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395141


十七石天使
 
17 Stone Angels
 
作者:史都華.柯恩
原文作者:Stuart Archer Cohen
譯者:黃非紅
出版社:臉譜
出版日期:2008年03月09日


在本書的中文版序,作者提到了當年在魯國擔任大司寇的孔子,而我在讀完本書後,想到了寫愛蓮說的周敦頤。


身為北宋有名的理學大師,周敦頤從小就與傅納多不同,他非常堅持自己深信的原則與理想,不僅廿歲就已「行誼早聞於時」,就職分寧縣主簿時,一次就把懸而未決的疑案,明判是非。後來任參軍時,還以德感化了上司,平反了一場冤獄。即使是到端州任職,依然嚴令勒止貪風,堅守正道,他用一生清譽,以身力行「出淤泥而不染」的君子美德。


反觀傅納多,他是少數偵探本身兼職凶手的主角之一,處在貪污橫行的阿根廷首都,身邊的同事幾乎都在收黑錢,靠著額外收入維持家計,甚至連他的頂頭上司畢安軻局長,更是箇中翹楚。


我一直在想,如果是我,會選擇與身邊的同事長官同流合污,掩蔽自己的良心,還是會就算不能挺身而出,揭發罪行,鏟奸除惡,至少也能「遠小人」,堅持對的事。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當你注定只能在烏漆媽黑的墨水缸裡生活,就別想要讓自己能夠全身而退,不沾任何一點黑墨。除非有勇氣像司馬光打破缸,方能有一線生機。即使如此,掉入缸中的終究是他同學,而不是他自己。


連從外打破大染缸都需要莫大膽識,更何況身在伸手不見五指、茫茫利益之海的傅納多。


遠自美國取材的過氣作家羅伯特竟然離奇死在罪惡之城布宜諾斯艾利斯。於是在層層政治考量下,政府派涉世未深的小白兔雅典娜,前來阿根廷調查真相。然而在這個謊言俯拾即是的城市,她是否該相信那與過世老爸相像的當地警察傅納多呢?


故事的一開始,很難不知道兇手是誰,即使有遠從美國而來攪局的美女人權專家雅典娜,讀者都知道這對案件偵辦的影響不大。而作者高超的敘事手法也就在此,全篇結構如同一尊由無止盡欲望與謊言構成的俄羅斯娃娃,一套掩蓋著一套,非得到最後結局,才能真正認清事情的全貌。


尤其文中充滿後設筆法對偵探小說的反諷,更是帶給讀者另一種閱讀的樂趣。藉由浮誇的部下費邊,彷彿可以看見作者現身說法,說盡身為小說家的無奈與妥協,可惜的是,隨著劇情邁入第二部的高潮,此類反諷就只停留在讀者腦海,眼睜睜看著作者書頁中,將一套套娃娃揭開,再揭開,直到裡頭最骯髒、最明目張膽的欲望,赤裸裸攤在陽光底下為止。


背景音樂不再是裴隆夫人波瀾壯闊、扣人心弦的「阿根廷別為我哭泣」,而是一首首最道地的探戈舞曲,與良心的拉鋸,與慾望的拔河,讓傅納多踩著錯落的舞步,依然跳出這一部讓人回味不已的悲傷曲調。


像周敦頤這般的君子,寧願家徒四壁、兩袖清風,也要堅守讀書人的風骨與氣節,然而除了讓自己的良心好過一點,還能夠得到什麼呢?為了心中正義,卻失卻了足以更能懲治惡人的權力,失去給予家人最安適的環境,是愚忠、不知變通?是巧辯?或是翩翩君子?而如果他穿越時空來到阿根廷,蓮花是否依然純潔呢?


或許就因為你我皆凡人,有著難以救贖的缺點,所以當君子太難,出淤泥很難不被染。只要在淤泥之下,我們仍然能看出自己的原貌,就算難能可貴了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x9179996 的頭像
    x9179996

    失語症候群

    x917999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