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476625
東方快車謀殺案:克莉絲蒂120誕辰紀念版
Murder on the Orient Express
作者:阿嘉莎.克莉絲蒂
譯者:陳堯光
出版社:遠流
出版日期:2010年08月01日
(本文通篇是雷,強烈建議尚未讀完全書的讀者略過,如果可能也請順帶略過許榮哲《小說課:折磨讀者的秘密》,這本書爆雷爆太大,連結局都寫出來了)
1934年,是謀殺天后克嬸最多產的一年,她在這年一共出版了五部作品,包含這本不可能犯罪小說史上的經典〈東方快車謀殺案〉,也是其最膾炙人口的作品之 一,多次改編成電影或電視,其中最成功的非1974年獲多項奧斯卡提名的版本,年屆耳順的英格麗褒曼也因飾演瑞典夫人葛蕾塔‧奧爾森榮獲最佳女配角獎。而 蘇芮也曾在1989年推出同名專輯,只不過和本書無甚關連,僅是借用東方快車之名,暗喻當時經濟起飛過速的台灣社會。
所謂不可能的犯罪意指邏輯和事實上都不可能發生的罪行,最具體的展現非密室推理莫屬。在密閉空間中所產生的犯罪,無論是物理或心理所造成的盲點或障眼法, 都一再考驗偵探和讀者的常識智識。而本書真正令人驚訝並非密室之謎多麼不可思議,而是作者再次挑戰推理小說的幾項法則:兇手的人數上限、太多可能性並非指 向同一個兇手而是一項事實、就算知道兇手是誰也不一定要繩之以法、無辜的不一定是死者而可能是兇手。當然,作者仍謹守著「偵探在哪裡,兇案就發生在哪裡」 的鐵則,讓神探赫丘勒‧白羅登場。本書藉由在雪地中受困的一列快車上的命案,勾勒出多年前新大陸上發生的綁架撕票案,連帶使得舊案關係人逐一在新案中現 形,參與其中的我們,必須跟著白羅識破層層謊言,特別是眾多共謀所撰寫的謀殺劇本,撕下演員們的化妝和面具,讓事實赤裸裸的撼動你我的惻隱之心。
白羅探案主要藉由和各關係人的晤談,以高超技巧解除心房,並透過各種細節逐一編織出可能的犯罪現實,同時回頭詳加對照驗證,推理過程就好像是一道縝密的數 學證明題,運用牢不可破的清晰思路,推算謀殺步驟和兇手身分。而這次案件顛覆了推理結果的必然性,即是明明知道犯罪真相,卻寧可選擇忽視它而相信另一種極 端不可能發生的解釋。本書之所以能天衣無縫建構一個華麗的犯罪舞台,是因為同車的12人都是共謀,並且或即興或事先排練的堅守自己的角色,彼此相互證明不 在場證明,相互掩護,只為死者是一個早該受到極刑的罪人。這是一道密不可分的蛛網,將犯罪真相層層包裹,不只巧妙隱藏了共同的動機,也成功將泯滅天良的死 者置之死地。
本案詭計說穿了並不值一晒,畢竟12人共謀的犯罪幾乎是集團犯罪,在與世隔絕的列車上,人心是最有力的凶器,偵探必須以寡擊眾,試圖在不公平的案件中取得 至高點,撥開犯罪的迷霧。最令人動容的是,白羅所提供的「兩種答案」,深切反應偵探高潔的人格,既明確指出事情真相,又指點出兇手們的破綻,成功擴大共犯 集團的成員,圓滿解決案件不代表讓兇手接受法律制裁,而是讓公道正義得以實現。壞人得到應有的報應,善良的人們奮力的和命運搏鬥,得到繼續生活下去的力 量。那股讓讀者發自內心感受到的溫暖,或許才是克嬸作品中可貴之處。
這列寒冬中疾行的列車,將帶著善良的人們,快速的往幸福的彼端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