有效爭取自己的權益;更邀請男性一同營造更加友善的體制,去支持職場與家庭中的女性。並如國王新衣童話裡的小男孩一般,直接點破種種性別偏見,藉由外化問題,激起大眾覺察到偏見的存在,進而踏出建立平等新世界的第一步。


 


桑德伯格呼應了上一個世紀三大女性主義思潮的「波」,經由本書提出21世紀的女權運動宣言,平易近人而又論理清晰的指點出一條康莊大道。那是一個人人頭上沒有玻璃天花板的時代,「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規劃出自己獨特的道路,定義符合自己的人生、價值觀和夢想的目標」,無論男女都可以自在選擇要將重心放在工作或是家庭,而不會受到良心或是外界的指責,或是選擇在自己的能力範圍內,相互扶持,彼此支援。公雞或是母雞,一樣都有資格以開朗的心情迎接美麗的朝陽。


 


或許這條路看似漫長,只要從一個人、一個具體可行的觀點與行動開始,拿掉那道厚重的玻璃天花板之後,人人皆可自由的上下左右攀爬屬於自己理想的「方格攀爬架」。


 


一路挺身而進。

x917999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你總是在等待有一朵花會來到面前,綻放她的美麗和芬芳,到那時你將好好珍惜她,讓她感到幸福,你們會有滿滿的甜蜜回憶,無論未來是否一生相伴,至少在你生命的某個片刻,因那朵花而燦爛。然而花也在等待會有一位帥氣溫柔而又懂得她美好的人出現,他會呵護她,彷彿生命中只要這朵花就能足夠,只要擁有這朵花他就能結束漫漫尋覓的旅程,就像靠岸的船隻,飛倦的風箏。她可以恣意綻放,無須感到任何不自在。你沒有自信能夠成為她心中的那個他,於是只能安然扮演你自己,就只是在等待,就只是在錯過,畢竟通常我們要愛上一朵花只消一瞬,要遺忘這朵花的美麗,卻往往要花上一生也忘不了。


 


但是人生有限,你清楚知道時間並不會多到讓你被動等待,於是你整裝出發,做好十全的計畫,抱持著破釜沉舟的決心,踏上尋花的路程。很有可能到頭來是一場空,不過人生本來就是尋找的旅程,有人尋找希望,有人尋找身分地位帶來的安全感,有人尋找未來,而你只是尋找一朵花,一朵你生命中獨一無二的花,好似只要有她在你心中,你就可以放心的往前邁進,無堅不摧,她將填滿你內心的空洞,讓你更加強大。那朵花是你旅途的終點,也是另一段旅途的起點。


 


─旅人,旅人,你這麼匆忙,是要趕往何處呢?


你四下張望,只見前方樹上棲息著一隻小麻雀,她睜著明亮的雙眼,好奇的看著你。


 


─我要去尋找屬於我的那朵花啊。小麻雀,妳想要一起來嗎?


於是你將旅程的目的和計畫一股腦兒告訴她,很開心能夠與人分享內心的期待。當你伸出右手,小麻雀悠悠的晃到你的掌中,這場因為那朵花而展開的旅行,你不再是一個人。


 


你喜歡小麻雀抬頭仰望你訴說你對花的執著,你喜歡抬頭仰望小麻雀自在翱翔在天際的模樣,你更喜歡這兩個人的旅行,相互傾訴,看著彼此往更好的方向前進。


 


有時候,你們會一同聆聽樹梢傳來的鳥叫蟲鳴,或是遠方瀑布轟隆的奔流,或是躲進洞穴中慶幸及時躲過磅礡大雨。如果有烈日,你會摘取一片大荷葉為她遮陰;如果有寒風,你會小心翼翼讓她靜靜在你懷裡睡著。


 


─小麻雀,妳會陪著我、直到我找到那朵屬於我的花嗎?


你很擔心她會在抵達旅程終點前離你而去,這樣你就徹底又是一個人了。只是當你有了花,還需要小麻雀嗎?這問題或許你沒想過,但是小麻雀肯定是想過的。


 


─旅人,旅人,請放心,我會陪著你,直到那朵花出現。


她在天空繞著圈圈迴旋著,是想要遠去,卻又放心不下的姿態。


 


在你幾乎觸手可及的遠方山頂上,有一朵嬌豔美麗的花,你忍不住深吸一口氣,想像她的芬芳。這一刻你從沒想到這麼快就到來,數十年的光陰就在一眨眼間流逝,只為成就與一朵花的相遇。


 


─旅人,你終於找到那朵花了。


小麻雀由衷為你感到開心,她靜靜停在樹梢上,就跟她剛出場時的一樣。


 


─小麻雀,妳不再陪著我了嗎?


你不禁一陣慌亂,畢竟你已經習慣她的陪伴。


 


─那是你的花,不是我的。屬於我們的旅程已經結束了,接下來你該自己往前走。


小麻雀一轉眼就飛走了,飛往沒有人知道的地方。


 


你很想流淚,心頭一股酸楚,不過你不知道那是什麼,模模糊糊的,很難具體形容,卻又確實存在。你搖搖頭,繼續攀登眼前的高山,你漫長旅程的終點。那朵美麗且獨一無二的花。


 


你以為故事應該到此結束,在你與花相遇之後,畢竟那是你長久以來的盼望,那朵花就如同你想像中的美好,儘管你依然沒自信成為花心中最好的他,至少你願意努力往最好的自己實現。然而,有時候你會忍不住抬頭看著樹梢,想要捕捉小麻雀的蹤跡,或是仰望遼闊的天際,尋找一抹小小的形影,那是曾經陪伴你許久的她。


 


最近你開始實驗各種可以讓人類飛行的材質,想要為自己造一對可以飛行的翅膀,像小麻雀背上的那對翅膀,或許你們可以不再相互仰望,而是能夠並肩翱翔。曾經你以為花是你畢生必須追尋的對象,生命有了花就會更完整。但是,直到花在你身邊之後,你才猛然驚覺,最美好的往往不是旅行的目的地,而是一路上的美麗風景;最難忘的往往不是一路上的美麗風景,而是一路上陪伴我們的,那個人。重點從來不是我們想要完成什麼、到達何處,而是誰陪伴在我們身旁。


 


這是你另一段旅程的開始,不為那朵獨一無二的花,而是為了和曾經相伴的人在一起。你必須更加努力、飛得更高更遠,你才有機會再與她相遇。原來,那朵獨一無二的花,不一定有花的形貌、有花的芬芳,就只是陪伴你就好;原來那朵花一直都在你身邊,只是你不懂得珍惜。你相信終有一天,你們會在天空中飛向彼此,用會心一笑迎接再一次相遇。

x917999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555891


 


誰殺了她


作者:東野圭吾


譯者:劉姿君


出版社:獨步文化


出版日期:20120901


 


美國推理小說家范‧達因曾提出〈推理小說20法則〉,第15條即明示「必須貫徹唯一的真相,並為此提供讀者線索」,也就是說在撰寫作品時,即應貫徹唯一真相所埋下的線索,套用江戶川柯南揭示兇手前的名句:「真相只有一個」,無論是犯案動機或是行兇手法,就算讀者在閱讀過程中絞盡腦汁仍無法推理出兇手,然而在謎底揭曉後,回頭重讀隱含在字裡行間的蛛絲馬跡,絕不會相互違背。推理小說作為最迷人的類型小說之一,便在於讀者在公平原則的信賴基礎下,甘願接受作者的佈局,以足夠的線索得以有機會拼湊出事情的全貌,閱讀樂趣就在於真相尚未大白前、讀者與偵探共同釐清案情時,一旦兇手的名字出現在書頁中,除了對緊湊的情節鬆了一口氣外,通常也代表著我們對這本書的關注也到了尾聲。因此,推理小說的寫作往往被視為作家向讀者立下的挑戰書,表面上是真兇和偵探的對決,實際上則是作家和讀者的鬥智鬥力,只有精采、曲折而又合乎邏輯的作品才有機會受到讀者青睞。


 


然而在新本格派推理小說崛起之後,眾多推理大家在此一領域耕耘之下,詭計的發展幾乎已經到了超乎現實的境地,以島田莊司的〈新本格七大定則〉為代表,其最後一條:「偵探在故事最後指出兇手,必須是令讀者意外的人物。如果無法做到,就不能稱為成功的作品」,或可視為讀者懶得動腦的濫觴,與其遭遇費盡心思推理兇手,結局卻不如預期所帶來的挫敗感,不如像是東野圭吾在〈名偵探的守則〉(1996)所嘲諷的「大部份的讀者都是依靠直覺和經驗來判斷真兇的」,「兇手是誰」成了猜兇手大賽,最不可能的人是兇手的機率最大,而證據俱足的疑兇則是作者耍心機釋放的煙霧彈,於是作家辛苦埋的梗往往被視而不見,讀者卻花許多力氣依照過往閱讀經驗,進行像是賽馬預測,疑犯可分為黑馬、冷門、熱門和例外,這些不被認真作者允許的思路運作歷程。同是1996年,東野圭吾出版了這本將「WHODUNIT」發揮到極致的佳作,挑戰推理小說也可以是類似開放式結局的戒律,然後在1999年延續此風格出版〈我殺了他〉,將兇手人數擴增為3人,第三作〈你殺了人〉尚未出版。本書同時也是加賀恭一郎系列的第三部,不過迥異於後期充滿豐厚溫情的戲劇性筆法,將重點置放在逼使讀者動腦思考真兇身分,拿掉加賀的角色,幾乎可說是一本推理的遊戲書。


 


〈誰殺了她〉據東野在〈大概是最後的招呼〉的說明,靈感是從「猜兇手的小說只要有兩個可疑的人即可成立」,並且「由讀者來推理才是推理小說」,亦即直到將近20年後的今日,東野仍未明白直言兇手是誰,儘管在1999年出版的講談社文庫本書後附有解說,依然未揭露兇手,2012年獨步引進繁體中文版,採行文庫本進行翻譯,此版本對早先1996年版的單行本刪減部分線索,因此解謎難度提高不少,而且為了製造話題,舉辦網路緝兇活動,邀請讀者共同接下東野的挑戰書,而無論在PTT推理小說版或是巴哈姆特,皆引起不少話題。其實全書結構很簡單,是非常典型的21男三角關係所引發的殺人事件,癡情的和泉園子遭受戀人佃潤一與好友弓場加代子的背叛,卻疑似自殺身亡,其兄和泉康正為了獨自追兇,而更動現場,並與心思縝密的加賀展開一場諜對諜的尋兇對決。


 


東野特意將犯案動機弱化,且讓可疑兇手減少至最低限度的兩人(除去自殺、共謀或其他兇手的可能性)、死者只有一人、而非連續殺人事件,迫使讀者必須耐下心來檢視書中線索,參與推理過程,認清合乎邏輯的兇手面貌。綜觀網友的解謎文,大致將重點放在兇手的慣用手,甚至連書名〈誰殺了她〉都可以拿來作文章,無論兇手是潤一或是加代子,東野的詭計可說是大獲全勝。寵物先生在書末的解說中,引用土屋隆夫所言:「偵探小說是除法的文學」,即是「事件除了推理等於解決」,正確答案只有一個,然而探求解答的解法可以有許多可能,本書誘導讀者必須「動手算」,而不是順著劇情「讀解答」,就算還留有餘數,也是趨近於零,只要算式過程合乎邏輯,便是最佳解。自眾多解法中,讀者的思路才算真正產生交流,原來每個人解讀文本的角度是如此不同,而又有著若干關聯,而最理想的讀書會大抵如是,不過這種放肆折磨讀者的殘忍手法,也只有不斷追求推理小說形式極限的東野,才夠資格大膽挑戰讀者吧。


 


人生常常充滿了謎團,其中絕大部分是沒有解的,像是戀人為何墜入愛河,緣分為何終了,而推理小說提供一種理解世界的方式,以及對終極規則的憧憬。在推理小說的世界中,真相只有一個,可是在現實生活裡,通常沒有特定的規則可以遵循,當下所依循的很可能過不久就被推翻;縱使每個人看待案情的角度不一,不過謎底只有一個,而在我們的日常生活裡,大多拼命建立共識,卻沒有人能夠保證這個共識是最終答案。於是,我們應該感激推理小說家們費盡心思為你我構思了一個個無堅不摧的理性邏輯世界,即便像東野刻意不透露真兇,而讀者依然相信會有一個真正的兇手在書中某處,等著我們去發現。

x917999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562436


 


時光守護者


The Time Keeper


作者:米奇.艾爾邦


原文作者:Mitch Albom


譯者:席玉蘋


出版社:大塊文化


出版日期:20121029


 


─上帝限制我們的歲數是有原因的。


─什麼原因?


