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又是一篇古老時代的報告。那年大四上學期,全身充滿問號,長滿利刺,彷彿要從腦袋擠出一些與眾不同的想法,才算真正活過。


快七年了,等到我真正成為老師,回頭來看從前的隻字片語,竟是如此遙遠,宛如一位陌生人的文字。這是一種進步,抑或是一種墮落?也許還需要再一個七年,才能下一個比較明確的定論吧。


        評量往往需要一個標準,這是在搞清楚到底要評量什麼(目標)之後,首先會面臨到的問題,畢竟我們要用什麼去評、去量,會影響整個評量過程的信度與效度。當待評量的表現達到某一個標準時,我們可以說他表現的很好;假如沒有達到的話,我們會說「嗯,你還需要一些努力」。假如標準明確的話,一來減少爭議,二來也減輕了施測者的負擔,評量的結果將是明快而易瞭。


而「評量標準」是我在綜合活動課程中最感疑惑的一部份。今天在討論中,阮老師問瑾瑜老師如何得知學生的表現達到了預先設立的學習目標,我卻似乎看不到一個很明確的答案。假如我的理解沒錯,那個標準(假如有的話)很像一種體驗(或成長),經過三年多來的相處教導,學生的態度似乎不一樣了,更能傾聽,更能發表,好像已具備大部分輔導活動課程中希望養成學生的美善態度。然而就評量標準來看,大概分析下應該有兩個:一個是將學生現在與過去的行為態度比較,不過還是由老師決定改變與否;另一個是將學生現在的態度與輔導活動設立的「普世宗旨」(也就是希望學生成為能傾聽能發表,簡言之即「有所成長」←我猜想)對照。這兩者彷彿都是「憑感覺」,而且是憑教學者的感覺。


我並不是說「憑感覺」的評量方式不好,畢竟沒人說「評感覺」就不能夠「憑感覺」。正因為評量項目是難以觀察的、涉及人格特質的、欠缺明確定義的,甚至沒有大家都同意的標準存在,也就容易眾說紛紜,莫衷一是。如果教學過程缺乏有力的評量,教學者就很難知道自己哪裡教得好,學生哪裡需要改進,甚者也許「教學」根本不存在於教學現場也不自知。因此更反映了這個問題的急迫性。


當教學與評量的趨勢逐漸由量化轉而向質化靠攏,知識不再是僵死的固體,而是不停改變的流體,著重學生的情意甚於認知技能;評量也由傳統紙筆測驗偏向以學習單和檢核表為流行。在彰顯個人特質的大原則下,希望能以描述性、教室觀察當作評量方式,換言之,就是以人為評量工具,並以評量者的標準為評量標準。那麼,這和從前的紙筆測驗有何不同?或許更擴增了評量者的權力。


作為一位綜合活動的教學者,他被期許要以敦厚寬容的態度與學生相處,如同瑾瑜老師這般接納並與孩子同在。其中隱然有一假設:既然教學者是這麼了解包容孩子,極可能他的評量根據是基於真實的相處經驗。也就是說正因為他是真實地與孩子接觸,自然會清楚知道要如何回應孩子、幫助孩子,亦即達成了評量的最終目的:作為教學改進的依據。


不過我必須殘酷地說:這只是一種理想。終究這樣的老師太少,絕大部分的老師很難將心力平均放在〝每一位〞孩子的身上,並且還是需要一套基本的評量準則可供依循。假如目前僅能以「教室觀察」與「學生反應」作為評量依據,就有以下問題待解決:


1.     觀察的標準為何?如何才能夠兼顧到教室內每一位孩子的表現?


2.     學生怎樣的反應才算符合學習目標?


3.     學習單與檢核表的定位為何?是教學的一部份?還是一種評量?亦或兩者皆是?那麼之後要如何分析詮釋學生的表現?甚至如何根據評量的結果來幫助學生?


4.     態度的養成改變需要時間,那麼作為一次教學活動所希望達成的目標真能實現嗎?又或者是否要擬定一個長程的課程計劃,更清楚定位每一次的課程安排?


5.     在教學與評量的過程,如何減少老師價值觀的干預,使學生更表現出自己?


 


真的有太多問題需要我去深思,也更有機會可以成長。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x9179996 的頭像
    x9179996

    失語症候群

    x917999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