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435994
戰國縱橫 卷一 潛龍勿用
作者:寒川子
出版社:高寶
出版日期:2009年06月03日
請你試著想像這麼一個時代,人才輩出,只要你擁有才幹,長於謀略,懂得自我推銷,把握難得機緣,遇到賞識你的主子,你便能一夕之間飛黃騰達,名震天下,號令各國。你若想要持續保有這樣的優勢,就必須如履薄冰,和這世道中的其他能者競爭,勾心鬥角,無所不用其極,想要成功就只有不斷踩著數不清失敗者的骸骨前進,對敵人仁慈就是對自己殘忍。這是一個無處不是機會的時代,也是個瞬間讓人迷失的時代;這是一個勇敢築夢的時代,也是個無數夢想破碎的時代。
小國要在大國的爭鬥中求生存,苟延殘喘的為自己的國家爭取最大利益,大國必須保持原有的優勢,彼此互相制衡,在稱霸的路上,沒有永遠的敵人,更沒有永遠的朋友。今日結盟,可能只是要扮豬吃老虎;今日毀約,可能明天又再次握手言和。乍看之下,這是個仁義毀壞的時代,卻也隨之產生許多有志之士,他們試圖喚醒世人的良知,用三寸不爛之舌說服君王實現學派理念,仿若是在追求一個遙遠看不到盡頭的夢,只要有心,就能憑著自己的口才與智慧,一舉改變這個世界。
這是東周戰國,因各國戰爭頻仍,故名之。寒川子以生動的小說筆觸,藉由孫臏、龐涓、蘇秦和張儀這四位曾叱吒風雲的才士名將,同拜在縱橫家鼻祖鬼谷子門下之前和之後,各自不同的際遇,呈現這段紛亂歷史的精采面貌。儘管本書是中國作家所著,讀來卻沒有一絲一毫的隔閡,文句通俗而典雅,引領你我進入那段令人熱血沸騰的時代,久久不能自已。
平心而論,戰國題材難寫,是因為除了雄霸一方的七雄外,還有其他零星小國,更不用說無時無刻不在發生的大小戰役,要去蕪存菁,要挑選出最能代表當時精神的視野,絕不是光靠博覽群書就能夠達成的;另一方面,難寫是在於戰國故事早經多位古今名家傳誦詮釋,古有〈史記〉或〈資治通鑑〉,甚或〈戰國策〉;今有鄭問〈東周英雄傳〉,甚或中國大量以戰國為背景的歷史劇,要如何寫出新意,都是一大考驗。不過,光是試讀〈卷一:潛龍勿用〉就足以將這些憂慮消除了,儘管主角四子都尚未到齊,鬼谷子也還沒出來露面,光靠書中那些鋒芒閃爍的「配角」,就已經值回票價。
本書的架構十分雄大,稍微偷看2008年在中國已出版的〈四子歸山〉(即台版卷一卷二)、〈飛龍在天〉目錄,包含眾多耳熟能詳的成語典故、計謀出處與經典戰事,皆經由歷史小說的形式,作一次最完整且最具清楚脈絡的介紹。已經很久沒有一套書和金庸武俠一樣,將小說的虛擬和歷史的真實融合的如此無懈可擊。我想所有讀過寒川子這套作品的讀者,想必都會有類似的驚艷吧。
美國哈佛大學教授約瑟夫‧奈指出,相對於強調軍事和經濟力量的「硬實力」,「軟實力」則是「一國透過吸引和說服別國服從你的目標,從而使你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的能力」,發展文化、政治價值觀和外交政策的影響力,才能更為有效的伸張國力。其實,早在戰國時代,就能看出這個趨勢,原先挾天子以令諸侯的魏惠侯,依仗強大的軍隊,聽信讒言,遠君子,親小人,埋下日後衰敗危險因子還沾沾自喜;反觀希冀仿效勾踐臥薪嘗膽的秦孝公,仰賴大良造商鞅的變法圖強,重新確立全國的發展目標和制度,廣納賢才,縱橫捭闔,用軟實力帶動硬實力,為日後秦始皇一統天下奠下最厚實的根基。
不只國家實力有軟硬之分,我們自己的實力也可分軟硬。有些人含著金湯匙出生,家財萬貫,或是名門之後,不久將來就有現成的國家可以管理,一如不成才的公子卯;有些人或許沒有顯赫的家世,卻拼命充實自己,把握時機,用軟實力決定稱霸力,一如書中四子。
總之,寒川子的這部作品無疑是當代以戰國歷史為題材的顛峰之作,期待早日在台灣出齊,然後讓我們一同在久遠的年代中,以史為鏡,在知興替之餘,挖掘出屬於我們時代的新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