─為了讓每一天都無比珍貴。


 


時間,我們從來不曾真正擁有,卻一直渴望還要更多,彷彿對時間的需求是深不見底的黑洞,要的更多,卻也浪費得更多。時間對深陷愛河的戀人來說,永遠都不嫌少,甜蜜的時光總在不知不覺中消逝,才剛道別而又期待下次的見面;時間對早已決裂、失去感覺的怨偶來說,卻是多得駭人,每一段勉強的傾刻都像是難熬的永恆。生命有限,時間總該浪費在美好的事物上,然而一旦我們真正遇上了,通常只能眼睜睜看著她離去。時間是造物給人類最大的玩笑和限制,沒有人知道自己這一生能夠享有多少時間,我們不知道沙漏裡砂礫何時會流盡,有人選擇拼命爭取時間的最大價值,有人渾渾噩噩度日,絕大多數的人們只是單純活著,不去理會,好似可以擁有更多。你是時間老人,是時間的象徵,留著長而亂的鬍子,老是舉著大大的鐮刀,手拿著沙漏,無情提醒人們時間的流逝。而在米奇‧艾爾邦的筆下,你是多爾,創造時間的測量,但也被時間所困,直到你必須完成天命方能解脫。


 


〈時光守護者〉是米奇‧艾爾邦2012年出版的第五部作品,延續一貫簡潔平實的文字,透過充滿寓意的故事,帶領讀者重新思考自身的人生課題。時間老人多次出現在西方諸多文本中,其中邦喬飛的吉他手瑞奇‧桑波拉1991年的第一張個人專輯〈Stranger In This Town〉即收錄〈time father〉,詮釋對戀人離去的追悔,悼念逝去的愛情,盼望時間老人能讓時間倒回;來自芬蘭的騰雲樂團在1996年發行的第五張專輯〈Episode〉,第一首歌也是〈time father〉,則是在追憶久未連絡、各奔前程的朋友,以及遠去許久的青春。每一個人都想要從時間老人那裡獲得多一些時間,或是對生命的解答,而在書中他只是一個普通的寂寞老人,因為發現時間,被處罰脫離時間的限制,必須持續好幾千年聽著人們對時間的呼喚,在他的心中,依然掛念著當年臥病在床、奄奄一息的妻子艾莉,「當你在測量時間,你就不是在生活」,在他投入時間測量工作依然無怨無悔的青梅竹馬。他發現時間,卻只希望能再看妻子一眼,再多的時間都換不回珍貴的陪伴。「擁有無限的時間之後,任何東西就不再顯得特別。沒有失去或犧牲,我們就不會珍惜我們所擁有的」。


 


果實熟透就會墜落,「冥冥中每個人都有個時鐘,默默地在替我們計時」,多爾必須穿越歲月、來到今日的紐約市,手中的沙漏讓他擁有讓時間變得緩慢到幾近暫停的能力,使他得以藉由有無限的時間學習,彌補這些年的錯過,這段情節很像電影〈今天暫時停止〉,為了採訪土撥鼠節的氣象播報員菲爾一直受困在22日。然而就算確保了時間的量,卻不能夠保證時間的質。多爾的任務是莎拉和維克特,前者是情竇初開的平凡女孩,後者是罹患癌症即將死去的富有老人。莎拉因為愛上錯誤的人成為臉書上的笑柄,不顧相依為命的母親,毅然對世間一切毫無留念;維克特則想要更多時間,瞞著相伴數十年的妻子,妄想冷凍身體,留待醫學進步的未來再次甦醒。多爾及時救了她們,像狄更斯〈聖誕頌歌〉的未來精靈,帶著兩人來到死後的世界,莎拉的死沒辦法讓負心的人受到懲罰,只是讓母親傷心;復活的維克特並不能重回原有的生活,只是讓妻子不諒解。「在你最孤單的時刻,你會領悟到另一個人的寂寞」,她們三人都在彼此的故事中,看到時間的解答


 


我們都會懷念失去的東西。可是,有時候,我們會忘記我們擁有的」,時間的多寡並不能決定生命的豐富與否或是是否真正愛過、被愛,也許時間並不是最重要的,身旁的她才是。由於關於時間的諺語太多,往往讓我們誤以為必得奮力爭取更多的時間,然而米奇‧艾爾邦以溫暖的情節,揭示時間只是表象。我們以為只要有足夠的時間,就能好好去愛,不過越是注意分秒的移動,越是看不清何者才是重要的,即便有了更多時間,也是拿來汲汲營營於發揮時間的效益,而真正重要的就悄悄離去了,直到驀然回首,後悔也來不及了。多爾一直想知道白天和黑夜的輪替、竿影的移動,與月亮的圓缺,而你我也想知道時間的重要,「知道一件事,並不等於理解這件事」。一寸光陰一寸金,珍貴的不是時間,而是如何有效運用時間在重要的人、重要的事情上,會為我們流下溫熱淚水的人、默默支持我們的人,那些做了會帶給這世界好的改變的事情。時間只是載具,我們只是搭乘著這艘船,到命運安排的命定之地,在這趟旅程中遇見美好的人,還有看見美麗的風景,時間到了不過是下船而已。與其抱怨這艘船太小或是旅程過於短暫,不如捫心自問,是否有好好把握,沒有遺憾,不要錯過太多。


 


我們都希望停留生命中最美好的瞬間,那是與戀人相視而笑的一刻,那是一家團圓享受親情的一刻,不過時鐘的滴答滴答聲依然在耳畔不停響起,於是感情會變,人總會有生離死別。消逝的時間只不過在提醒,不要停下追求美好的腳步,畢竟沒有人知道何時是旅行的終點。

x917999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537424


 


兩個人的老後


作者:平 安壽子


譯者:歐凱寧


出版社:時報出版


出版日期:20120312


 


妳可以很快墜入情網,卻沒自信能夠長久愛同一個人,保持初戀時的新鮮和熱情;妳很憧憬老夫老妻攜手甜蜜漫步的背影,愛情卻往往禁不起考驗,不是忍痛分手就是相互折磨、誤以為生活在同一屋簷下到老就是相愛,兩個已經沒有任何激情的人,在一起只剩勉強,因為習慣或是不得不,因為孩子,因為歲月已經不容許妳再次體會戀愛的甜美。妳不相信天長地久,也不相信堅貞的愛情,妳很難相信枕邊的他是否在十年、廿年後,還會像今日一樣愛妳,而妳也對那麼長久愛著同一個人感到害怕,怕的是到時先膩了、先倦了的人是自己。妳並不想背叛這麼愛著他的自己。童話故事中的公主和王子總是能過著幸福快樂的生活,不過只有身在戀愛墳墓的伴侶才能明白在一起有時候很簡單,讓這份感情永保賞味期而不變質才是挑戰。


 


即便妳倆能夠牽著彼此的手,許多年後還捨不得放開,人生必經的課題,仍會像唐僧一行人遇到的九九八十一條劫難般,考驗著婚姻的堅貞,年邁病弱的父母、蕭條的景氣使收入不穩定、夫婦倆的健康突然亮起紅燈、教育子女花費,每一道難題都像是一波又一波強勁的大浪,幾乎讓人滅頂,縱使死裡逃生,愛情總禁不起生離死別的摧殘。很多在正值盛年不算難題的遭遇,在年華老去時,不免被無限放大,當時舉重若輕的挫折,轉眼到了老後,往往成了壓垮駱駝的那根稻草。當皺紋開始恣意橫流,體力如風消逝,病痛盤據身軀,這時人生才算真正展開,前五十年的積累,將決定後五十年的品質。


 


在年輕時,總是不忍直視老人家的龍鍾老態,畢竟年老離我們太遠,或者我們都在逃避、接受這麼活力充沛的自己,終有老去一天的事實。這本原名為〈人生的使用方法〉的長篇作品,平安壽子以詼諧幽默卻又饒富深意的筆觸,帶領我們提前看到紅毯另一端接近尾聲時的風景,洋介和佳織這兩位年近半百的老夫老妻的處境,則是公主和王子老後的人生寫照。或許你我必須提早自問:當所期待的退休生涯來到時,是否做足準備,享受人生除了工作之外的美麗時光,抑或是任憑兩人在家裡大眼瞪小眼,原先因埋首工作而忽略的芝麻綠豆大的缺點,這時也成了礙眼的存在。愛情和人們一樣會老去、會凋零,然而本書則告訴我們,及早培養興趣是最好的防老化、去角質的保養聖品。


 


男人真的個個都不用大腦!」作者以佳織對洋介的這句抱怨當作故事開場,明確指出大多數老公辛苦在外工作,卻不曾發掘自己的興趣,因此全書一大半篇幅在描述洋介到終身學習機構找出興趣的過程。洋介是很傳統的日本男性,勇於負起家庭的責任,讓老婆掌管家庭財務,雖然早已過了施展抱負的年紀,卻將家庭的維繫視為最大的成就,或許不輕易將愛說出口,然而單純的為親愛的家人付出,不啻是男人的溫柔。 剛開始洋介對佳織一直催促要早點發現興趣是很無奈又不耐的,不過在試聽過許多課程,以及不因腦梗塞病倒而仍奮力活出生命力量的大哥輝明感化下,克服了惰性和種種藉口,終於找到專屬而又能從中獲得成就感的興趣。平安壽子很寫實的透過這段歷程,描寫兩性彼此的差異,佳織的興趣是跳草裙舞,主要人際取向,經由參與社團活動,作為辛勤持家的情緒出口,從外界尋得支持的能量;而洋介則是成就取向的,總想要從興趣獲得學習和成長,以看得見的成就作為持續下去的動力。


 


一路陪伴的佳織,是很偉大的女性,她也在過程中體認到「就算是夫妻,也有彼此的個性。只要尊重彼此的神聖空間就好。這才是和平相處之道。這才是成熟的關係」,書中描繪的夫妻齟齬是那麼常見,而相互的體諒退讓和理解,是那麼動人。或許最美好的愛情樣貌大抵如是,就像大嫂初美在丈夫病後,在共同朗讀中經營兩人共同的回憶,「當我自己開心接受白頭偕老的人生,真的好感動」。全書最令人動容的一幕是登山會在觀景臺上的眾人,都放膽大方向另一半道謝,一向不善於表達情感的洋介,竟只朝天空大喊:「不景氣快滾!」佳織則回喊:「要感謝老婆啊!」而作者是這樣描述洋介接下來的動作:「洋介拿下帽子,低下身子,對佳織深深的一鞠躬」,最深切的愛情,就如此蘊含在這一個小小的動作中,那是對相互扶持大半生的妻子,最誠摯的謝意,勝過千言萬語。


 


想出手,靠的就是一股氣勢」,值得一生追尋的興趣往往都必須要歷經些波折才能夠發現,我們都曾經想要跳脫以往習慣的舒適圈,希望走出不一樣的人生,一旦要確實付諸實現時,又不自覺找許多藉口,不是怕沒時間,就是怕沒錢,不然就是怕丟臉,「如果老是在意別人的眼光,就走不出自己的人生啊」,如同佳織說的:「沒做怎麼捨得死呢?」自己的人生自己負責,當然如果身旁有一位雖然不是那麼完美,偶爾會吵吵架,看不慣對方一直改不掉的壞習慣,依然在意著彼此,想要一起繼續走下去的伴侶,是再好不過了。約翰‧藍儂曾說:「一個人做夢,夢想只是空想;一群人做夢,夢想就會成真」,所謂人生的最佳使用方法,就是無論多大年紀,都不放棄追逐夢想,前提是我們要找到自己的興趣,才有機會找到志同道合的一群人,夢想才有實現的可能。


 


於是,妳盼望在妳很老的時候,還能夠和親愛的他,不只是手牽手著一起在落英繽紛的公園中漫步,而可能是社區大學的教室中,投入各自的興趣,再到住家附近的小咖啡廳,靜靜聽著Bossa nova樂音流洩,喝著略為苦澀的咖啡,分享彼此的學習心得。這是平安壽子提供給妳的新偕老圖像,而妳不會放棄實現這個圖像,當妳遇到不只能夠相愛還能一起成長的他。

x917999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551242


 


寂寞不會


作者:橘子


出版社:春天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0703


 


青春是一首美好的歌,正值青春通常不會感受到它,只有失去它才知道曾經擁有,在你來不及真正享受青春、青春便已流逝。就算怎樣動人,終究曲終人散,即便想要再唱一回,早已是不同時空與不同的人一起,再也唱不出原來的曲調和韻味。歲月催人老,我們只會經歷一次青春,錯過了就不再,青春就在眨眼之間逝去,令人措手不及,再怎樣在意的人,也可能陌生;再如何執著的夢想,都可能被拋棄,有時候我們只能眼睜睜看著自己離青春的美好越來越遠,背對背不再相見。一轉眼,我們都成為昔日鄙視的卑鄙大人,要嘛服膺現實社會的規準,要嘛拼死拼活、犧牲一切取得制定規準的權力。這時的你,是多麼懷念青春的美好,當時的煩惱如今看來是多麼微渺,當時的愛情是多麼淺白,然而就是這份單純與直白,你才愛得純粹、愛得坦蕩,只怕你從來沒有愛過。


 


〈寂寞不會〉是橘子〈寂寞美學〉系列的第八部作品,迥異於慣常的愛情元素,絕大多數的篇幅在描寫友情,「會劃下句點的從來就不只有愛情而已,友情也是,尤其是」,那些在過去某段時間一起浪擲青春的大家,當時很自然以為友情會長存,海會枯,石會爛,但友情永不變,彼此的畢業紀念冊中除了寫下祝福的語句,為當年的情誼做見證,然而人與人的感情就像一株株脆弱的幼苗,只要一段時間不去澆灌,很快就會枯萎,存放在記憶的最深處,許多年後再回想,可能連那年和你一起追同一位女孩的死黨名字都忘記了。更多時候,你根本不會去回想,只會一直一直前進,認識許多人,然後錯過,彷彿你不曾與這些人相遇,不曾做過那些瘋狂到令你羞愧的蠢事,連Bye Bye都來不及說,就徹底從對方生命中告別,明明手機裡還大喇喇躺著相互的電話,卻再也不會撥打了。


 


本書則安排五位大學時期要好到形影不移的友人,在畢業後幾年各分東西,不再聯絡,十年後因為一通陌生的電話,而有機會再次聚首,儘管當中有人再也無法出席,只能在回憶裡追憶,或者追悔。這群人的中心是黃浩琳,帥氣神秘,外表像仔仔周渝民,幾乎所有的女人都喜歡他,不自覺被他吸引,卻沒有人知道他的家世背景,直到在電視新聞上看到他的消息。你我或許都不怎麼了解年輕時代的朋友,可以一起肆意揮霍青春,虛浮外在的那些反而不是很在意,畢竟和我們做朋友的是眼前這個人,和他的家人、家裡有多少財產,一點關係都沒有。「所謂的了解並不存在,我們從來就不可能完整的了解一個人」,沒有人能完全進入另一個人心中的聖堂,我們所認識的往往是自我內心投射的形象,最熟悉卻也陌生。


 


一開始出場的是這群人中位於最邊緣的柯杏芙,標準的乖乖牌,膽小而沒有自己的主見,雖然人在團體裡、實際上卻從來沒有歸屬感,她幾乎是與其性格相反的大晴的附屬品,是多餘的人,可有可無的存在。五月天的〈你不是真正的快樂〉是她的主題曲,杏芙不感到幸福,「這世界笑了/於是你合群的一起笑了」。橘子好心的安排讓她在十年後透過尋找昔日友人的過程中,下定決心踏上前往澳洲的遊學之旅,她終於厭倦了那位怕東怕西的自己了。團體中另一位男生許佑瑋,在十年後則過著不如意的人生,投資失敗還酗酒,晚上在加油站與年輕人一起打工,由於家庭背景因素,他斤斤計較拼命賺錢,卻在金錢中迷失,他聽著五月天的〈九號球〉,哼唱著「也許我這一桿/又沒辦法進球/就像我的生活/一直在出差錯」,當然,他也在大伙重聚的過程中獲得改變,遠離酒精的毒害,努力工作著。


 


