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513196
私家偵探
作者:紀蔚然
出版社:印刻
出版日期:2011年08月01日
你是吳誠,現職私家偵探,隱身在天龍國臥龍街的破落街區,有一臉落腮鬍,戴著漁夫帽,外加一把手電筒,儼然是重度推理小說成癮患者,分不清現實與虛妄;同 時你也是前戲劇系教授,戲劇界大老,在一次發酒瘋大放厥詞中,揭穿這圈子的亂象,戳破每人自以為是的堅持,不過是得過且過的自我安慰。接著,你變賣房產, 離群索居,表面上是你離棄了這世界,實際上是世界背棄了你。你轉身離開,留下孤獨可笑的背影,你將帶著恐慌和憂鬱,以及躁亂不安的靈魂,在與世隔絕的陋巷 中,散發一絲詭異的光芒。
其實更多時候,你就是紀蔚然,這位目前仍安穩在台大戲劇系任教的教授,依然發表新作的劇作家,他狡詐的藉由你的口,說出那些尖銳譏諷,那些幽微不為人知的 慾念、徬徨與懷疑,你不只是小說主角,也不只是最具台客樣貌的偵探,你是一具文字幻化的載體,承載著紀教授的人生自剖,對島國種種光怪陸離現象的批判與戲 謔。挖掘家庭秘密與連續殺人魔真相是你的副業,大膽揭示作者本身躁鬱心靈面貌才是你的正職。於是,你除了克盡職責將書中各處埋藏的伏筆收攏於與真兇的終極 對決,你還必須無時無刻如同在莫大舞台上獨白的角色,抖出大串仿哲學仿宗教仿社會人文仿藝術的喃喃低語,被八卦雜誌長期訓練的讀者如我們,則在字裡行間拼 湊出戲劇泰斗的真實面貌,推敲出與現實人物的關聯,遠比追尋真相還來得重要,畢竟在紀教授這本推理處女作裡,他所挑戰的並非詭計的玄妙難解,而是小說人物 的塑造,以及台灣推理小說的傳統格局。
台灣推理作家受到日本本格推理流派的影響,將焦點擺放在精巧詭計的構成與意外性的營造,卻往往輕忽了小說本身所應具備的人物刻劃與流暢劇情,形成一具具徒 具推理形式卻毫無小說血肉的殘骸,令人不忍卒睹,或難以下嚥。紀蔚然則以其豐富的劇場經驗,化身唐吉訶德挺身與推理類型小說纏鬥,儘管成果差強人意,畢竟 兇手幾乎呼之欲出,降低了閱讀帶來的驚喜,然而其揉合台灣在地元素的巧思,不啻是本土推理一座重要的里程碑,無論是鋪天蓋地的監視設備,或是貪婪噬血的媒 體怪獸,甚或仿若在你我周遭的熟悉巷弄、鄉里人物,在在成功重現了我們都熟稔的社會景象,而其中最肆無忌憚的褻瀆,就是打破曲折離奇的劇情疆界,大喇喇將 作者自白安插在解謎過程,有時甚至喧賓奪主,令讀者不禁疑惑,吳誠所面對的是複雜難解的案情,還是紀教授對人生命題的解答?
「自己真正能準備好面對最壞的狀況,同時又能容許最好的發生,你會變得高貴而莊嚴」, 這個世界或許不那麼盡如人意,我們終究生活在其中,但是並不是每個人都能順利完成社會化的進程,大部分在找出自我獨特性與合乎人情義理的合群兩者間來回擺 盪,吳誠的困境是屬於全人類的,他以為出世能讓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生命本質浮現,但所處的世界卻像是不肯放過他似的讓他再三捲入案件之中,甚至成為犯罪的源 頭,事件的中心,越想要抽離就越是無法逃脫。最壞的還沒過完,最好的往往在細微處滋生,他自以為擁有「足以穿透表象」的「私眼」,卻也必須在顛簸中掙扎求生。
生物學家福岡伸一說「生命是最精彩的推理小說」,至於我們該 如何與自我相處,從而精準探求出生命的座標,不也是一場漫長曲折的推理之旅?「吳誠」所代表的兩種意涵:無誠與吾誠,揭露了世人看待生命的兩種態度:落荒 而逃或是坦然相對。吳誠自小為恐慌症所擾,可視為社會化過程中的不適與反動,「眾人皆睡我獨醒」,只是近似夢遊狀態的自溺,直到「龜山島事件」激發出世行 動,以為退一步可海闊天空,實則不過是敗陣而逃,沒想到在人妻委託人、運將助手、修車廠老闆與熱血小警察等的協助下,更將認清自己的定位,反省過往言行, 完成埋首沙坑所無法達成的自我揭露,從而獲得重生的力量與契機。從無誠到吾誠,因社會化所崩壞的人生,終將因社會化而救贖,這是人生的諷刺與荒謬,也是生 命的機會與可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