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服務生發騷--餐廳侍者機密檔案
Waiter Rant:Thanks for the tip confessions of a cynical waiter


作者:無名侍(The WAITER)
譯者:林昱辰
出版社:時周文化


服務生(waiter),顧名思義,就是「等待的人」,他必須用謙而不卑的態度,等待客人瀏覽菜單,做出點菜的決定,同時也要等待廚房將餐點烹煮完成,好讓他能端上桌,並且在客人用餐的過程中,還要等待各式各樣的要求,立即做出反應,最後等待客人用完餐之後,他必須讓每位顧客感到「賓至如歸」。作者「無名侍」在美國高級餐廳擔任服務生,本書即是由他的部落格衍生而來的作品,內容描述他的服務生經歷,其中有許多珍貴的職場心得以及不為人知的心酸,如果你原本即是個優質客人,懂得尊重為我們提供服務的人,讀完本書一定會加倍敬佩服務生的專業和辛勞;如果你本來就是個奧客,不僅將眼前的服務視為理所當然,還放任自己的惡行惡狀,讀完本書一定會痛哭流涕,恨不得一一向曾被你無理對待的服務生懺悔。


尊重,是本書的核心概念,也是構成好服務不可或缺的要素。不只服務生必須尊重自己的職業,尊重前來光顧的客人,客人本身更需要自重,並要尊重服務生的用心。欠缺相互尊重,只會讓服務流於形式,甚或連基本的應對禮節都喪失殆盡。無名侍以他的實務經驗,用詼諧幽默的口吻,對身為顧客的我們,提出不卑不亢的建議,使我們上餐館不致失禮,並對服務生產生理解,進而享有更貼心的服務。當然,假如你志在成為一位頂尖的服務生,本書也能給予完善的職前指南,不只揭示服務生光鮮亮麗的一面,更將背後所需付出的努力、面對的課題,毫無保留的呈現。


廿一世紀是個無處不是服務業的時代,網路加速人與人之間的接觸,三百六十行幾乎說穿了都屬於服務業。就拿我從事的教職來說,過去師道為尊的傳統早已不復見,卻仍須背負傳道授業解惑的高期待,與其說是「教育業」,不如說是「服務業」。假如你是導師,班上家長必定有著類似的「建議」:


「老師,我家小明放學有數學、鋼琴的家教,假日還要參加作文班和圍棋課,可不可以請老師功課出少一點?」(我的內心OS:功課出多唉唉叫,功課出少又說老師很混,是想怎樣?)接著,他又會加上這麼一句:「老師,現在閱讀和作文很重要,麻煩多給我們家小明相關的訓練!」(我的內心OS:我也知道這些都很重要,但是一個禮拜就只有幾節課,總不能拿體育課拿來加強語文吧。)


假如,你是學校行政人員,則又會接觸到另一種「建議」:


「老師,聽說某某老師很混,被他教到很衰,可不可以請你不要讓我們家小明編到他的班?」(我的內心OS:教到你們家小明的老師也滿衰的)或是這樣:「老師,我們家小明對各項才藝都很有興趣,可不可以請學校多開一些社團?」(我的內心OS:開社團要看有沒有足夠的小朋友選修,總不能專為你們家小明開社團吧。)


好吧,就算你覺得這些家長是個案,那麼連小朋友也變得將老師視為「服務生」,就有點無言了。


老師:「小明,你為什麼昨天沒寫功課?」


小明:「因為昨晚我沒空。」


老師:「沒空?那是在忙什麼?」


小明:「看電視,所以忘記寫了。」


老師:「那你都不怕老師處罰你喔?」


小明:「我才不怕,你體罰我,我就去告訴我媽媽。」


以此觀之,老師已經成了不折不扣的服務業,在滿足家長多樣化的要求之餘,還必須照顧到學生的感受和想法,還要將學生培養成品學兼優的好學生。如果老師是服務生,那麼整個社會、家長和學生就是我們的顧客,若詳加探究教育現場親師衝突的案例,或可歸納下列因素:1.老師缺乏從事服務業的自覺,一方面疏於加強自己的專業,忽視家長和學生的需求,另一方面則無法發揮足夠的溝通技巧,將自己的立場和理念明確傳達,要不卑躬屈膝,要不高高在上。簡言之,就是不夠尊重自己。2.家長誤以為當客人的就可以予取予求,一方面遺忘學校是教育的場所,而非販售知識的學店,另一方面忘卻自己的一言一行也是孩子最佳典範,無法用理性的態度和學校老師溝通。


或許無論老師還是家長,都應該讀讀〈服務生發騷〉,老師可以在一位餐廳侍者身上學到對自己職業的尊重,充實本質學能,拋棄本位主義,用心經營親師生三方關係,以提供最優質的教學服務;家長也能從書中一些奧客的描述中發現,據理力爭有時和無理取鬧只有一線之隔,孩子才是學校教育唯一的顧客,從旁協助,聽取老師的理念和說法,成為助力而非阻力。


只要有心,人人都可以是好的服務生。


延伸閱讀:


無名侍的部落格(持續更新中):http://waiterrant.net/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x9179996 的頭像
    x9179996

    失語症候群

    x917999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