大晴出場時受著惡夢所苦,脾氣暴躁,健康工作和人際關係一團糟,透過回顧過往青春歲月,生命好似重回到原有的軌道,恢復原本的自己。也許當我們感到全世界都跟自己作對時,很可能是因為不再做自己,想要成為另一個人。這群人中壓軸出場的是羅綾,當年是黃浩琳的戀人,卻因誤會而分開,如今嫁作人婦,五月天的〈星空〉響起:「當故事失去美夢/美夢失去線索/而我們失去聯絡」,藉著再聚首,她得以化解心結,這群人也再次到市政府前聽五月天,一起倒數。「我們放開我們一起的過去,反而重新走回彼此的現在。我們變成是彼此新的老朋友」。就因為曾經那麼熟悉,所以才這麼容易接納彼此吧。另一個被過去困住的人,是最後陪伴浩琳的現任女友方綺,這趟漫漫的重聚之旅,由她而起,結束在她對感情的放手,「我原諒你的選擇」,讓心中的他遠去,好讓自己繼續往前走。


 


人生不是每件事情都來得及的」,越是明白的道理,卻也越難做到,所以我們會後悔,就更突顯勇氣的重要。電影〈女朋友‧男朋友〉當中有首插曲〈青春無敵〉是這樣唱的:「青春像是風景/美麗孤寂/我紀錄每一次心動/為你而活」。如果我們都還保持著心動的感覺,為那個重要的人而活,熾熱的心依然為她而跳動,或許青春並沒有離我們太遠。該愛就去愛吧。


 


延伸閱讀:


 


愛不該被錯過:橘子《被愛,卻孤獨》


http://tw.myblog.yahoo.com/x9179996/article?mid=11139


 


友達以上戀人不滿:橘子《不只是朋友》.


http://tw.myblog.yahoo.com/x9179996/article?mid=9320


 


不勇敢,怎麼愛:橘子《只是好朋友?!》


http://tw.myblog.yahoo.com/x9179996/article?mid=4574


 


最傷心的情歌是遺忘:橘子《妳沒說再見》


http://tw.myblog.yahoo.com/x9179996/article?mid=8467


 


我是妳的誰:橘子《我們的遺憾來自於相愛時間的錯過》


http://tw.myblog.yahoo.com/x9179996/article?mid=6087


 


愛易放難收:橘子《好愛情,壞愛情》


http://tw.myblog.yahoo.com/x9179996/article?mid=5030

x917999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553973


 


橡子姊妹


作者:吉本芭娜娜


譯者:陳寶蓮


出版社:時報出版


出版日期:20120806


 


小確幸,一個光讀著就感到徐徐暖意的字詞,意謂著「微小而又確實的幸福」,是醒來照射在被窩的一絲陽光,是望著廚房中戀人為妳料理的背影,是不經意在不起眼的餐廳中嚐到美味佳餚,是一道理解的眼神,是一個輕微的拍肩鼓舞,是一聲親切的問好,甚且是悠閒夏日午后,與一首Bossa Nova的相遇,都像是那些一顆顆映照出繽紛色彩、與眾不同的細小砂礫,是當妳回首往昔,妳人生沙漏中的美好。也許妳是一個人,會寂寞、會需要有人陪伴,卻同樣享有幸福的權利,妳值得被愛、被呵護,當妳品味著種種小確幸,體會箇中酸甜滋味,或許就已經身在朝幸福前進的路上;當然妳也可能是兩個人,卻還是感到寂寞,因為不被了解,總覺得兩顆心的距離是如此遙遠,比單身時還要孤單,然而妳依然可以用心去體察那些小確幸,也許真正的幸福就在下一個轉角。


 


對妳來說,閱讀日本療癒系女作家吉本芭娜娜的文字,更是一種小確幸,有時候妳會在書中人物依稀看到自己的身影,那是妳熟悉的寂寞,而在闔上最後一頁時,與主人翁獲得同樣充足的能量與勇氣,彷彿自此妳也有力氣舉步向前,可能妳還是有些步履蹣跚,跌跌撞撞,不過能夠坦然面對傷口,不也是一種微妙的幸福。〈橡子姊妹〉是2010年出版的中篇小說,篇幅不長,很輕柔就像天邊掛著點點雲彩一般,以一對透過網路與陌生人通信的姊妹人生故事,給予讀者心靈的撫慰。Donko姐姐和Guriko妹妹,兩人姓名合起來就是Donguri,意即日文橡子的發音,那是父親等待孩子誕生、在醫院後院撿拾橡子時的啟發,「橡子光滑冰涼,是幸福的感覺」。


 


不過,相差兩歲、但總因名字誤認為雙胞胎的兩人,人生遭遇稱不上幸福,甚至有些坎坷,在Guriko十歲時,父母因一場肇因於疲勞駕駛的車禍中喪生。對至親的思念,她是這麼說的:「因為眷戀父母的心情也會隨著年齡增加。所以,人類肯定做不到真正成熟的冷靜戀愛」。就因為我們渴望像父母無條件照顧孩子的愛,因此不斷的向另一半企求,於是總是失望,會有爭吵,然後床頭吵床尾和,畢竟父母是那麼難以取代。「這個世上沒有毫無意義而存在的事物」,雙親早逝、以及隨後展開輪流寄居親戚家的生活,姊妹倆的命運緊緊相繫,即便個性截然不同,姐姐外放積極,妹妹內斂自閉,彼此間的情感卻很深厚。


 


吉本芭娜娜的作品幾乎都不存在完整的家庭,也幾乎沒有完整的個人,無論是家庭成員或是內在心靈,皆感覺缺了些什麼,不是缺了一大半那種顯而易見的缺陷,而是看起來好像是完整的,實際上卻似乎有哪個地方不夠完整的那種,缺口。我們可以從中看出主角們有欲更完整的想望,大都沒有行動,而是逐漸接受並凝視那些缺口,而後發現屬於自己的人生意義。當我們面對愛情時,生命中的那些缺口往往無所遁形,畢竟經由愛人與被愛,戀人們想要相互補足對方的缺口,想要完全的契合兩人的生命,就必須望見心底的缺。姐姐勇敢去愛,而妹妹則是含蓄的隱藏情感,對中學時有著曖昧情愫的男孩麥君,即便已經長大成人,他依然從夢裡跨越到現實,引領她看到那些缺憾,然後繼續往前走。


 


兩人的網路工作就是一個與外界產生聯繫的開始,「為了確定在如此廣袤的宇宙中投下一顆小石頭,激起的漣漪也會準確到達某個地方」,網路世界中有許多寂寞孤單的靈魂,姊妹倆像是人們心底的回音,告訴他們這世上還是有人想要理解這份寂寞。如果不是提早與摯愛別離或是曾寄人籬下,她們面對漂浮在虛擬世界的苦難,或許就缺乏了有力的著力點。就像對疑似麥君未亡人安美來信的回覆:「雖然帶著這無法痊癒的心傷生活,但只要認為這麼做是為了不忘記父母、要一直擁抱他們一起活下去,會輕鬆一些吧」,那些缺憾一直都會在,然而生活中的小確幸,還是會一直一直來。


 


妹妹眷戀的麥君也因車禍身亡,在這之前藉由橡子姊妹網站網友的來信,她在夢裡開始與麥君有了聯繫,以致與麥君的母親不期而遇,儘管她還是沒辦法將內心的情感表達清楚,但是這段旅程,卻像很平靜的撫慰她的缺憾,而她在夢中對麥君說的臨別話語,更點出了全書的意旨:「沒有未來也罷,即使只有一分一秒,能在一起就在一起吧。確確實實地過,累積下來,也就能多一、兩天,那就夠了」。活在當下,不是要我們遺忘或是掛念,而是持續的往前走,好比書末安排姊妹倆的旅行,「就算不是旅行的時候,也過著像是旅行的生活」。電影〈練習曲〉的那段話正是最好的註腳:「我們每個人來到這個世界上,都是獨自旅行,即使有人相伴,終究會各分東西」。在有人相伴的時候好好珍惜,並且創造專屬兩人的小小幸福;而在獨自前行的時候,也不要放棄自己的幸福。或許這就是我們的小確幸。

x917999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556785


 


下一個天亮


作者:徐嘉澤


出版社:大塊文化


出版日期:20120829


 


如果人生只有這一輩子,沒有輪迴、沒有來世、沒有重來的可能,那你會想盡心盡力快快樂樂地過?還是躲躲藏藏,什麼都照別人說的過?」


 


歷史就像數不盡、一個接著一個的深黑隧道,裡頭空氣悶熱沉滯,你喘不過氣,拼了命的想要找尋出口,每當露出一丁點光亮,你便死命奔去,彷彿那光轉瞬即逝,期望越大,失望往往越大,當你像飛蛾撲火般奮不顧身,換來的是更深的黑暗,另一個望不到盡頭的隧道。身處在黑暗中的我們,彼此依偎,感受時代的考驗,承受那些重重落在肩上的擔子,搖搖擺擺中尋找出口。有人屈服於時代,有人被時代吞噬,鮮少有人創造時代,我們都不過是在黝暗隧道中互相推擠、摸黑前行的採礦工,越想觸摸日頭的溫暖光亮,就越是往深不見底的地底鑽,直到我們都被時間所埋葬,一波又一波的人們前仆後繼,就像西西弗斯推巨石般,自以為能跳脫命運的捉弄,仍逃不過宿命的桎梏。


 


當我們越想改變這個世界,卻越容易被這個世界所改變。當我們想要打破所有的規矩,卻拼命的想要建立新的遊戲規則;當我們唾棄掌權者的顢頇無能,卻在不知不覺中成為更令人唾棄的領袖。想要大立必得大破,然而大破並不保證大立會隨之而來,當我們不斷的挑戰權威和那些早已過時的制度,卻已在某個微妙時刻成為另一種權威。所有的腐壞都來自想要自我保護,保護已有的、即將有的權力或是關愛。當我們一無所有、再也沒有可以失去之時,才能堅強的抵禦所有的壓迫,但是每一個人或多或少都有些牽掛,哪怕你再怎樣否認,都免不了在你的心頭上,仍擺放著深深思念的,或深以為憾的,於是當你劃開柴火,盼望引來光明,其實你是想要看清,你所掛念的,是不是還在你身旁。


 


徐嘉澤野心很大的將一段不算長的台灣民主歷史,壓縮在兩百多頁的家族史裡,幾乎像是趕場一般,或者更像編年史,讀者隨著高雄林春蘭一家三代生命的流動,一同快速瀏覽了小島從日治時代到2012末日之前的重大事件:二二八、白色恐怖、美麗島、解嚴、政黨輪替、外勞人權、同志情慾覺醒、校園霸凌、野百合學運,甚至延續到八八水災、大埔農地被破壞、樂生療養院迫遷,到日本311震災,就像是走馬燈一樣,我們一起跟著作者趕路,必須在短短的篇幅中跑完。而徐嘉澤採取類似卡通製作的技巧,來克服來去匆匆卻不深刻的缺點,而以短篇連作的形式,讓曾經參與這段歷史的讀者,自行補足那些來不及說的事件。


 


〈下一個天亮〉說的是林春蘭丈夫為追求真實報導,捲入二二八事件的泥淖,儘管僥倖苟活,卻自此成了一株只會發呆的植物,像是自我懲罰,更是懲罰家人;〈美麗島〉講的是春蘭小兒子起義或許受到父親的影響,以參與社運來證明自己的存在,作為對於公理正義的實踐,換來一場牢獄之災,成為他為台灣民主奉獻的榮譽印記;〈我等就來唱山歌〉則是以起義的同志兒子哲浩和男友傑森到美濃參加反水庫運動,他對那些歷史和運動沒有興趣,只對深愛的男友有興趣;〈A7802〉講的是21世紀初發生的外勞暴動,在原應民主的新時代,卻仍存在最專制極權的勞務條件,只因他們身上的血與台灣人不同,從中帶出春蘭大兒子平和擔任人權律師的角色;〈Y少年〉則將時間再次往前推移,擔任教職且在研究所進修的哲浩,在一次探訪校園霸凌當事人學校的旅程中,與自己的生命歷史重逢,因為陰柔性情而被排擠的故事幾乎都一樣;〈阿美!阿美!〉則讓我們看到新移民婦女的處境,原先被壓迫的卻反過來壓迫另一個身分的弱勢,然而只要將彼此的地位對等看待,就能從中找到和諧美好的相處之道。


 


〈野莓之戰〉則讓起義對兒子的出櫃真正釋懷,與其擔心自己死後沒有子孫祭拜,不如好好祝福兒子努力活出他自己;〈公理正義的華裳〉將春蘭丈夫時而拼命寫下卻無人知曉的自白內容揭露,那是一個丈夫父親所能做的決定,也是身為對正義追求者最大的悔恨,這份幾乎是醜聞的文件,嚴重威脅到向來以民主鬥士自居的起義,在黨內的地位和名聲;〈無父之人〉通常是出櫃同志的處境,本文則樂觀的描述子與父親情的和解與諒解,是哲浩與傑森同志的情誼,終於獲得父親的體諒,他們再也不是無父之人;〈無聲電影〉是全書最令人動容的一章,讓Y少年(影射的是20004月的葉永誌事件)的母親說話,「我救不了我的小孩,我要救和他一樣的小孩」;最後在〈末日之前〉畫下句點,父親的秘密得以保存,而起義藉著保密,與這個家才算有了聯繫。


 


乍看之下,壓迫與被壓迫是本書的主軸,無論是陳儀政府對台灣人民,或是蔣家政權對黨外人士,或是異性戀霸權對同志,或是在地工廠對外勞,或是本地雇主對外傭,或是一再的政府對人民,有權者對權力弱勢者,被壓迫的常常反過來成為壓迫別人的;與其說是壓迫,毋寧說是誤解和理解,所有的不公不義,都起源於誤解,當人們不再努力想要彼此理解,衝突和壓迫就會產生,只要用理解來化解誤解,權力結構就有機會翻轉,或許這就是台灣歷史的那道光。不論黨派顏色族群,理解是和解的開始,沒有人是要被犧牲的,只要不妨礙到他人,每個人都有權利活出他自己,無論是國家民族的大我,或是親情愛情的小我,我們都將為彼此點亮蠟燭,照亮彼此的道路。就像黃國倫的〈天光〉唱的:「天漸漸光/雲慢慢的散/溫暖的土地/咱永遠不孤單」。


 


