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406377


不怕小孩問:寫給父母的親子性教育指南
 
Everything You Never Wanted Your Kids to Know About Sex (But Were Afraid They’d Ask)
 
作者:賈斯汀.里查森、馬克.查斯特
原文作者:Justin Richardson、Mark A. Schuster
譯者:柯清心
出版社:大辣
出版日期:2008年06月01日


記得之前帶一班六年級,見面的第一堂課,我就問全班說:「誰有看過A片的?」嗯,在我預期之中,有些人舉手,有些人則大概認為老師發瘋了。無視她們的反應,接著說明我的要求:「你們在這個階段想要談戀愛是很正常的,像老師活到二十幾歲了,還沒談過戀愛,真是遜斃了。你會喜歡別人是很正常的,但是,老師只有一個要求,就是一定要讓我知道,因為老師很八卦的。」


一年過去了,我們班要畢業旅行,行前我只在台上說明我一個小要求(當老師的要求好像滿多的):「出去過夜很好,但是老師也還是只有一個小小要求,那就是我還不太想當師公,所以請不要急著大肚子。」當然,我們班一切平安無事。


早從亞當夏娃抵擋不住蛇的誘惑,將那顆蘋果吃下肚開始,性,對大部分的人來說,是一個說不出口的祕密。也就因為這樣,一代又一代的孩子,都在懵懵懂懂間,不知不覺中得到性的啟蒙:或從誇張錯誤的日本A片情節,或從淫穢香豔的情色漫畫書刊,或從早熟有門路的同儕,或從能夠親暱互稱公婆卻從沒見過面的線上遊戲,然而奇怪的是,鮮少有人將課本上的性教育知識當一回事,更不用說有人習慣將父母師長的耳提面命當做耳邊風,為什麼每一個人在性的道路上,總是要像在黑暗中摸索般,跌跌撞撞,偷偷摸摸,彷彿不刺激一點,就無法體現「性」的美好?


一切都要回到「性」在社會架構下所賦予的有色觀點來追溯。同樣是身體器官,眼睛是靈魂之窗,陰莖與陰道卻幾乎很少人敢公開談論保健之道,因為普遍而言,性是受到道德規範強力枷鎖的,它與規矩、貞潔是有關的。性,就像是你我的影子,是見不得光的,凡與之有關的即為汙穢下流。


然而,性與食慾一樣,都是人性之一,越是壓抑防堵,就越可能潰堤失控,而當今台灣一大堆光怪陸離的現象便是從此而來。因為對性無知,對性缺少掌控能力,對性放縱,以致未婚懷孕、未婚生子、墮胎、中學生發生性行為、自拍上網...等事件層出不窮,不禁讓人疑惑,難道父母師長都沒有教嗎?


當然有教!光從四年級康軒版健康與體育課本,就介紹青春期、月經周期與夢遺來看,性教育是遠比古早時代來得周全,不過性教育本身對孩子們的影響卻明顯不足。究其原因,應在於性教育很重要的八字真言並未落實、實踐:開放的陪伴,專業的支持


本書則提醒大人們應該回到孩子們的成長階段重新思考,以發展的角度看待孩子們從0歲到18歲種種根源於性的一言一行,並且用最專業的角度,引導家長建立正確的性知識,做為面對孩子各式各樣性問題的堅實後盾,兩位醫師作者無意提供標準答案或是SOP的標準流程,而是以專業意見打通你我的任督二脈,讓我們能夠更坦然迎接孩子給予我們的挑戰,進而與他們一同成長,體會生命的美好。


開放的態度並非放任不管,而是用陪伴取代批判。當我們了解孩子們的性發展階段,自然會視原本惱人的行為問題(自慰、上色情網站...)為正常的表現,而能用全新且接納的態度,來對待孩子對性的好奇、挫折與疑惑,讓他們能夠從大人身上獲得信賴與支持,性教育才有了真正的起點。


性教育最主要的精神在引導孩子以負責的態度面對性,對自己的身體負責,對自己深愛的人負責,性最終回歸到愛,而愛的起點是理解,本書則透過專業平實的內容,在這條曾經晦暗不明的道路,點上一盞明亮的燭光,我們不只要吸收各種性知識,修正原先錯誤的刻板印象,更重要的,要跨出與孩子溝通相處的第一步,當大人能夠坦然面對性的各項議題,孩子也能夠學習到正確的態度。


風行草偃,總有一天當孩子能從我們身上感受到那份對性的自在與從容,相信他們也會在探索性的道路上,更有自信,更有方法。而這本少見系統性的將各個年齡階段所會遇到性問題統整成的專業指南,會讓這股風,吹得更有力,更撼動孩子的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x9179996 的頭像
    x9179996

    失語症候群

    x917999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