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1930年,儘管有聲電影已經近乎席捲影壇,各大片場無不開始往有聲電影靠攏。
對於早已習慣聲光享受的我們,一定很難想像,一部電影完全沒有對白,就這樣撐90分鐘吧。不過卓別林做到了,他獨自對抗有聲電影的潮流,同時在這部電影首度嘗試加配音效,整部電影沒有任何人開口說話,最多只有黑白相間的字幕卡。
可是,藉由無聲的對白,我們卻依然能夠清楚瞭解主人翁對於賣花女的愛戀,是如此深刻、如此偉大。
如同整部電影最後一張的字幕卡顯示的:是的,我現在可以看見了。身為觀眾的我們,的確也看見了默劇所呈現出與有聲電影獨特的那一面。演員用他們的肢體和眼神流動,展現出超越口語的力量,單純卻有力量,靜默卻讓人更感動。
一事無成的流浪漢對街上賣花的盲女一見鍾情,用身上僅剩的銅板,買了一朵小花,別在胸前。他隱藏自己的不堪,經由種種巧合與逗趣的遭遇,給予賣花女支援,無私的奉獻:為了有錢買東西送給佳人,所以他去當街道清潔員;為了幫賣花女付房租和籌措醫治眼睛的費用,他不只去當拳擊手,被打得遍體鱗傷,甚至還被誤認為強盜,鋃鐺入獄。
不過這一切,又算得了什麼呢?
只要他在她心中,永遠是那個體貼富有的紳士,那就足夠了。
最後,她看到了,並且開了一家花店。他是如此落魄,她會認出眼前的流浪漢,就是那個一直陪伴她的那位紳士嗎?
卓別林沒有告訴我們最後的結局,他留給我們自己去完成。
在廣闊的城市中,我們都可能是別人生命中的一道光,照亮著目前身處黑暗的人們。
這是部講述兩道微弱的城市之光,為彼此照亮的故事。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