我們終將不再等待天光,因為天早已光亮。

x917999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你是一隻青蛙,或者應該說原本是,畢竟你現在又老又醜,身上長滿坑坑洞洞的疣,動作老態,跳也跳不動,不仔細看幾乎和癩蛤蟆沒什麼兩樣,不過你是青蛙還是癩蛤蟆都無所謂,你什麼都無所謂了,你很安然的待在這黝黑、潮濕且充滿惡臭的井底,只要嘴一張,舌頭一伸一捲,就有數不盡的蚊蟲可以吃。那些遠大的理想,都跟你無關,你是一隻像癩蛤蟆的井底蛙,呱呱呱。


 


有時候你會看著映照在一灘積水中自己不堪的倒影,還有那圈變幻無常的天空,時而艷陽高照,時而烏雲密佈,除了透過井口看出去的那輪風景外再無其他。你的井,以及那圈天空,構成全部的世界,你是唯一的王,蚊蠅的生死操之在你,沒事就在泥濘中打滾,不然就吃飽了翻著肚子曬曬太陽,或是任憑飄落的雨珠一再澆熄你的鬥志,直到你遇見那朵花。


 


每個人的生命中難免會遇到幾朵美麗的花,獨一無二,而又令人著迷,是你貧乏記憶裡美麗的點綴,也是你的遺憾,你知道每次的相遇代表一次次的錯過,畢竟你在井底,而伊人總在井外,她會居高臨下,望不清井底你的模樣,你們會是兩條平行線,偶爾的交會是天意的捉弄,是一時的誤差,歪曲的樣態遲早會恢復正常。


 


愛情,從來不是忽然之間,往往是從一個細微、容易被忽略的小動作開始,漸漸成為戒不掉的習慣,等你醒覺時,你就已經深陷其中而無法自拔。花也是,她一開始只是一顆種子,隨風飄落在井邊的土地上,受自然滋養,長成一朵美麗的花,亭亭玉立,到她發覺這口井為止。


 


「哈囉!有人在嗎?」她不是很有自信探頭望向深深的井底,或許擔憂著從井底竄出一條火龍,「轟」一聲,將她燃燒為灰燼。其實她是很難看清又老又醜的你,距離造就美感,美從誤解開始。


 


「沒有人在喔,只有一隻青蛙在井底。」你懶洋洋的說,對那時候的你來說,她還不是那朵花,只是一抹不經意的背景。或許你只是壓抑著讓她與眾不同的可能。再美的花終將離你遠去。


 


「聽說只要公主吻了青蛙,青蛙就能變回王子。也許你就是我生命中的王子,我會陪著你四處征戰,平定各方敵人,你會登基為國王,而我會是你的幸運之花。」花天真的說。


 


「傻孩子,我相信妳會是某位王子的那朵花,但不會是我的,因為我不是王子,只是一隻青蛙,就算有再多的公主吻我,也永遠不會變成王子,更重要的,我生命裡沒有公主,只有一隻隻可口的蚊子。」說著,你滿足的伸出舌頭,一次將兩隻不知死活的蚊子吃進肚裡。


 


「那我的王子何時才會出現呢?」花很認真的問,彷彿你什麼都知道。


 


「傻孩子,妳還這麼年輕,機會多的是,尤其妳如此美麗。屬於妳的王子一定很快就會來到,他會帶著妳,到更廣闊的世界。不要放棄,永遠懷抱著美好期待。」或許是年紀大了,總有一些歲月才能淬練出的智慧。


 


「青蛙,你會陪著我,直到我的王子出現嗎?」花問。你微微點頭,只不過花沒有看見。


 


你早就學會不該投入太多感情,或者是說不要輕易的讓自己陷落,愛得越深,往往傷得越重,你用冷漠武裝自己,有時虛假的面具會將你保護的無堅不摧,再怎麼心動,都無法攻克你的城池,你終究會是孤單一人,有寒風陪伴,有炙日灼燒,寂寞是井底蛙的救贖,沒有一朵花必須屈就於暗無天日的井,美好的花適合更遼闊的天地、更好的人。


 


那天是很平常的日子,通常當那朵花走進你的生命裡,你會很清楚的感受到,因為一切將會不同,你的心不再空空蕩蕩,而有了可以關心的對象,那朵花。關心,多麼恰如其分的說明了當你把心放在她的身上,你的心就會甜蜜的牢牢禁錮。關心,就是形容你的心被關在對方的狀態。


 


從那天起,水灘映照出的景象,除了醜陋的你,狹小的天空,還有那朵美麗的花。你不知道她是否飄散著甜美的香味,不過你已學會在滯悶的井底,想像花的芬芳。每天醒來,有了值得盼望的對象,你不再孤單,哪怕只是錯覺,你也盡情享受,你知道幸福對你來說,是短暫而稍縱即逝。你的心,也一點一滴的攀爬濕滑的井壁,越過長滿蘚苔的井緣,放在她的身上。


 


在風雨交加的夜,你會說笑話給花聽,讓她不受雷電的驚擾;在久未下雨的夏日午後,你會跳著祈雨舞,希望用自己微小的生命,換來一場及時雨。


 


「青蛙,你為什麼到外面的世界看看呢?這樣你就可以在我身邊陪我了。」花用問題了解世界,而你用答案說明你對世界的誤解。


 


你說,在你很年輕的時候,一次可以跳好幾公尺高的年紀,你曾經偷偷跳出井底一次,你看過世界的廣大,也曾遇過一朵美麗的花,那時候你也是像這樣陪著花,直到王子將花帶走。花是屬於英勇的王子,而不是猥褻的青蛙。你看著花與王子離去的背影,心滿意足的回到狹窄的井裡。


 


「為什麼你不再繼續前進,也許會有更多像她一樣的花出現啊?在小小的井裡,會有幸福嗎?」花的問題一個接一個。


 


「因為我沒辦法再承受看著花離我而去的背影。而且那朵花是無可取代的。」你說。


 


「連我也沒辦法取代她嗎?」花問,你只能無言以對。沉默,是你的答案。


 


你知道青蛙和花是不會有未來的。透過灘水映照出她的影像,伴著你的,在透過微小日光照射下的污水中,你和花是在一起,形影不移,這是你小小的滿足,也是你唯一能為她做的。不管你再怎麼努力,還是一隻青蛙,就算你年輕又帥氣,也是一隻年輕帥氣的青蛙,重點是你不年輕更不帥氣。你不會是聲名遠播的王子,你連舉起劍的手都沒有。你只能在井底聽著自己呱呱聲的回音。


 


「只要我陪著妳就好。」你很想這麼跟花說,但是你不能,因為這樣的距離是安全的,任何一吋的跨越,都是對她的褻瀆,也是對穩定關係的毀壞。如果可能,你想帶著花到任何她想去的地方,實現她所有的願望,珍惜她,愛護她,讓她成為全世界最幸福的花;如果可能,你想要成為她的王子,這樣妳們就不用再等待了,可以攜手往前,邁向幸福的彼端。然而,這不是一則甜蜜的童話故事,你的故事從來就沒有好的結局。


 


「青蛙,我不想再繼續等了,我不該只是被動等待,而該主動追尋。」花說,這次不是問題,而是她的答案。你知道離別的時刻總會到來,無論何時到來,都讓人措手不及。


 


「妳要去找妳的王子了嗎?」你問。原來你也是有問題的,尤其是想問她的問題很多,但是你很難問出口。你擔心自己還沒有辦法承受那答案。


 


「我在想,或許我在等的不是王子,而是真正愛我的人。」花說。也許是你的老花眼,或是清晨的露珠,花流下一道淚痕。


 


「那妳找到了嗎?」你沒想到自己有那麼多問題,歲月不是該解答你所有疑惑了嗎?


 


這回換她無語。沉默,是她的答案。


 


從這天開始,你又恢復成孤獨的青蛙,沒有人在乎你,你也沒有在乎的人,井口的那片天空,還有水灘裡的倒影,就是你的世界。你再也無法從倒影中捕捉到花的形體,但你知道花一直都在,在你的心底。你的心是一口井,花長在井底,花是你的全世界。


 


後來你被寫進莊子秋水篇:「子獨不聞夫埳井之蛙乎?謂東海之鱉曰:『吾樂與!出跳梁乎井幹之上,入休乎缺甃之崖;赴水則接腋持頤,蹶泥則沒足滅跗;還虷蟹與科鬥,莫吾能若也。且夫擅一壑之水,而跨跱埳井之樂,此亦至矣,夫子奚不時來入觀乎!』」


 


你之所以在井底很快樂,那是因為你曾經與那朵美麗且獨一無二的花相遇,那朵花讓你的井底世界充滿色彩。有一朵花,你深深愛著,當她遠去,你會祝福她幸福快樂,她值得更好的對待,她值得遇見更好的人,能夠實現她的願望,她值得一切的美好,她值得。

x917999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570954



奇蹟之邦
State of Wonde
作者:安.派契特
原文作者:Ann Patchett
譯者:盧秋瑩

出版社:遠流
出版日期:20130101

著名的人類學家瑪格麗特米德曾說:「別懷疑,少數有心的志士,便能改變世界」, 推展人類生活的往往是極少數人的努力付出或是認真破壞,好比核能可以帶來充足電力與便利生活,卻也製造永不可逆的汙染和危害。當跨越過馬雅人流傳的末日, 來到新曆法開啟的彼端,很難有人可以斷言文明目前行進的方向,是邁入新生,或是伴隨著毀滅的危機。整個世界就像是一艘搖搖晃晃的方舟,上面與舊約時代的諾 亞方舟一樣集聚著許多物種,當然數量少了很多,並且逐漸減少當中,然而沒有人清楚知道危機的樣貌與位置,無知讓危機充滿四周而又難以防範,所有的科技進展 似乎只是努力讓這艘船更加華麗,卻無助於探知行進的方向和未來。甚至有些科技,成為危機本身。

本書是派契特2011年的長篇作品,故事從一則訃聞開始,隨著藥理學家瑪莉娜的步伐,自文明的美國明尼蘇達,來到原始落後也許還帶著些許野蠻的亞馬遜河叢 林,那裡有你我能夠想見的一切不便與挑戰,她必須盡快查出同事埃克曼醫生的死亡真相,以及確認曾經是她眼裡的暴君老師、也是不可搖撼的婦科權威史溫森博 士,遮遮掩掩、試圖掙脫種種監督機制的神祕研究進度,那是關於能讓女性生殖超出年齡限制的靈丹妙藥,即便是年過七旬的老婦,依然享有懷孕生子的美好。

我們與瑪莉娜共同與可愛的「拉卡希人」為伍,從一開始的不適應與厭惡,到後來自然的習慣當地婦女為她編織髮辮,這是民俗誌學者都可能會遇到的角色衝突,派 契特藉由生動優美的文筆,將許多田野調查中面臨眾多議題,化成驚險刺激的故事,儘管〈阿凡達〉同樣探討文明對原始環境的侵害,不過作者志不僅在此,研究者 與被研究對象的情感糾葛與倫理爭議,或許才是她想要透過派契特的身心傳達的。

首先,田野調查有所謂的「守門人」,也就是能夠控制接近地點的人,在書中則由年輕而又無厘頭的博文德夫婦擔任,瑪莉娜必得獲得她們的信賴,才能有機會來到 史溫森博士所在之處。而研究者涉入田野的層次,可由極端的局外人到親近的局內人,一份好的研究既需要局外人的客觀,更需要局內人的入境隨俗,由瑪莉娜的轉 變,讀者可以清楚看到局外/局內的差別,身為局內人勢必帶有更多「同情的理解」,試著以當地人的角度來看待事情,既要同喜同悲,又要不忘原來的研究目的, 在在都考驗著研究者的功力和天人交戰。

相較於瑪莉娜的困境,史溫森博士顯得游刃有餘多了,她很清楚自己的目標,並且不擇手段達成,她心中的天秤很有效率的衡量出最好的解答,就拿要不要醫治當地人來說,書中兩人的對話精采的將許多研究法課堂中難以言喻的道德兩難,簡單且明瞭的呈現。「不要去干涉他們,只要去觀察,不要造成在地人的負擔,這樣的確是一種美德」,或許從研究倫理來看,或許是沒有爭議的一句話,然而一旦涉及生死,就不是那麼容易界定責任。對史溫森博士來說,身為醫生本來就負有醫治病人的義務,研究者的身分並不會影響這份天職,不管出手相救或是袖手旁觀,研究團隊對於拉卡希人來說,已經是很難忽視的存在了。

田野工作者最具藝術性的任務就是與研究對象建立良好關係,當中牽涉到眾多無法言喻的社交技巧與魅力展現,本書描繪的是理想狀態中的研究關係:研究者能夠自 然的採集所要的數據和資料,研究對象也能自在的持續進行原先的活動。作者很清楚知道這應該是只存在小說中的情節,所以她安排了來自另一個原始部落的聾啞男 孩伊斯特,來彰顯研究關係的張力,用來平衡不對等的研究關係。這場研究已經或多或少改變了原有的環境和生態,至少對一個原本即將死去的男嬰來說。研究者所 能做的,不是努力減輕對當地的影響,而是控制將影響扭轉到正確且對大多數人有益的方向。

整個世界都是我們需要付出關心的對象」這是研究的起點,也是人類文明發展的初衷,人的有限性往往只在乎眼前的利益和當下的好惡,卻對永續的經營視而不見,或是無能維繫。派契特以本書當作一記警鐘,人不一定要勝天才稱得上奇蹟,順天而行可能才是這艘方舟唯一前進的方向。人與自然共存共榮,才是真正的奇蹟。

x917999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559976



未完成的肖像
Unfinished Portrati
作者:阿嘉莎.克莉絲蒂
譯者:黃芳田
出版社:遠流
出版日期:20121001

原本,妳以為「婚姻是愛情的墳墓」是一句老掉牙的警世醒語,妳和他絕對不會步上這條不歸路,他是那麼美好,讓妳放心安心,更使妳對未來兩人的相處充滿了信心。妳或許不是童話故事中的美麗公主,至少妳明確知道妳愛上的是王子,妳會努力維繫這童話般的結局。然而,「相愛容易相處難」,蔡幸娟曾經這樣唱出愛情裡的苦痛:「女人的愛情/是等一種永遠」,而「多情的人/總是多受傷」,對愛認真往往就是輸家,埋藏在結婚證書中的陰影,就在妳措手不及、毫無防備的時候,將妳自以為牢牢擁有的一切,全部拖往最深的黑洞裡,也成為妳心中永難填補的洞。

