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322679
動機
作者:橫山秀夫
出版社:臉譜
出版日期:2006年02月03日
本書是以「一筆入魂」警察小說家橫山秀夫繼〈影子的季節〉(1998)之後的短篇代表作,不僅獲得第53回日本推理作家協會短篇部門賞,同時也入圍第124屆直木賞,當中的兩則短篇〈逆轉之夏〉、〈情報來源〉於2001年、2005年改編成日劇,分別由佐藤浩市、澤口靖子主演。全書共收錄四則作品,依然不脫橫山一貫的風格,採取「刺針式」手法,以過去擔任記者的文筆,針對組織局部恣意揮灑,進而直指核心,不啻將短篇小說的特點充分發揮,更確立了他以警察為主題,深刻闡述人與組織間互依互存卻相互扞格的寫作風格,之後〈顏〉(2002)、〈臨場〉(2004)皆是以此意圖衍生出的著作。
〈動機〉要說的故事其實很簡單,30本警察手冊不翼而飛,身為提案人的警務課警視貝瀨正幸,不只為了組織,更為了自己的仕途和生計,必須在期限內找出,於是我們便跟著他的思緒和足跡,看盡了警政內部派系的不和和矛盾。組織是由無數個人組成,其中包含不同單位所區隔的小團體,好似一座座大小不一的孤島,每個人都在尋找屬於自己的位置,也不斷在排斥不同屬性的他者,中央與地方、特考組與非特考組、刑事部與警務部,在「組織」的概念之下,蘊含著各式各樣的認同,我們都在所處的位置上,克盡職責,善盡心中不可撼動的正義,當小我和大我的利益和著眼點相異時,就產生了需要彼此溝通體諒方能化解的衝突。
我相當喜愛最後結局的安排,屆臨退休的老警察大和田內心的「動搖」,出自對這份工作的驕傲,而試圖包庇後進,希冀堅守一生的道路,能夠後繼有人,於是他將30本手冊藏起來,只是不願讓菜鳥神谷留下生涯汙點。以組織的觀點來看,不顧整體並造成巨大危機,顯然是錯誤的行為,然而透過橫山溫暖的筆觸,我們無法厭惡大和田的初衷,畢竟提攜後進,如慈烏般護衛照顧,也是為了組織。隨著危機解除,妻子終能坦然面對臥病在床的父親,而他在這條父親走過的警察大道上,可以更有力量,一如那聲象徵高興的「啊」,是滿足,是愉悅,是安於組織成員身分的踏實。
「只能活下去,無論是用怎樣悲慘的生存方式都好,沒有任何人生是可以輕易拋棄的。」〈逆轉之夏〉這則占了本書絕大多數篇幅的作品,所說的就是如此沉重的故事,山本洋司儼然是橫山筆下最苦情的主角,因為一時錯誤的舉措,竟要用剩餘的人生來償還,即使出獄後仍逃不過另一個等待已久的陷阱,不管再怎樣逆轉的情節,不過是在刀山油鍋中掙扎,每翻一次身,都只是在身上、在心上多劃下一道道慘不忍睹的傷痕。因受到援交妹勒索而失手殺人的山本,原先要展開的自新生活,卻因為一通莫名的委託殺人電話,而面臨了天翻地覆的轉折,本篇算是作者試圖跳離警界的推理之作,儘管前大半部的鋪陳稍嫌冗長,甚至將謎底洩漏到呼之欲出的程度,然而巧妙的詭計向來都不是橫山作品的魅力所在,其文字描繪的人生百態背後,那令人喘不過氣來的沉痾,才是最為珍貴之處。
原來,真正扭轉他人生的是13年前那場致命的邂逅,無論是善心的監護人及川,或是話筒中同樣深陷桃色陷阱的神秘人物葛西,都只是燃燒復仇火焰的惡鬼,用憤恨交織一面橫跨數年、苦心經營的網,一舉將山本擄獲。為了報女兒之仇的串間信夫,為了報心愛女人之仇的及川,以及一失足成千古恨的山本,究竟誰才是加害者?誰才是被害者?在仇恨泥淖中沉淪的人們,沒有人是贏家,都只是懷抱著微渺的盼望,悲慘的活著罷了。
在〈情報來源〉中,橫山將場景移到分秒必爭、非拼得你死我活的報社,逐漸在職場學會妥協的水島真知子,冷卻了最初的熱情,原本洋溢熱血的報導,造成組織的即將毀滅,於是她只能力圖在廝殺激烈的新聞界殺出重圍、搶得獨家。就在她萬念俱灰之際,敵營居然前來挖角,使得真知子更非得緊緊抓住僅有的「消息來源」以求脫困,只是抓得越緊,越是認清事實,她只是另一個壓迫者而不自知。
當我們滿懷抱負投身職場,打算一展長才,實現長久堅持的正義,可是那一片片尖銳無比的稜角,總在令人窒息的組織文化裡消磨殆盡,為了符合組織要求,你我拋卻舊有的堅持,拼命融入其中,盼望能夠怡然自得,我們變得越來越不像自己,在不斷的妥協之後,終於化身成原先瞧不起的那種人,面目可憎,缺乏理想,甚至反過來同流合汙。所有的努力奮鬥,都只是讓自己徹底成為組織的一份子,安分守己,不作亂,不作怪,壓抑內在的騷動,直到封閉所有感官知覺,一轉眼,我們都喪失了初衷。
這四則裡,我最愛的是〈密室之人〉。認真工作的地方法院法官安齋居然在開庭時打瞌睡,頓時讓他面臨巨大危機,楠木院長逼退、媒體記者和辯方律師的攪局,使得他一路走來的付出,功虧一簣。篇名「密室」便是指安齋高高在上、掌控全局的法庭,他是被工作侷限住而不自知的可憐人,無時無刻都處在法庭這個密室中,著重形式美,而疏忽了日常可貴的人際互動,擅長茶道的再婚妻子美和也在她身處的「茶室」等待,等待安齋能夠走出自己的密室,敞開心扉迎向她的密室。
漫長且沒有結果的等待,註定了覆水難收的追悔,美和的訣別信,對每一位將所有都貢獻給組織的職場人,相信都會心有戚戚焉。最美好的人就在身邊,最幸福的生活就在家門內,我們是不是因為習以為常的疏忽,和一杯足以表示心意的茶水錯過了呢?「我泡的茶就是我的心」,連枕邊人都喝不出細微心思的轉變,就只能選擇轉身離去。密室之人,也是作繭自縛的人。最後,安齋所打開的門,等待他的會是什麼?無論是一顆背叛破碎的心,還是雨過天晴的接納與包容,終究他踏出了密室。
閱讀橫山秀夫,用心感受推理的溫度,初時冷冽,等習慣之後卻可感覺到一股安心的微溫,回應著你我血液流動的溫度和跳動。沒想到推理小說,讀起來也能這麼溫暖。我想,這就是橫山秀夫文字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