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週一到週四都在大橋國小研習「行動研究」,經由一個又一個表格,找出要研究的題目,希望能在結束課程之後,得到一紙證書。
早在大學時代就已經接觸了行動研究,系上甚至還邀請了侯務葵老師演講,於是有了這篇心得。
那年是2001年,我大四,今年是2008年,我任教即將滿三年,回頭看從前的文章,心想到底要經過多少時間,自己才能重回那時候的衝勁呢?還是說人無可避免的只能逐年退化?
===
侯務葵老師曾在演講中提及三個行動研究最重要的理論基礎:行動中認識、行動中反映、對行動反映。
前二者呈現了行動者在行動中的自然行為:個體透過行動而有新發現、並「和情境的反映對談」。而最後一項:「對行動反映」則為滿足專業性三大要求的基礎:
‧要能建設性地的因應嚴肅的問題或複雜的新情境。
‧要能以口語及組織化的方式來表達隱含存在於實踐行動之中的認識。
‧要能對外溝通知識與專業行動,邀請進入批判性討論。
就我的理解,每一個行動背後都隱含了一些沒有說出口或不易說出口的「內隱知識」;以教學行動為例,老師要以怎樣的方式對學生做出反映,除受師資培育歷程及個人價值觀影響外,更多的是此其時當下情境所給予的刺激,所引發的「靈光一現」;正因為只有「一現」才顯得珍貴。而「對行動反映」也是為了要以更有組織、更有效率的方式使這些「靈光」存在地久一點,而吸納為新的能力與認識;甚至與其他人做經驗上的分享。
教師行動研究將原本被視為「例行」的教育歷程「專業化」了,在教育場境中的每一個環節,都可作為研究的題材。我以為「研究」不過是專業化的外衣,真正的核心在於解決問題,對問題進行反思與再行動。其實行動研究並非增加教師的負擔,相反地,教師將自研究的歷程中獲益。畢竟教師的工作就是不斷在解決問題(學生、家長、學校、自己)、不停在做抉擇。把其中過程記錄下來,是在強迫自己面對問題,作為解決問題的起點。
而教師行動研究永恆的主題一定是教師本身,身兼行動者、研究者與研究主題,一定程度提升了教師的自我認知與專業自信。我覺得這也是行動研究最有價值的功能:除去教育固有的種種限制,回到教師本位來思考,以產生有意義的行動。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絕對是以「人」的角色與情境互動;她不是教學機器,而是擁有獨特性的人。透過行動研究將幫助教師一步步找回她自己對外界的覺察,以對環境做真實的反映。
當教師試圖拉近與學生之間的距離時,首先要先拉近與自己的距離。距離感是互相的,自我隔離的教師所採取的行動只會跟學生漸行漸遠。有些老師會抱怨起初的熱忱都被畸形的學校環境研磨成粉末,風一吹就不見蹤影;簡言之,就是失去了對行動反映的能力了。因此行動研究之前最重要的步驟應該是確定行動的是誰?研究是誰?主題是誰?標清自己的所在位置,才能具體正確地反映。
不只是教師,人人都可以做行動研究,甚至整個人生就是一段行動研究的過程,我們會面對許多有待解決的問題,去思考解決問題的途徑,並對自己對問題的行動進行反思與評估,以利下一個問題的解決。就像以前國中時,老師最常勉勵我們的一句話:「面對問題最好的方法就是穿過它」。而行動研究協助我們更有技巧地穿過一個個問題,使身上出現的傷口越來越少,也更遊刃有餘處理問題,不光是將焦點放在如何解決問題,而是去思考問題解決歷程中的種種面向,發展出更寬廣看待事情的視野。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