妳是推理天后化名「瑪麗.魏斯麥珂特」所創作的希莉亞,更是她藉由寫作來療癒婚變情傷的出口,也許妳不是擁有灰色腦細胞的白羅探長,也不是包打聽的瑪波小 姐,但是妳比克嬸筆下任何一位偵探都還要靠近她的人生,妳是全世界眾多書迷深入了解她令人心疼過往的媒介,當我們越了解妳,也就越認識在許多引人入勝詭計 背後,層層疊疊掩飾其中的愛恨辛酸。原來,再怎樣堅強的女人,也有脆弱且不為人知的那面,妳們曾經那樣愛著一個人,也都被同一個人狠狠傷過。

妳們如此浸淫在幻想的世界,現實對妳們來說,彷彿就像是必須搭乘太空船才能抵達的小宇宙。現實是這樣沉重而又難以承受,於是不知不覺中,模糊了兩者的界 線。妳們以為用想像創造最理想的愛情,可以跟寫出最動人的小說文本一樣拿手,於是失去了應有的警戒,妳們徹底鬆懈了,問題是男人就像妳睿智的奶奶所勸告 的,「不可以信賴男人」,與其說妳過於信賴德莫特,就是那個傷妳很深的負心漢,不如說妳們都太相信愛情的天長地久。

而且妳們又過於多愁善感,妳連傷害一隻無辜的蝴蝶都會哭泣不已,而又不忍苛責那位出於好心的車夫,心太軟,以致於缺乏堅硬的外殼,保護妳敏感易脆的心靈。 無論婚前或是婚後,妳總以為自己就處在最美好的愛情中,就像是妳父母的。只不過後來妳也警醒到,妳母親,最了解妳的米莉安,也在妳未曾注意的地方,為自己 的愛情挺身捍衛,男人的心就像是風箏,如果妳不緊緊抓牢,風輕輕一吹,就消逝了蹤影,一如陳昇歌詞的自白:「我是一個貪玩又自由的風箏」。這愛玩的風箏真是讓人又愛又恨哪。

本書於1934年出版,延續1930年出版〈撒旦的情歌〉時的筆名,用以和眾所周知的推理名號做區隔。喜愛推理謎題的讀者不必抱著曲折離奇的劇情期待來閱 讀,相反的,卻能證明克嬸的平實文字不只能架構出受歡迎的解謎作品,而能描繪出人生中另一更加曲折的詭計,也就是「愛」。書名〈未完成的肖像〉是虛構畫家 為萍水相逢的希莉亞,所進行的人物側寫,實際上也是克嬸對當年際遇的隱喻。畫家用小說創作的筆觸來描繪人物,就像她以慣常書寫推理小說的字句,鋪陳童年記 憶和婚姻創傷一般,可能會不太習慣,然而我們「一看就知道了」,希莉亞的身上帶有克嬸的影子,她帶領讀者深入認識作家內心深處,那一個曾那麼遙遠的現實小宇宙。「未完成」就是希莉亞重新出航,迎向新世界的盼望,而克嬸的人生,在歷經生離死別後,在她的第二段婚姻中,再次揚帆,航向神秘的東方,朝最豐富的創作生涯前進。

愛情釀的酒或許苦澀,或許甜美,如果我們總是不試著喝它,是永遠無法體會箇中滋味的。紅螞蟻就是這樣唱的:「它燙不了你的舌/也燒不了你的口/喝醉吧/不要回頭/喝愛情釀的酒」倘若我們無法感受愛情的燙舌與燒口,或許就不算真正擁有過刻骨銘心的愛情吧。

x917999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消失的綠色鋼珠筆
El boligrafo de gel verde

作者:艾洛伊.莫雷諾
譯者:葉淑吟
出版社:皇冠
出版日期:201210

你是一位再普通不過的中年男人,有車有房,有妻有子,有一份還稱得上穩定的工作,然而隨著年紀漸長,你卻越難發現生命中的美好,只能眼睜睜看著時間猛然消 逝,好比一列失速脫軌的列車,看著不屬於你的風景,飛奔到不想要的目的地,全身上下所有的零件在離心力的作用下四處飛散,就像你那些遙遠的夢想、熾烈的熱 情、繾綣的愛戀,每日的生活一如一張張的複寫紙,拿掉日曆所指稱的日期星期,你就分不清今天與昨天、明天的差異。人生最恐怖不是終有一天死亡會降臨,而是 到死的那天為止,你沒有任何驚喜,沒有一絲盼望,你就只是過日子,你就只是,在等死。

你愛你的妻子,儘管扣除睡覺時間,你與工作相處的時刻比她們長,但是你很肯定你的愛不會打折,好吧,可能有一些,可能不只一些。也許你們已經不再有法式深 吻,夜裡不再擁抱彼此,不再感受對方的體溫,也許你們不再如最初的情話綿綿,尷尬的靜默出現次數越來越多,你很怕最後你倆將無話可說,曾有的誓言,甜蜜的 牽手,還有共同勾勒的願景,全被捲入深深的黑洞中,無聲無息,無影無蹤,好似困在一手打造的牢籠裡,明明望不見朗朗晴天,但沒有膽量離開。你需要那把開啟 鎖頭的鑰匙。你想,你早就放棄尋覓那把鑰匙了。

這是你要的生活嗎?很明顯不是,你卻怎樣都擺脫不開,你不想要這種習慣,習慣過這樣平淡的日子,習慣這樣終老,那些原屬於生命的美好,竟要往回憶裡搜尋, 在未來出現的機率趨近於零。一成不變,是你的墓誌銘。你想要改變,想要你的人生駛回最光明燦爛的地方,你要撿拾起片片遺失過的美好,就像莫雷諾這本處女作 中的那枝綠色鋼珠筆,所象徵的腐爛生活,最好它消失去遠方,不過一旦它真的消失,你又會捨不得,千方百計想要尋回,一如你以為自己無法逃離這樣單調乏味的 人生。

本書是一則現代都市人讀過會心有戚戚焉的黑色寓言,我們都可以在書頁中找到熟悉的身影,讀到曾在午夜夢迴的暗自低語。你我乍看之下,什麼都有,卻也甚麼都 沒有,心靈的空虛就算金山銀山也填補不了。書中最讓人驚心動魄的一幕是,「我」在公園中與未來孫女的幻影相遇,小女孩逼問著「爺爺,你年輕時做過什麼事?」讓他喘不過氣來,終究只能沉重而懊悔的回答「什麼事也沒做」。其實,怎會什麼都沒做,只是做的都不是我們認為最該做的事情。以為時間總是可以等,凡事以後再說,直到再也沒有以後。

前半段集中在「我」為了一枝不知道跑去哪邊的綠色鋼珠筆,刻意在下班時間留在公司挖掘同事上司的秘密,也連帶讓原先搖搖欲墜的家庭生活更加險峻。封閉的生 活禁錮住開放的靈魂,迫使「我」戴著有色眼鏡去揣測,去汙衊,好似貶低他人就能提升低迷的自己,這團漩渦將一切都捲入深淵,「我」想要的改變,卻極其諷刺 的到來。他終於可以放下那些擁有的真正「出走」,只不過是落荒而逃,是被那些所愛的遺棄。後半段則急轉直下,讓讀者跟隨著「我」到一個與本來水泥叢林生活 迥異、宛如桃花源的境地,一起看到生命的另一種可能。綠色鋼珠筆成為一個難能可貴的契機,只要完全放手,不要執著於空洞的日常,將會登到高處,看見不同的 風景。

當事情不如意,我們總想要換人物,殊不知唯一的辦法是換故事」,那些遺失的美好一直都在,不要等到失去了才後悔莫及,下一個人或下一份工作並不一定會更好,你只要確定自己夠好,夠好去愛人、去被愛,換掉負面的有色眼鏡,好好與所愛的人共同說故事,說一個讓你們都感動的好故事;或者,你可以考慮用寫的,用一枝綠色的鋼珠筆。

x917999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549916



夜行馬戲團【魔幻平裝版】
The Night Circus
作者:艾琳.莫根斯坦
原文作者:Erin Morgenstern
譯者:謝靜雯

出版社:皇冠
出版日期:20120625

糟糕的愛情跟困窘的魔術一樣,破綻百出,令妳忍不住想逃,妳只能呆在座位上,很想提早離場。妳在錯的時間遇到錯的人,沒有任何化學作用,只有歹戲拖棚的尷 尬。每個橋段都是這麼刻意,刻意到難以忍受,如同按表操課,是那麼容易預期,而又那麼容易讓人失望,不期不待竟然還是傷害。妳很後悔浪費人生在這場難堪的 演出,如同用盡心力耗費在一個不愛妳的人身上,妳望著錶面上的分針秒針,時間快快流逝是妳唯一的期待。

最美好的愛情跟最絢爛的魔術卻是最迷人的魔法,讓妳留下難以磨滅的印象,每當妳一回想,心中就會激起一道道漣漪,美麗的波紋盪漾在妳的嘴角。妳分不清是何 時開始,只知道沉溺在一場場如夢似幻的魔術表演抑或是經歷一段刻骨銘心的戀情時,妳多希望時間永遠凝結在此刻。妳參與其中,妳是這場魔法不可或缺的主角, 即便平凡如妳,也能經由愛情的魔力,化身成最幸福的小女人,對眼前的一切充滿期待,妳不知道下場魔術將會帶來何種神奇的體驗,一如浪漫的戀情彷彿看不見盡 頭,堅貞的心意打破了神仙教母所設下的限制。

妳隨著愛情翩翩起舞,轉圈,飛揚,妳是全場注目的焦點,沒有人關心魔法的來由,畢竟這一切是如此理所當然。妳唯一要擔心的是,這如許的璀璨將在何時嘎然而 止。幸福總是不經意而來,結束的太快。每一次的結束,象徵著下一次的開始,在這兩者之間,我們只能等待,或者自己去追求去創造。〈夜行馬戲團〉講述的是如 魔法般的愛情,或如愛情般的魔法,瑰麗華美的文字,所構築的「夢幻馬戲團」是一對擁有羅密歐與茱麗葉宿命的戀人,對決的競技場,場中每個奇幻的帳棚,有兩 人合力貢獻的巧思,有對彼此的眷戀,以及對矛盾命運的反擊,早在她們相遇之前,就注定了一場不是你死就是我活的生命賽局。

艾琳以〈愛麗絲夢遊仙境〉為靈感來源,融入纏綿悱惻的愛情、緊張刺激的魔法競賽以及超越想像侷限的馬戲團,寫成一部令讀者愛不釋手的奇幻作品。全書自19 世紀下半葉橫跨到20世紀初,以馬戲團為中心,從創建、正式開幕、營運危機到重建,象徵了馬可與賽莉雅的魔法對決,他們的命運與馬戲團緊緊相繫。

一部優秀的奇幻小說,超越現實的場景與架空背景設定是最基本的,十九世紀的倫敦最具奇幻色彩,有神探福爾摩斯與怪盜亞森羅蘋的鬥智鬥力,有開膛手傑克的神出鬼沒;根據官方文獻記載,第一個馬戲團 菲利普艾特雷馬戲團(Philip Astley School)就誕生在1769年的倫敦;更不用說莎翁也是在這座城市寫下〈羅密歐與茱麗葉〉的傳世劇本。也因此夢幻馬戲團以倫敦為發想起點,是這麼順理 成章,就像馬可在霧都飄雨的街道上,撐起可以阻絕雨滴的傘,是那麼的自然。

此外,書中人物形象也塑造的非常成功,無論是陰險狡詐的大師普洛斯佩羅,忠實擁護者鐘錶師傅菲德列克戴森,在最後承繼馬戲團命運的貝利,不用說軟骨特技演員月子,或是在馬戲團出生的雙胞胎,幾乎是一提起名字,就能立刻聯想到她們的個性和事蹟。

當然,更為重要的是,艾琳將這些動人的元素組合成引人入勝的故事,賦予濃厚的情感。貝利、戴森與「夢幻者」們對馬戲團的眷戀,不只是出自層出不窮的精采演 出,而是與自身生命的連結,我們對美好的盼望,都能在這裡獲得滿足,如同一場精采的魔術,沒有人願意結束的那刻來臨,如果可能,我們會選擇跟著夢幻馬戲團 四處巡迴,逛著一個又一個新奇的帳棚,特別是妳不知道哪裡會生出一個全新的告示牌,標示著一個出乎妳意料之外的奇想境地,妳忍不住掀開簾幕,只要一小步, 就能跨入現實與夢境的交界。

馬戲團不聲不響地來了」。

x917999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546547



GOLD
作者:克里斯.克里夫
原文作者:Chris Cleave
譯者:趙丕慧

出版社:皇冠
出版日期:20120608

妳一直以為自己是孤單一人,沒有人理解,沒有人愛,彷彿在人生的旅途上,只有妳和妳的影子並肩同行,特別是在失去妳的手足之後,妳對生命的一絲盼望也就跟 著失去了。直到妳和自行車比賽這項運動相遇,有總是陪伴在妳的身邊,引領妳進入奪金殿堂的教練湯姆,有讓妳又愛又妒的傑克與凱特。妳們因為自行車開展十年 的緣分,生命縱橫交錯,愛恨交織,就像是一道漫長的賽道,時而領先,時而落後,自此妳有了方向,妳不能輸,與金牌擦身而過,也等於人生全盤皆輸。妳承認, 妳輸不起,所以只能全力以赴,不擇手段,壓抑所有的情感,否認自己是個有血有肉、渴望愛的女人,妳的眼中沒有朋友,沒有愛,只有那一面面金牌。妳是第一, 妳是唯一,容不下別人。

擅長說故事的克里斯,將妳塑造成不近人情的冠軍選手,相對於為了家庭犧牲的凱特而言,妳非常不可愛,甚至可恨,妳放任自己去傷害愛妳的人,更傷害了自己。 尤其在包裹於一層又一層出人意料伏筆中的真相,竟是如此令人心碎,對妳的漫不經心更加厭惡。妳和凱特相互競逐,互別苗頭,都不想輸給對方,畢竟金牌得主只 有一位。對於阿爾果家那位沉浸〈星際大戰〉光劍輝映世界中的八歲女孩,蘇菲,妳在她的眼中就像是被黑暗力量侵蝕殆盡的天行者安納金,妳是不容忽視的威脅, 特別是對她媽媽,凱特來說。妳不曉得該怎樣與蘇菲相處,糾纏你倆中間的,是剪不斷理還亂的過往,是妳再也不想碰觸的回憶。「你越是想遺忘什麼插曲,記性就越是貯存得牢」。

