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303990


貓頭鷹男
 
作者:朱川湊人/著
譯者:李曉雯
出版社:如何
出版日期:2005年07月25日


本書是朱川湊人的出道作,也是從第一篇〈冰人〉開始,他找到了自己寫作的方向,從此奠定都市傳說寫手的風格。收錄的五篇作品都帶有一絲詭異的氛圍,一如原書名〈都市傳說sepia〉般,烏魚噴出的深褐色墨汁,所形塑的異色短篇。


與根岸鎮衛(1735-1815)蒐集道聽塗說聽來的怪談集結成的「耳袋」不同,朱川湊人長於結合古今元素,創作出新的都市傳說,在本書中,他透過貓頭鷹男這位與眾不同、對都市傳說有著異常執著的殺人魔,表達了一部分他對於作品的期許:「在傳說當中,他有了另一個生命而且繼續生存著。」他不必是傳說的主人翁,卻可以是形塑傳說的人。


〈貓頭鷹男〉是則悲傷的故事,描寫一位如同作者慣常安排的人物,都帶著某種與社會隔閡的疏離感,卻試圖在都市傳說中獲得救贖。尤其文後的爆點,他竟為了模糊自己的身分,而伴裝成一位女人,進而得到另一位男人的喜愛,這讓以這篇網路文化為主題的小說,往更深一層文學層次邁進。身分的認同是全篇的主軸,既然以自己真實的人格得不到旁人的支持與情感,不如隱身於有計畫創造的都市傳說人物當中,雖然病態,卻也是某部分都會人心孤寂的放大與扭曲。


作者最巧妙的手法,無疑是在結局處,製造引人唏噓感嘆的情節,致使全文更加完整,而餘韻不絕。〈戀上逝者〉是當中極品。正當讀者為著早逝絕美少年陷入病態癡戀的三崎忍種種匪夷所思的行徑,感到不可思議時,竟來個力道頗強的回馬槍,一下子主客易位,酷愛畫屍體的畫家鼎凜子才是最後大魔王之一,而逝者朔田公彥仍然陰魂不散,纏繞著原本擔任聽者的自由作家久美子的命運。


〈月之石〉則是其中最為溫暖的作品,即使前半部帶點類似幽靈詛咒的意味,不過當藤田和被裁員的昔日部屬本村會面後,則畫下一個充滿希望與幸福的句點。1970年在大阪舉行萬國博覽會(沒錯,就是浦澤直樹20世紀少年的原點),澤田的母親為了幫他排隊,好讓他能夠如願看到美國館展示的「月之石」(阿波羅計畫登陸月球所帶回來的石頭),而盡力奔跑的模樣,相信每一位身為人子的讀者,都會聯想起同樣為著自己犧牲、不求回報的媽媽。


〈昨日公園〉曾經改編成日劇,是〈世界奇妙物語2006秋季SP〉的第三個主篇,由堂本光一演出。主角由小男孩轉變成少年,大致的劇情類似,皆是為了挽救死去的摯友小町,遠藤不停來到怪異的公園,回到事發的那天下午,沒想到越是想要挽回,越是讓情況嚴重,「一定要讓他知道。對所愛的人說,我愛你。」在經過多次的徒勞後,終於領悟了這個道理,而能安心的與朋友道別。最後結局讓成年後的遠藤,無意中竟然成為被搭救的一方,更是非常高明且具有深意的安排。


或許〈冰人〉是作者的處女作,所以結構相對來說,比較沒有那麼嚴謹,最終的結局彌補了前面一大部分不知所以的鋪陳。背景設定在岐阜縣內一處神社的夏祭,有著精神困擾的一樹,在小女孩小靖子的帶領下,來到以「冰藏河童」為號召的怪異巴士,沒想到居然是她死去的弟弟。而在一場意外的殺人事件後,一樹再次在同一輛巴士上,與小靖子再度相會。儘管手法有些生澀,不過卻可看出作者對於營造都市傳說式氛圍的用心。


都市傳說(又名都會傳奇),在維基百科的定義是「一種民間故事,通過口語、傳媒和電子郵件等媒體無止盡地流傳下去」,不只日本(以裂嘴女、人面犬、廁所內的花子最廣為人知),台灣則在PTT的推波助瀾下,鄉民意識抬頭,許多網路傳說(或是謠言),則以撲天蓋地之勢,藉由新聞媒體的渲染之下,一波波的無限流傳變異。


而朱川湊人的短篇故事們,不啻是這種新文化的具體展現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x9179996 的頭像
    x9179996

    失語症候群

    x917999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