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413495
家鴨與野鴨的投幣式置物櫃
作者:伊(土反)幸太郎
出版社:獨步文化
出版日期:2008年09月09日
本書是伊坂幸太郎第五本作品,原作於2003年由東京創元社出版,並因此獲得第25回吉川英治新人獎。同時2007年改編成電影,中村義洋監督,瑛太和濱田岳主演。「家鴨」和「野鴨」分別指外國鴨和日本鴨,雖然都有個「鴨」字,但是在日文裡卻是兩種不同的鴨子,在書中衍伸為外國人和日本當地人。至於「投幣式置物櫃」則來自「只要把神明關起來,做壞事也不會被發現」,直到結局才出現「真的」置物櫃,把象徵著「神明的聲音」巴布狄倫關起來。好吧,就算你都知道書名的由來,還是難以猜出書中的內容也是很正常的。
乍看書名,你很可能會丈二金剛摸不著頭腦,還以為這是本輕鬆,洋溢著青春氣息的輕小說。不過,從一開場的超無厘頭搶書店,到分別以「現在」的大學新鮮人椎名和「二年前」的寵物店店員琴美,交叉描述不同時空,卻經由幾位共同人物:很美、臉卻白得嚇人的寵物店老闆麗子、原本是奧客後來卻取代琴美位置的貴婦、來自偏遠小國不丹的留學生,當然還有名字同樣是「河崎」,性格卻些微不同的神秘人物,漸漸拼湊出事情的樣貌,如此令人心碎,如此讓人難以承受。讀完全書,你會忍不住思索二年的時間,會如何改變一個人,會如何讓人生脫離本來軌道至何等地步?
「現在」描述新搬家的椎名就因為他哼著當年把妹特地去學的巴布狄倫〈隨風而逝〉,怪鄰居河崎居然就這樣「看上」他,更為了送給失戀的外國人〈廣辭苑〉,邀他一起去搶書店。然而隨著他熟悉新環境,融入大學生活,甚至和橫跨二年時間的人物有了接觸,終於逐漸揭開河崎的真面目,也才認識到本以為是主角的自己,充其量只是參與河崎、琴美、多吉三人故事的後半段。
「二年前」則敘述琴美和多吉這對日本/不丹戀人,遭遇三名無聊殘忍的寵物殺手追殺,報警也沒用,只能被動等著壞人找上門,任憑想像中的慘劇發生。少數幾位能提供具體幫助的,只有琴美的前男友、花花公子河崎。河崎以和全世界的女人做愛為目標,沒有真正愛過任何一個人,性伴侶換來換去,其實內心是非常孤單的,從琴美和多吉身上,他得到了友誼,生命從而有了意義,即使在他獲知自己得到愛滋後,依然緊緊把握和她們相處的每個時刻,彷彿只有三人在一起,生命才算完整。
來自異國的多吉,常常受到「非我族類」的排斥,卻也在琴美和河崎身上獲得情感上的歸屬。於是他努力學習日語,希冀贏得社會的認同和接納。無論琴美或是河崎,都是他在日本賴以生存,最強大的力量,缺一不可。至於成為寵物殺手目標的琴美,對於無處不在的威脅,讓她恐懼,卻也激發她想要反抗命運,取得主導權的決心。
這三個人在「二年前」發生的悲劇,效應延續到「現在」。原本對什麼都抱持著無所謂態度的麗子,開始試著為身旁的不公不義挺身而出;單純的多吉卻變得沉默寡言,甚至孤僻、與世隔絕;至於邀椎名一起去搶書店的河崎,居然說和多吉不熟,還建議不要相信麗子的話;更不用說琴美一直沒有出現在「現在」,是慘遭寵物殺手毒手了嗎?還是...一團團謎霧沒有因為接近結局而有清楚的輪廓,反而有越來越濃的趨勢,對「二年前」和「現在」真相的好奇,驅使你我不停翻動書頁。
(以下有雷,如尚未讀完全書,請勿閱讀)
本書最高明之處,便是在兩個不同時空佈滿謎團,然後交互為彼此解謎,成就一個完美的真相。「現在」的河崎,就是「二年前」的多吉。為了復仇,為了達成河崎的遺願,他努力熟練日語,熟練到連日本人都聽不出來的程度,並且利用椎名,寫下三人故事的最後結局。面對難以承受的命運,他們三人都選擇了不同的方式,或挺身反抗,或選擇了逃避,或努力成為另一個人,都是某種在生命中奮戰的姿態。除去巧妙的構局,其實作者所描繪的是一段深刻的友誼所引發的一場復仇行動。然而,就像動物園中,成功偷走小熊貓的女孩和輪椅男孩,不管最後結局如何,至少總該要有作夢和實踐的勇氣,或許需要很多年的時間,也不要放棄。我想這就是多吉最後告訴要返鄉繼承家業的椎名的。
你能夠為他人或自己做的最大努力是什麼?如果你還在尋找這個問題的答案,請你看看這本書,要不然聽聽巴布狄倫宛如神的聲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