有關於愛情的,是妳愛上不愛妳的人,是妳愛上不該愛的人,是妳愛上妳根本就不愛的人,妳想要愛,卻總是不斷讓愛從身邊錯過,好比一場殘酷的自虐遊戲,妳越 是想要愛,就越是離愛越遠。漸漸的,妳已分不清是愛拒妳於千里之外,或是妳根本不需要椎心刺骨的愛情遊戲。妳習慣和金牌談戀愛,呼嘯而過的風聲就像是戀人 的絮語,妳自以為沉溺而無法自拔。但妳終究無法去坦然愛一個人,凱特是妳掛念的好友,妳愛她,卻缺乏刻骨銘心的激情,那是相依相伴的友情。「愛情不應該是時時刻刻都需要保證」,沒有人能保證永遠的愛,不過從不被承諾的不應算是愛。或許妳擔憂害怕的,是妳對另一個人的許諾,妳不相信天長地久,曾經擁有則太過虛幻。於是,乾脆就不要開始。

人生是一場場起伏不定的競賽,沒有人能夠倖免,殘酷的克里斯安排小蘇菲的競爭對手是無情的白血病,在這場獲勝機率頗低的競賽中,她日漸憔悴,明明身受病魔 侵襲,卻還是要努力隱瞞,也不想讓爸媽擔心,她是最令人憐惜的選手,我們都希望她贏,因為只要她輸了這一局,就永遠出局了。妳和小蘇菲很像,不習慣在他人 面前展現真正的自己,所以要用偽裝將自己層層包覆,最好是沒有人知道妳的想法,理解妳的笑和淚,讓妳面對牆角獨自畫圈圈,妳的大圈圈住蘇菲的。妳所要對抗 的是自己,她所要克服的是病魔,強顏歡笑是妳們的鎧甲,也是妳們體貼的方式,妳將自己投注在金牌爭奪戰中,小蘇菲則將自己投身在喬治盧卡斯所構築的星際 俠客影像裡。

照顧重病的孩子是為人父母的奧運賽」傑克與凱特不啻是競賽中的一員,凱特為了呵護蘇菲,讀遍相關書籍,給予孩子最全然的照顧,甚至連夢想的奪金機會也放棄了,她只不過是扮演好人母的角色,這是妳永遠難以迄及的成就:讓人依靠。「運動比人生真是簡單太多了」, 也許妳對自行車的熱愛,只不過是妳對真實人生的逃避,輸贏是如此純粹,第一名就只有一位,這場輸了還有下次,咬緊牙關,讓肉體發揮最大極限,妳就有機會反 敗雪恥。人生沒有輸贏,只有值得與不值得,就像凱特,她錯過了那麼多面金牌,卻擁有小蘇菲的愛。而妳,多面金牌得主,卻沒有人可以依靠,也沒有人依靠妳。 直到妳在本書讀到關於妳們的結局,暫時性的結局,妳才赫然發現,其實克里斯並不如想像中殘忍,他給了妳誠實面對人生的機會,讓妳真切體會到真正金牌的樣 貌。在我們每個人心裡,去奮力追求的金牌,是由我們所愛的人給予的,無形卻恆久。

x917999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民國101415是一個平常到不行的週日,距離103年正式實施12年國教,不到兩年半的時間,第一屆接受12年國教的學生目前就讀國一下學期,距 離學期結束只剩不到三個月,然而這天光是在奇摩新聞可看到有關12年國教的新聞就有兩則:「教部明年啟動 十二年一貫課程審議機制」(教育廣播電台)、「建中生連署 籲暫緩12年國教」(民視)。前者為教育部表示,將在1038月之前,與國家教育研究院積極探究「建置十二年一貫課程體系方案」,並在102年先行啟動 審議機制;後者為建中101班學生對國一生發放3000多份問卷,試圖了解國一生對12年國教的看法,結果顯示有45的學生願意接受原本的考試制度。同 一天的兩則新聞,具體而微呈現了12年國教政府與民間兩種截然不同的態度。面對即將來臨、迫在眉睫的教改新政,教育部仍慢條斯理且又緩不濟急的慢慢研議教 育的主題,也就是課程內容,顯示出教育當局對12年國教準備的倉促與狼狽,更可說是缺乏整體性的規劃與時程的安排;然而學習的主體,也就是學生,尤其是被 普遍視為12年國教消滅對象,也就是明星高中的學生來說,似乎已等不及教育官員的官僚顢頇,迫不及待以實際的行動發聲,作為困獸的奮力掙扎。

讓我們將時間設定至前一週進行新聞搜尋,與12年國教有關的訊息還有下列數則:「談12年國教 教長:讓孩子快樂學習!」(台灣醒報,1010413)、「比序同分以抽籤決勝 教部:當最後選項」(台灣醒報,1010413)、「北市承諾 免試入學增選填志願」(中央社,1010412)、「12年國教 超額比序 彰化共9項」( 由時報,1010411)、「中市議會討論12年國教 邱素貞盼在地學習」(台灣新生報,1010411)、「前教長吳清基:比序問題 吵吵就好」(自由時報,1010410)、「基北免試比序 「志願序」成決勝關鍵」(國立教育廣播電台,1010409)、「吳清基:十二年國教絕對會更好」(中央社,1010409)。此外,NOWnews還有 一則已被移除的新聞:「12年國教嘉大併嘉中有譜」(1010411)。綜上所述,或可窺見12年國教山雨欲來、光怪陸離的荒謬:教育部仍一廂情願的以 「適性揚才」的理想定義12年國教,然而絕大部分的家長學生甚或地方教育當局,仍將焦點放在超額比序的方式,沒有人有把握目前公布的比序方式至103年實 施前是否會有變數,或者對於103年此一預定的時程,依然存有不少歧見,包含建中校長陳偉泓在內,都曾公開建議12年國教應延後實施。

讓我們再將時間提前到324,這天是女神卡卡來台演唱會預售票在台大體育館開賣的日子,大雨中小怪獸們排著漫長的隊伍,而在幾步之遙的臺大凝態物理館 則舉行第三場十二年國教人才培育規畫座談會,由台大師資培育中心等師資培訓機構所主辦的論壇,則齊聚包含新任教育部長蔣偉寧在內關心教育的家長、老師與學 生。322教育部剛公布各招生區超額比序的7大參考項目:學生志願序、就近入學、扶助弱勢、畢結業資格、均衡學習、多元學習表現、國中教育會考表現 會中陳偉泓校長點出12年國教最弔詭的一項不足作為延後實施的依據,亦即12-K課程(俗稱12年一貫課程)109年才能實施,12年國教卻早在103 年即倉促上路,在課程未能充分建置的前提下,僅做升學方式的變革,並不足以支撐12年國教。然而方於26上任的蔣部長仍再三重申103年實施的決心, 十二年國教已走在成功的道路上」。可惜的是,部長的承諾在 45的立院教育文化委員會中被打臉,原應親自進行的「12年國民基本教育特色招生及免試超額比序方案之檢討」報告,書面資料中對於會考的實施時程錯誤 百出,時而4月,時而5月,顯見教育部連最基本的會考時間都不斷更改,目前預定於每年5月實行。然而全國家長團體聯盟則對比序項目和實施時程也表達強烈的 意見,「要求廢除免試比序制,只要國中畢業,依學生的志願序及就近入學原則升學,遇超額就抽籤」,同時不支持12年國教延後實施。

理應是國家教育發展重大政策的12年國教,在不甚認真、怠惰疏散的教育部主導下,成為與八卦媒體每週一爆無異的笑談與鬧劇,讓全國民眾像是盲人摸象般,一 下摸腿,一下摸耳,欠缺系統性的整體規劃,面對各方強勢且紛歧的聲音,不禁讓人憂心2年多後的12年國教會是如何的面貌。依據20117月親子天下月刊 所做的「12年國教,新挑戰」中歸納的五大方向:自民國1038月全面實施、高中職免學費、全台劃分為15個免試就學區、入學方式分為75%免試入學和25%考試入學(現應改成特色招生較為合宜)、民國103年起,國三生都需參加會考 但是直至今日,其中各項措施的具體作為與相關配套,仍像擠牙膏一般分批產出,對現場第一線國高中的教育行政人員與教師,都沒有足夠的溝通與宣導,101 3月最後一週才緊急在全國北中南東四區召開「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政策座談會」,可嘆的是,這場座談會的會議資料44才在「教育部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網站」公告,不只教育政策的擬定品質讓人質疑,連執行的效率也頗讓人搖頭連連。

根據教育部公布的12年國教實施計畫,共分三大願景(提升中小學教育品質、成就每一個孩子、厚植國家競爭力)、五大理念(有教無類、因材施教、適性揚才、多元進路、優質銜接)、六大目標(培養現代公民素養、引導多元適性發展、確保學生學力品質、舒緩過度升學壓力、均衡城鄉教育發展、追求社會公平正義)、七大面向(全面免學費、優質化均質化、課程與教學、適性輔導國民素養、法制、宣導、入學方式) 以及29個方案。依照上述理念,照理說應可讓各方安心,然若探究各細項之內涵,仍有如畫大餅充飢,面對盤根錯節的教育問題,試圖透過12年國教畢其功於一 役,一次性解決這些根深柢固的疑難雜症,如果缺乏溝通的準備與誠意,無疑是繼九年一貫政策之後,另一場規模更為宏大的教改災難。畢竟,我們都同意目前教育 的現狀不甚完美,也因此每一個改革舉措更該思慮周延,小心操作,反覆推敲,兼納意見,透過有力的作為,重建大眾對教改的信心,如此方能確保接下去的各項改 革成效。同時更加重要的是,教育部在推動12年國教之前,必須自問:為何現今的教育體制無法達成這三大願景與五大理念,而以目前的施政效率來看,就能夠達 成了嗎?如果教育當局無法誠實面對,一昧囿於總統競選承諾或元旦文告,舉辦再多的座談或說明會都無法確切解決目前的僵局,這個殘酷的僵局是12年國教勢必 在大家都沒有準備好的情況下,且戰且走,匆忙實施,所遺留下的殘局則由一代代莘莘學子與整體社會承擔苦果。

讓我們回到教育本質,化繁為簡,重新思索透過教育應該達成哪些最迫切的目標。亦即藉由不論是9年或12年,經由這漫漫學校生涯,究竟要培育學生的哪些能 力,才能經得起瞬息萬變的時代變遷,讓學生均能具備面對未來挑戰的能力。綜觀古今中外教育理論,不外為下列三項:基本能力、發展潛能與品格。若以此為衡量 標準,12年國教顯然是不及格的。就基本能力來看,12年國教雖設置會考作為檢核機制,然而對會考的定位曖昧不清,既想消弭考試至上的歪風,又想檢核基本 的學習品質,會考難免會落入換湯不換藥之譏;就發展潛能來說,12年國教自將升學方式多元化入手,希望化解扭曲的升學壓力,回歸教學正常化,並接納學生各 項能力的發展,然而在師資尚未到位,特色學校尚未發展,優質學校尚未明確定義,家長觀念尚未更改的前提之下,學生真能有足夠的支持,自在又安心的發展自身 潛能嗎?就品格來說,12年國教對品格培育的措施付之闕如,令人不禁懷疑,教育部著眼於體育、美育、群育的發展,卻打壓智育,輕忽德育,未來將要如何回頭 強化基本公民素養;值得玩味的是「培養現代公民素養」為六大目標之一,竟沒有一個具體方案足以達成這項目標,這套12年國教規劃之品質可見一斑。

老實說,以目前12年國教的推動方式來看,103年施行後注定是一場騎驢式教改悲劇。不僅是父子騎驢式的荒唐,教育部缺乏中心思想與系統規劃,埋首沙堆研 議一套期盼討好各方意見的教育政策,卻顧此失彼、畫虎不成,每個定案都禁不起各方勢力的圍剿與批評;更是騎驢找馬式的無奈,乘著不合時宜、與現實脫鉤的教 改方案,卻自以為可以達成有效培育人才的目標,騎著笨驢妄想行千萬里路,推行漏洞百出的錯誤政策,妄想適性揚才。教育問題的解決說穿了有二:一是資源有效 分配,二是認清教育主體。201112月,立法院初審通過〈教育經費編列與管理法〉修正草案,表面上雖然增加了約200餘億經費,然而財務規劃細節卻付 之闕如,列為29個方案之一的「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財務規劃方案」僅以流程與辦理方式為主,而且還是9610月制定的先導方案;此外,可以預期的是,隨 12年國教「全面免學費」的面向推動,勢必耗費大量經費在學費補助上,實際用在提升教育品質的比例實在難以期待。另外,不論是九年一貫或是12年國教, 都以學生為主體,以家長與學生的訴求為出發點,從而自上而下推行實施,但是如同醫院的主體是醫師,學校的主體自然是教師,而非學生,以致每回教改都得不到 現場老師的支持與配合,就拿12年國教來說,實行時程在即,教育部現在才要開始對國高中教師進行宣導溝通,儼然將教師視為配合政策的客體。就像良藥苦口一 般,沒有醫師會因為病人喊藥是苦的,而選擇糖果投藥,不過教育改革就像是學生喊著壓力好大、學習不快樂, 卻強逼 老師刻意營造快樂學習的環境,討好家長與學 生。可預見的是,12年國教就像一顆來源不明、沒有人吃過、包著糖果包裝的藥方,味道是苦是甜無人知曉,至少看起來應該是甜的,然而有沒有療效則要等到 103年第一批實驗白老鼠吃過才知道。

教育是價值傳遞與複製的過程,無論教育如何改革,總有一些千古恆久不變的價值要追求要實踐,面對錯誤的教改方向,在苦果尚未顯現、教育當局尚未覺悟之前, 除了被動配合因應外,不管是教師、家長與學生,都有可以堅持的方向。比如堅持認真把每一件事情做好,儘管12年國教的免試比例提高,但這不代表可以輕忽課 業,相反的應該調整課業的比重,將基本的語文數學能力視為探究世界、發展其他能力的基礎,找出屬於自己的有效學習策略與態度,為將來的學習做準備;比如堅 持開闊自己的視野,生涯發展代表著人生有多元的道路,不要讓腐敗落伍的教育體制限制自己的未來,找出自己的專長與興趣,讓自己對人生的熱情有明確方向;比 如堅持優雅的品格,做對的事需要有豐厚的學識,更需要有實行的勇氣,只有自己能決定要成為怎樣的人。吳毓瑩教授的一段話或可做為最佳註解:「教育本身具有價值與意義,不是為了下一個階段而準備,而是為了充分發展此時此刻的主題而為」。如果國家教育政策無法輔助孩子達成他的自我實現,那麼身為教師、家長與學生自己的我們,總該莫忘初衷,堅持自己的主體性,別拿顢頇的改革當墮落的藉口,而要更加努力,化危機為轉機,與眾不同的追求卓越,才是面對12年國教怪獸的求生之道。我們不該自陷騎驢找馬的困境,而應該堅持自我實現;我們更不會騎驢找馬,畢竟此刻就在追求自我卓越的路上。我們自己就該是那匹優秀的千里馬。

