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471350

李家同談教育:希望有人聽我的話

 
作者:李家同
出版社:聯經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20100610

近來最熱門的教育新聞無非是教育部規劃自103年起實施12年國教,亦即今年升國一的新生將成為這波教改的第一批白老鼠。而爭議點在於雖說是免試升學,卻 保留30%所謂的「特色入學」,讓具備特殊才能的學生與競爭激烈的學校仍以甄選和考試分發的入學管道。可想而知,望子成龍成鳳的父母莫不使出渾身解數逼迫 孩子擠進明星高中的窄門,此一明顯未思慮周延的政策,必定加大明星高中和普通高中的差距,同時讓學生在國中一入學即注定要分成兩類族群:70%再怎樣不用 功亦能學區入學和30%每日拼命孜孜不倦的苦讀一族。也因此高中入學的競爭早在國中便已開打,好的國中讓你上天堂,普通的國中讓你遊戲人間。普通國中再也 難以要求學生用功讀書,反正再怎麼混也會有一間學區高中可讀,而明星國中學生則過著截然不同、水深火熱的生活。

上述問題早在2010年出版的本書中,李家同教授即清楚指出:「免試入學實在是一件沒有什麼意思的事,不切實際,弊多於利」,對照副標題「希望有人聽我的話 更是格外諷刺,很明顯沒有人聽他的話,至少教育的主其事者並未聽他的話。李教授以深入淺出的方式闡明他心目中理想的教育風貌,以他曾任大學教授、校長,甚 至長期輔導弱勢學生課業的經驗,他是有資格談教育的,尤其他用絕大多數的篇幅分析學生成績不好的原因,並提供補救教學的具體措施,最後針對高等教育和教育 的一般性問題提出針貶。綜觀全書,我十分贊同國、英、數三科基本能力的重要性,以及書末點出學校媚俗化傾向的缺失,單就補救教學此一面向頗有參考價值,並 提供許多可行的教學技巧和策略,更深深感佩李教授與博幼基金會對弱勢學生的照顧和付出,不過其大都指出問題,而欠缺具體方向,特別是他對於學校試題的詮 釋,批評國英數試題過難,實在出於去脈絡化的偏見,所列舉的諸多題目,若回歸到課堂教學的脈絡,和課本內容的理解,實是合情合理。

所以李教授關心教育的初衷是可敬的,然其表達方式則易引起教師反感,使得更多人很難靜下心來傾聽。另外,本書主要以「學生」為中心進行批判,尤以弱勢學生 為主,不啻落入盲人摸象、見樹不見林之慨。現今教育千瘡百孔,提出問題易,有效解決難,凝聚共識更是難上加難。教育的去專業化,使得人人皆能對教育提建 言,每個人心中自有對教育的一幅圖像,若教育當局僅以討好各方意見作為方針準則,勢必落入父子騎驢之譏,教育的封閉高牆未曾倒下,反而在眾人的既破且立, 又立且破的摧殘下,早已失去其應有面貌,牆不成牆,城不成城,內外難分,表裡不一。教育儼然成一方戰場,烽火連天,人人都等著看教育界的笑話,何處起紛 爭,便急就章去滅火,若星火燎原便分身乏術。現場老師怪罪學校行政不挺,教育高層只會唱高調,家長不負責任,學生又不知長進;家長嫌教育當局效率太差,教 師養尊處優,不能與時俱進;教育當局抱怨教師意見太多,家長過於強勢,動不動就請民意代表關說;學生苦惱壓力太大,政策改來改去,只有乖乖當白老鼠的份。 簡單說,在教育這一池春水中,誰都不服誰,力量就在彼此拉鋸中消耗殆盡,問題依然存在,紛爭則日益嚴重,不停攪動,池水只有更加渾濁。

私以為若要有效改進教育現況,必須先認清教育現場的限制,再循序漸進、自內而外進行解決。李教授的建言固然有其參考價值,不過其脫離國小教學實務,仍以其 學者的天真爛漫去描繪教育圖像是危險的,光是針對浮面的教育問題是治標不治本、緩不濟急。我們必得看清下列幾點:非專業領導專業、教育政策無可救藥的不停 討好選民、家長責任漸漸移轉向學校、教育缺乏有效的回饋與監督機制、教育的高牆只會越築越高越來越封閉。而光就教師、家長、學生和教育當局而言,要產生最 立即效果的力量非教師莫屬,也就是要讓教師「Empower」,「使能」,簡單說,就是要從給老師能量開始。要給老師能量絕不是表面舉辦研習課程,自欺欺 人以為參加研習的老師都具備政策所賦予的能力,而是真正給予老師力量,幫助老師建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要真正改進教育現況唯有逐步讓老師覺醒,賦予老師力量,並且給予適當的信任方能有成效。如果自家長到學生都不相信老師,有效的教學便不存在。從現今教改的 顛簸路途即可看出,以學生為中心的教改註定無效,因為最需要被關注的族群、最具影響力的現場老師被故意忽略,只有以教師為中心才能真正讓教育產生質的改 變。如果我們都放下對教師的不信任感,共同樹立一套健全的支持系統,重視教師在教學、班級經營、學校生活的問題,而非一昧以增加福利麻痺老師,粉飾太平, 真心聆聽教師的觀點和建議,我相信教師的專業必定得以重新建立。如果我們能制定一套有效能的問題解決模式,讓老師有自信的面對學校的各項問題,不再孤軍奮 戰,並透過合理的制度,給予規範和保障,認真付出的老師能餘刃有餘,混吃等死的害群之馬得以改進或淘汰。從老師做起,教育才能真正改革。

如果我們不讓老師對於自己的工作足以「安身立命」,刻意忽略甚至輕視教師在教育現場的角色和份量,僅重視學生和家長的心聲,極力發展學生的學習理論,而欠 缺對教師的理解和支持,教育的高牆是永遠不可能倒下的,這城裡的大家無疑是一群困獸,我們自相殘殺,相互撕咬,終究這是一個沒有贏家的死局。


延伸閱讀:
博幼基金補救線上教學資源:
http://www.boyo.org.tw/teach/teachindex.htm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x9179996 的頭像
    x9179996

    失語症候群

    x917999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