12
國教相關資源:
1.
教育部12年國民基本教育資訊網
http://140.111.34.179/
2.
親子天下完全搞懂12年國教
http://topic.parenting.com.tw/issue/12yearseducation/
3.
聯合新聞網校園博覽會─12年國教
http://mag.udn.com/mag/campus/itempage.jsp?f_SUB_ID=2181

x917999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518834



博士熱愛的算式(三版)
作者:小川洋子
原文作者:Yoko Ogawa
譯者:王蘊潔

出版社:麥田
出版日期:20110930

正因為對實際生活沒有幫助,數字的秩序才顯得優美。」

你以為人生是減法,每度過一天,就離終點更靠近一點,所以必須把握一絲一縷的寶貴時光;然而當你與生命中的摯愛相遇,你不禁發現人生其實也可以是乘法,甚 至像是等比級數般,你的真心與她的美好打破了一成不變的數學公式,原來日子也可以過得幸福洋溢,愛豐富了兩個人的生活,這是任何數學函數或理論所無法涵蓋 的領域。在你遇見對的人之前,你只是一個單純孤立的數字,沒有任何意義,然而當真愛將臨,就好像遇見正確的數字,兩人間的情愛糾葛就像是一道道待解決的習 題,有時讓你傷神,有時卻又讓你體會到濃郁道化不開的甜蜜,只要尋得解題的完美公式,賦予兩個數字意義,哪怕過程時加時減,或乘或除,或是計算多麼繁複, 當你在最後仍緊緊牽著她的手,執子之手,與子偕老,你會感到獲得最佳解答的無窮滿足。原來最佳解答一開始就在,就在你與她相遇的那一刻。

數學的美,也很難以言語表達」,日本小說家小川洋子卻以溫 暖平實的文字,透過熱愛數學的「博士」與新管家母子「我」、「根號」間的溫馨情誼,描繪了數學的美,深深打動讀者的內心,也讓我們重新看待原以為枯燥乏味 的數學世界,原來對於數學存在著另一種面貌,是如此動人,如此廣闊而貼近你我的生命。〈博士熱愛的算式〉(2003)是作者以著名數學家保羅艾狄胥傳記 〈數字愛人:數學奇才保羅艾狄胥的故事〉(The Man Who Loved Only Numbers1998)為藍本,創造出迷人又讓人心疼的主角「博士」,不僅在2004年獲得第一屆書店大賞,更於2006年改編成電影版,由小泉堯史 執導、深津繪里與寺尾聰主演。

我的記憶容量只有80分鐘」,對數字有著瘋狂熱愛的博士, 卻因為一場車禍,使得他的記憶只能延續80分鐘,此外只剩下47歲意外前的回憶。所以每隔80分鐘,他必須重新認識這個原應熟悉的陌生世界;所以他的身上 貼滿提醒重要事情的小紙條,讓人另眼相待難以親近。雖與兄嫂同住,卻獨自居住在偏屋,日常生活僅靠更換頻繁的管家照料。此外,陪伴他的,只有數字,特別是 質數。面對浩瀚的數字世界,他是那麼謙虛,那麼充滿愛憐,「博士愛的方式卻很正統:疼惜對方,無私地為對方奉獻,抱著一份敬愛,時而愛撫,時而跪在一旁呵護,隨時陪在一旁」,數學是彷若情人般的存在,默默承受著博士對它的愛。

「我」和兒子「根號」在博士64歲這年闖入了他的生活,他對數字的愛有了被觀看的對象,而他對數字的愛,也自然的深深感染了這對樸實的母子。「我」對博士就像是仰望高山一樣崇拜著,博士好比是數學世界的導遊,無比溫柔而深情的介紹這個由無數數學家所建構出來的奇妙境界,「數學的真理隱身在無人去過的路的盡頭,而且,並不一定在山頂上,有可能在懸崖的峭壁間,也可能在山谷的深處」,不管是怎樣艱深的數學理論,經由博士極富耐心的解說,都能增添打動人心的意義。「博士指引的路標不會受到任何東西的影響,永遠正確」。 數字不再是躺在習題本中煩厭的計算,而是看待世界的媒介,解釋這個世界的真理。我們都會有種錯覺,數學就像一首讀不膩的詩,在你我的心靈上輕快起舞,有屬 於它自己的節奏,一旦取得我們的理解,就能化為熟悉的語言,述說它的故事。再如何艱難的數字或公式,只要透過博士的口中說出,我們都能感受到它的美。 「我」的生日是220220,恰好和博士「學長獎」獎品腕表背面的編號284是一對「友誼數」(又稱親和數),亦即「如果兩個數字彼此真因數的和,互相等於對方」,藉由數學兩人間的情誼有了浪漫的解釋,「在浩瀚的數字世界中,歷盡千辛萬苦,終於找到了對方,緊緊擁抱彼此,培養出深厚的友誼」。

博士對根號的愛,則彷彿親人,甚且比有著血緣關係的家人還親。「你是根號。這是一個面對任何數字都不會有絲毫為難之色,以寬大的胸懷加以包容的符號」,用數字理解世界的博士,摸著孩子平坦的頭,用「根號」來定義眼前的孩子,述說著他對男孩的期許與關愛。博士對數學的愛,成為根號耳濡目染的對象,而故事最後安排根號成為中學數學老師,也就不那麼令人意外了。「無論自己身處多大的困境,他都認為根號比他更需要幫助」,博士對根號是無比寬容,填補了根號自小缺乏父愛的位置,儘管他的記憶障礙,不是那麼讓人放心,然而博士是像對數字那樣的愛根號。「小孩子是大人不可或缺的原子」,每當看著博士對根號的孺慕之情,心中就會浮起一陣暖流,向來一個人過日子的博士,因為有「我」和根號,讓每逢80分鐘的腦內重開機有了意義。除了數學,他不是孤單一人。「完美的證明應該堅固而又柔美,沒有一絲縫隙,協調得沒有一絲的矛盾」,三人的感情也像是一列無懈可擊的證明,證明了人與人之間的情感可以如此純粹,跨越短暫的80分鐘而歷久彌新。

啊,多安靜」博士所喜愛的靜謐感,處處可在書頁中尋獲,好似小津安二郎電影中的帶著淡淡哀愁的安靜,習以為常的平靜生活,隱藏著需要深切感受的美。「所有的東西都回歸應有的位置,不需要增減」, 小川洋子以這麼「安靜」的作品,深刻描繪出博士三人「安靜」的生活,使得全書臻於完美溫柔的境地。如同書中未曾清楚言喻的博士與兄嫂寡婦間的情感,原該是 禁忌汙穢的不倫描寫,卻因為博士喪失的記憶,而有著留白般的美麗,那道優美的歐拉公式,化解了寡婦和「我」間緊張的關係,「有人加了1以後,世界就毫無預警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一切都歸於0」,停留在老照片中的兩人身影,象徵了那段逝去卻珍藏在兩人心中的愛情,不可言說,卻隱含在偉大永恆的公式中,一如他對她的愛。「叔子一輩子都不會記得妳,卻一輩子忘不了我」,這是曾經被愛的人的自信,那份感情是那麼的堅定不移,要用一輩子來守護。對於所愛的人,我們也該像博士守護數字般愛著,就是這份執迷不悔,讓愛趨於永恆,就像一道牢不可破、絕對經得起反覆驗證的不敗公式。

x917999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6) 人氣()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489155



草祭
作者:恆川光太郎
原文作者:Tsunekawa Kotaro
譯者:高詹燦

出版社:皇冠
出版日期:20101213

生活像是一座巨大的牢籠,緊緊圍困著你,不只限制你的身,更侷限你的心。你一心以為在這世界有個像黑洞般的存在,只要踏進那裏就能與現實脫節,你成為沒有 身分的存在,時間對你沒有任何意義,不管是遙遠的過去或是未來,都可以被拋在腦後。關於那些你愛的或愛你的,都不再重要。那裡會是最無堅不摧的避風港,抹 殺種種煩憂,讓你徹底歸零,沒有結束,也沒有開始,像是在人生狠狠劃上一記裂痕,什麼都沒有,所有的喜怒哀樂都將消逝無蹤,一切都無所謂了。〈草祭〉是日 本奇幻小說家恒川光太郎2008年出版的作品,共收錄五則短篇連作,延續「異世界」的寫作風格,創建了一處名為「美奧」的幽微之地、傳統與現代兼具的另類 桃花源。

〈獸原〉以一塊天外巨岩或稱「生化岩」為主題,凡是接近該石所處的原野,即幻化成獸。幼年受到遺棄的椎野春,將這塊岩石做為終結母子情仇之地,不負責任的 母親如其所願的漸漸腐朽,關於被所愛之人傷害的不堪,關於渴望被寬恕的罪行,則昇華成原野上的風,將阿春輕輕包覆,讓他失去人形變身為獸,接著連獸的形體 也要消失,往「一個更遼闊的世界」而去,獲得真正的自由。

〈屋頂猩猩〉是美奧遍布老房子的街區屋頂上的裝飾石像,據說是喜歡喝酒和惡作劇的家中守護神,不過似乎不是每個人都願意晉升為消災解厄的神明,孝廣千方百計將美和誘騙來當新任的「屋頂神」,或許是累了,或許是他看出她對俗世的厭倦,「屋頂神沒有俗人的煩惱」,她不想再理會同學對她的排擠嘲笑,單純當居民的守護神,專注於長到佔去通道的樹枝,是一種解脫,也是另一種形式的自由。

作為全書時序最早的一篇〈草的夢話〉,揭示了「美奧」地名的由來:「景致優美的山奧」。 擅長使藥毒殺的「我」,利用大蛇花調製出超越生死的秘藥「草薙」,只為了保留深深迷戀的女子絹代。他用秘藥封存她的遺體,眼睜睜看著她幻化成貓頭鷹,轉瞬 振翅飛去。他隨手使毒讓此地的村民全都轉化成另一種生命型態。再也沒有人記得,原來消除記憶最好的方式,就是讓能夠記憶的人全都消失。於是,新的記憶,新 的可能於焉誕生。

〈天化之屋〉則創造一種近似打牌一類的「解苦」遊戲,「由卡片和解苦盤構成的、自成一格的世界」,背負無窮悔恨往事的女孩望月,受到神祕氣息的牽引,為了解除心中的苦,玩著一局又一局的「天化」,往事歷歷在目,沉重的負荷成為午夜的夢魘,她必須進行到最終局,才能完全解脫。「但剩下的那幾局接下來才正要開始」,她決心從虛幻中逃亡,逃向可能依然痛苦的現實。

全書收束在最終篇〈清晨的朧町〉,所有關於美奧的奇珍異獸或是鬼魂精怪,幾乎全都再次登場,成為長船先生所創造的市鎮,想像的世界保護著同樣承受不堪回憶 的香奈枝,她在現實世界滿身是傷,棲息體內的怪物仍然暗自滋長茁壯,差點就要奪去自己的性命。不過在軌道的前方,還有許多的市鎮,「都會在我心中散發光芒」。恒川光太郎以一篇篇充滿幻想風情的短篇,不厭其煩的為你我虛構了一個個新奇神秘的世界,他應該也是像長船先生那樣溫柔的人吧,用優美如詩的故事,述說著生命的美好。

延伸閱讀:

http://tw.myblog.yahoo.com/x9179996/article?mid=3157


桃花源,迷走!:恒川光太郎《夜市》

http://tw.myblog.yahoo.com/x9179996/article?mid=5253&prev=5255&next=5250


異世界漂流:恆川光太郎《神隱的雷季》

http://tw.myblog.yahoo.com/x9179996/article?mid=9051&prev=9052&l=a&fid=54


生而為囚:恒川光太郎《秋之牢獄》

x917999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509490



如果,高校棒球女子經理讀了彼得.杜拉克
作者:岩崎夏海
譯者:加藤嘉一
出版社:新經典文化
出版日期:20110629

越是優秀的人,越會犯錯。越是優秀的人,越會願意嘗試新的事物。」

1973
年,管理學之父彼得杜拉克出版〈管理的使命、責任與實務〉(台灣譯本由天下雜誌出版,分為三冊),歸納其近四十年擔任各組織顧問的經驗,揭示管理這門學科的精神:「經理人的願景、奉獻與正直是決定組織管理狀況的因素」。 2009年,著名日本女子團體AKB48企劃與宣傳岩崎夏海,則據以參考並融入他參與製作的心得,以日本高中棒球隊為背景,撰寫輕小說〈如果,高校棒球女 子經理讀了彼得.杜拉克〉,平易近人的劇情廣受歡迎,深入淺出介紹了杜拉克的思想精華,帶動一波重讀杜拉克管理經典的熱潮,不只在2010年改編成十集的 動畫,並在2011年電影化,由前AKB48成員前田敦子主演,台灣譯名為〈正妹柑芭嗲〉。

本書說穿了不過就是常見的運動漫畫公式:原本無法齊心的球隊,歷經許多事件之後,從谷底翻身、徹底改頭換面的故事,然而之所以從眾多類似文本中脫穎而出, 關鍵就在於岩崎精心將厚達八百多頁的原典,轉化為主角川島南擔任球隊經理,遵循杜拉克的管理精粹,一步步化解團隊歧異,凝聚目標,採取適當有效的策略,進 而發揮球隊價值的過程,寫來就像一般的少年少女小說般淺顯易懂,該有的青春洋溢、熱血純愛,在在打動讀者的心。

面對如同一盤散沙的球隊,不論是隊長、王牌投手、其他隊員甚至是教練,都存有各自不同的問題,阻礙了整體的戰力,遑論在各項比賽獲得佳績。身為代理經理的 小南並未放棄,反而尋求專業協助,而管理學大師則是她最有力的後盾。她在書店買到的並非杜拉克原著,而是由曾被杜拉克譽為「比我還了解我的著作」的上田惇生教授編撰的管理精華版,因此作者也能以此為基礎,進一步貼近杜拉克的思維,轉化成老少咸宜的小說作品,而不致於失真。

管理者一定要具備的特質是:正直的品格」,如此精簡的一句話,如此精準的撞擊小南與你我的心魂。精熟的管理技巧與和善的人際態度是可以透過後天學習而改進,但是品格卻是與生俱來的,「他只考慮什麼是正確的,對事不對人。他看重一個人是否誠信正直,而不是只以他的知識能力論高低」,身為專業經理人的品格,簡單說就是正直,以身作則,不僅要求部屬,更加自我要求,在他的正向領導下,無論組織或是個人都能踏實篤定的朝更好的方向前進,有一流的表現,有一流的自我實現。而小南帶領球隊的第一步,即是認清管理的特質。

滿足顧客是企業存在的最大使命和目的」,擬定組織目標最重要的要先對組織的功能下定義,杜拉克所謂的「顧客」並非單純買賣關係裡的客人,而是透過組織而獲利的關係人,好比觀眾球迷、教練、隊員的家人,甚至連隊員本身都可算在顧客群,小南藉由尋找顧客需求的過程中,成功定義了球隊:「為了帶給顧客感動而存在的組織」。為了達成此一目標,「只有行銷和創新才能創造成果」,杜拉克強調行銷要從顧客出發,建立組織的中心思想,堅守「顧客覺得有價值、有必要,想追求的滿足」,既非一昧討好狹義的顧客,更非受制於自身的條件,而是跟隨廣義顧客的需求不斷讓組織成長,帶給顧客實質的感動。

管理,就是透過有生產力的工作,讓工作者展現成果」,小南 為了發覺球隊主要顧客,也就是球員的需求,採取了「探病面談」的策略,請臥病在床的前經理宮田夕紀擔任負責人,製造夕紀發揮天賦的機會,同時深入了解球員 們的想法與對組織的期望。經理人很重要的任務之一,就是有效運用團隊的人力資源,簡單說,就是要做好組織的分工,同時充分激發每個人的專長。另外,協助提 供專業建議的專家融入組織,也是經理人責無旁貸的工作:「經理人並非專家的上司,而是工具、指南、行銷代理人」。用人唯才,畢竟「人事決策向組織成員暗示了,管理團隊真正想要的、重視的、獎勵的是什麼」。組織的價值,將展現組織成員的品格中。

小南最精彩的措施即是擬定一套讓球員樂於訓練的練球方案,結合競爭、結果、責任等特性,並引入團隊制,讓訓練更加系統化,更符合球員對精進球技的需求。「目標管理的最大好處就是促使人掌控自己的績效,自我控制總是帶來強烈的動機」,杜拉克主張經由「分析、整合、管理、工具」能促進生產力,再透過目標管理和自我控制,團隊成員也擔負起經理人的角色,組織將成為充滿活力的有機體。「集中專注,才能抬起世界」,將目標專注在最重要的領域,則能在有限的時間,發揮最大的成效。

創造成果的第二步就是創新。「創新的衡量,端視它給外在環境帶來了何種程度的衝擊」,亦即開創獨特、與眾不同的價值,程高則以「不打觸擊、不投壞球」作為創新的戰略戰術。管理除了行銷與創新,還要有「社會貢獻」,小南則以程高的管理經驗作為貢獻,提供校內其他社團經營的參考,同時也擴及社區,讓棒球隊盡情揮灑其價值,更藉此引進外界資源,促進良性互動,讓組織更為茁壯強大。

組織是對於社會裡的每一個人做出貢獻,並達成自我實現的一種方式」,這也是管理的正當性,成員成就組織,組織也成就了成員,每一個人都有機會讓組織更加完善,而持續不斷進步的組織,同樣帶給個人進步與滿足。此外,杜拉克還探討了規模對組織的影響:「管理者應該追求的市場規模不是最大,而是最適合」,數大不一定美,面對組織的變化做出合適的判斷與處置,是經理人必須克服的挑戰。

管理的最終目的就是要獲致成果。「經理人的任用標準不在管理技巧或專業能力,而是成果和績效」, 程高棒球隊在這一連串的變革中脫胎換骨,逐步邁向卓越,成功踏上甲子園的舞台。程高的傳奇,不啻是杜拉克管理學的縮影,更是你我足可仿效的典範。自我管理 其實與組織管理相當,小南不只成功改造了球隊,也改造了她自己;不只感動了自己,也感動了球隊成員。因為感動,讓一切變得可能,透過擁有正直品格的經理 人,帶來令團隊感動的力量,在共同朝目標前進的道路上,夢想終將實現。

x917999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502610



春天,相遇在巴尼斯百貨
作者:吉田修一
原文作者:YOSHIDA SHUICHI
譯者:劉名揚

出版社:麥田
出版日期:20110429

一個曾受人掏心掏肺愛過的人,似乎也學得會該如何掏心掏肺去愛人。」

巴尼斯百貨是總部位於紐約麥迪遜大道著名的精品百貨,日本共有三家分店,1990年開設的新宿分店是第一家,同樣是以高級品牌和名設計師的服飾為主。〈最 後的兒子〉(1997)中的「我」,在〈春天,相遇在巴尼斯百貨〉(2004)中有了姓氏「筒井」,時間設定在他們分手的十年後,迥異於「我」,閻魔則被 曖昧的抹去了名字,兩人在六樓西裝部相遇,閻魔依然是那樣寵愛著另一個年輕男孩,儘管年華老去,還是穿著誇張鮮豔的花襯衫,哀悼逝去的青春,也明示著同志 的身分。而筒井搖身一變,有了妻「瞳」,有了非親生的男孩「文樹」,就廣義來說,他擁有了符合社會期待的身分,他是某人的丈夫,某人的父親,不再是象徵抗 拒傳宗接代的「最後兒子」,他是有家庭的人。

和閻魔的重逢,勾起一連串昔日曾有的甜膩與慾念,這是他珍藏在心中的秘密,與其同居的歲月,是一段早已遠去不再返回的記憶,在那樣被溺愛的日子之後,現在 他擔負起真正的責任,為妻與子負責。吉田修一在本書述說的主題是「之後」,我們都是某段時期的「之後」,曾那麼被愛之後,曾在那樣的青春之後,曾在那樣被 傷害之後,大多故事都只說到一半,作者則藉由筒井將另一半說完。作為一個三十出頭的男人,心中積蓄了近三十幾年的回憶,像是站在某個關鍵的里程碑,無論往 前或往後,都是無止盡的道路,縱使想要走回頭路,再也沒有機會,只能埋頭往前,或奔馳,或漫行,或痛苦的且戰且走半推半就。於是我們看到一個矛盾的而立男 人,時而懷想在過往的肉體歡愉,時而對神似前女友的女子產生可能的期待,時而不經意或刻意的吐露曾與人妖同居的過去,時而突然放下一切,轉入另一個閘道, 只為尋找失去的時間,時而想念前女友,拼湊當時心中的樂園。

年輕時,的確視腳踏實地為貪圖安逸,等到不再年輕了,才發覺自己正死命想走回那條安逸的路。」我們都不停為自己的人生做出不同的抉擇,真正困擾的不是要如何做出正確的選擇,而是如何阻止自己去想像做出另一個選擇之後的人生風景。我們都有可能成為另一個不一樣的自己,過迥異於此刻的人生,比如筒井在搖晃的電車中,依稀感覺到「另一個沒做出這選擇的自己」,沒有瞳沒有文樹的另一種可能。人生的殘酷在於,當我們下定決心,就代表著放棄了其他更多的可能。簡單來說,就是遺憾。「某種更龐大、更難以言喻的理由」, 讓他轉動方向盤開往不同於習以為常的目的地。他在尋找一個理由,一個「我之為我」的理由,好像如果沒辦法有清楚的交代,未來就很難繼續走下去了。瞳打給飯 店的那通電話,精采的解決了讀者與筒井共同的困惑。因為不管我們錯過了多少可能,至少現在我們擁有的,是那麼安穩,是那麼接近理想中的幸福,或說是,樂 園。

同時有兩個不同的時間在推移?瞧,你這想像中的樂園不是變得愈來愈生動了?」 我們同時擁有兩種時間,一個是現實生活中所選擇的時間,對筒井來說,就是安於家庭、安於工作,完全社會化的自己,不過內心存在著另一個自己,包含了一切可 能,沒有選擇的通常比已經選擇的充滿想像,我們只能選擇一條道路來走,反而錯過了其他無數可能。書中最末篇〈樂園〉改以第一人稱,回憶筒井與前女友的相處 景況,巧妙澄清了如此的矛盾。透過想像,心中的樂園會越來越真實;透過想像,其實我們正身在樂園之中。

你是筒井,三十出頭,曾經與一個寵你的人妖同居,現在你是平凡的老公,平凡的父親,過著平凡的日子。對於未來,你還是有許多不同的可能。

喂,那兒有沒有埋著什麼?
那兒?你指哪裡?
你腳下呀。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春天,往樂園前進的路上。

x917999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395108



最後的兒子
作者:吉田修一
譯者:劉姿君
出版社:麥田
出版日期:20080309

想被愛是一種無可救藥的惡意。」

有時候只是放空,什麼都不去想,任何責任都不必承擔,靜止在不進不退的瞬間,完全自在的依賴另一個人或是被另一個人深深依賴著,他跟你呼吸相同的空氣,你 很清楚他只是你生命中短暫的過客,沒有過去也沒有未來,或許這段刻意的留白,更能貼近人生的本質,當愛則愛,當恨則恨。沒有人會在乎數十年過後,此時此刻 的光景將以何種形式存在,可能是一段可有可無的記憶,可能是保留在內心深處不願觸及的塵埃,更可能是幾許曾經愛過或被愛的甜蜜。

無論是「在沙漠裡喝的一杯水」,或是「在悶熱的夜晚裡淋的一場大雨」, 不只解你身體的渴,更是解你心靈的渴,也許再多的愛都無法填滿你的空洞,卻能讓你肆意沉溺漂浮,看似無所依靠,實則受到溫暖海水的包覆。在愛裡,我們都是 如此安全。〈最後的兒子〉(1999)是吉田修一的處女作,共收錄三則短篇作品,以平實的文字探觸現代都會人們細微且習以為常的情感,彷若電影旁白般冷靜 的敘事風格,我們就像自然踏進尋常人家的日常,任何的愛恨喜怒都化作比天上浮雲還要輕柔的淡然,待轉身離去之時,卻有不知身在何處的錯覺,也許剛剛闖進的 是連自己都未可知的清幽秘境。

正因為不知道自己的起點和終點,人類才能吃布丁吃得那麼香甜」, 〈最後的兒子〉一開場是「我」百無聊賴的透過攝影鏡頭,拍攝自己消塗改寫與被殘殺的同志「總統」本名的畫面,接著是一段段與人妖愛人閰魔有關的私密錄像, 瑣碎沒有邏輯,就像是散落桌上的舊照片,缺乏時序,沒有開頭也沒有結束,其中滿是閻魔對「我」的溺愛,每個幸福的片段,構成不見容於世人與家人的愛戀。 「我」只是身體上與閻魔同居,實際上他很明白自己對閻魔的情感稱不上愛,反而是「既卑劣又不負責任」的依存,或許閻魔也能感受到這點,「我」只是這段時間的小男友,除了同性肉慾,只有最純粹的陪伴。

看著「我」捲義大利麵或是製作塑膠模型、在「我」面前自在的喝醉然後高談闊論、扮演「世界上最幸福的美髮師 為「我」理髮、一起步出錄影帶出租店、容忍「我」對牙刷的挑剔,甚至包容「我」對金錢的揮霍、沒有分寸的見血嬉鬧或是可能的背叛。有「我」相伴的閻魔,處 處洋溢著溫馨的甜蜜,用對「我」的寵愛,證明了自己仍有愛人的能力;而「我」也不斷用任性胡鬧再三試探閻魔對他的愛,從中探尋被愛的極限。如果閻魔能像法 國電影〈Friends〉的女孩,為在鬥牛場上擔任清潔工的男友,驕傲的起立喝采,那麼「我」是不是也能以同樣的熱情來回應?「我」的母親來新宿探望兒 子,「我」滿懷惡意的要閻魔現身藉以出櫃,然而這位膽小的男友卻臨陣脫逃,畢竟他自知身為「不能介紹給自己母親的女人」哪。故事最末,「我」繼續銷抹日記中的名字,這次則是將閻魔的代稱改換為本名,前後呼應,形成餘韻盎然的對照。或許,在「我」的心中,早就全然接受閻魔了。

〈碎片〉是一則很輕簡的作品,受到母親意外死去的影響,牽動著父子三人看待人生的態度與往後的命運。哥哥「大海」從離家到東京打拼,卻一事無成,放任同居 女友為了滿足物慾從事電話性愛的工作;至於留在家鄉的弟弟「岳志」則迷戀上剛離婚卻渴望自由的酒家女,以自以為是的方式去愛對方,往往不是對方想要的。自 生命中最重要的女人缺席之後,兄弟倆各自以不同的方式找尋可以替代母親的對象。希望有人可以依賴他們的渴望,是自己渴望愛的投射,就像一塊塊殘缺的玻璃碎 片,所映照出來的愛,看似閃亮實則破碎,失去焦點。

旅行重要的不是要去哪裡,而是和誰一起去,不是嗎?」〈Water〉則是充滿青春氣息的短篇,以在縣運會挑戰自我紀錄的游泳社團四人組為主角,述說為著共同的夢想一起努力的美好時光。正因為年少,所以無所畏懼,世界彷彿沒有任何疆界,只等待他們去冒險。「我」,隊長凌雲以獨特的風格領導團隊,讓眾人齊心奮鬥,「每當開始做一件事的自己,是最膽小、也是最勇敢的」,在最終決賽中,他徹底感受到生命的燦爛,無論生活以怎樣的形式從中作梗,或脹滿情慾的遐想,或禁忌的同性之愛,或死去哥哥的身影,或離家出走的母親,都無法阻止他們在泳池中盡力泅泳,在「一點男子氣概都沒有」的泳池裡揮灑自己的膽小與勇敢。

吉田修一藉由文字向讀者傳達了活著的小確幸,那些生活中偶發的錯誤是可以被容許的,愛上不該愛的人,放任自己的人生腐敗,或是不顧一切的只為與未來無涉的 夢想,在漫漫的人生座標中,是如此的可愛。由小錯誤所構成的不完美人生,遠比兢兢業業的完美來得平易可親多了。一如張信哲的那首,我們都愛這個錯,錯得多 美麗。

x917999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