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以前當兵的時候,副指揮官訓了一段話:「人有定職、物有定位、事有定規、行動有序」。簡單來講,就是要清楚什麼時候該做什麼事情,不該做什麼事情。只要你稍加恍神,再錯誤的時間做錯誤的事,絕對會成為眾矢之的的天兵。
將這個道理拿到班級常規來說,道理是互通的。班級內的事務繁雜,小從功課沒交,大到行為偏差,每一項事情,都有一定的規矩,如果一個班上的成員不清楚規矩,或是對規矩視若無睹,就會打亂整個班級的秩序。
「教師專業發展評鑑」此次的作業我分配到「建立有助於學生學習的班級常規」此一指標,要進行詮釋,老實說是有點心虛的。
畢竟,我從開學到現在,幾乎不採用記點加分扣分的制度,學生犯錯之後的處罰,到今天為止,幾乎已經不存在了,頂多被我念一念,或是寫在聯絡簿上告知家長,就算我要恐嚇全班加寫功課,也大半時間都沒做到。
孩子根本就不怕我。
不過我們班很爭氣,雖然上課時容易插嘴,愛發表意見,然而其他方面都在我很滿意的範圍內,至少我們班上的閱讀風氣很盛,即使我沒有要她們寫讀書小心得,也沒有強迫她們一定要去圖書館借書,都還是會主動到圖書館借書來看,很多孩子甚至剛把書借回來,就會跟我說;「老師,你看,我借這本」。
排隊時,喊口令的狀況也很精神,很多時候不需要我叮嚀,都可以自己知道該做什麼事情。
當然還是有很多要改善的,少數孩子忘東忘西的習慣依舊,自動自發複習功課的能力要再加強。
我想我控制班級常規的最大的支柱在於,我盡量增加師生間的默契。孩子怕老師沒有用,重要的是,孩子能夠在沒有老師叮嚀的情況下,做到自己要求。我常跟孩子說:「如果不希望老師發飆,亂發脾氣,或是上課很嚴肅,不跟你們開玩笑,就要把自己該做的事情做好,不需要老師盯,也不用爸媽催促,自己就能把事情做好。」
第一個學期剩一個多月就結束了,師生默契培養地差不多了,接下來常規的再加強更顯重要。於是我在批踢踢的教師版上瘋狂搜尋,試圖找到其他老師建立常規的方式,以作為下次會議時可供報告的資料,更是我班級經營上的重要指引。
以下節錄一篇gulu0215網友的文章,裡頭包含的是很基本的班級常規建立的方式:
=================================
第一類︰讓學生及時回教室並自動做一些事
前提是我每一科都安排一個小老師,當他自己拿出該節需用的東西後,
就開始巡視班級,提醒少拿課本或習作的小朋友,
如果忘了帶就要寫聯絡簿給小老師看,
有寫我就不囉嗦,下午簽聯絡簿會看到,再順便關切一下。
絕對是全班回神我才會上課。
由於我們鐘聲很長,應該30秒左右,所以我是以鐘聲響完為準,
不管你跑到校園多遠的角落,至少鐘聲響完時最慢也要出現在教室附近,
只要老師看得到你,而且你有誠意(沒有在拖拖拉拉、順便聊天之類的),
我都不會生氣,還會提醒你先喝個水…我是很人性化的,跟學生關係還不錯。
1.唸課文︰用於國語節數分配較少時,或複習時
小老師會帶念課文,如︰十一 哥倫布發現新大陸,預備,起!
班上一個小朋友,每次都問"老師~ 翻到第幾頁~ "會被我念!
因為我觀察一陣子發現問這種問題可以說是他的反射動作,
其實只要他願意動一下腦子,根本不需要問。
沒多久,大部分的小朋友都能自動打開到正確的頁數,
不知道的人,機靈一點瞄一下旁邊的人就知道了。
通常我會告知小朋友下一節要準備哪些課本、習作、簿本才下課。
2.唸唐詩︰也是由小老師帶念,一個星期就跳個幾首,
不然重複念床前明月光或白日依山盡,會讓人覺得很無趣。
我有時也會說,念到某一首還沒進入狀況的就太慢了。
另外我也推廣背唐詩,其實他們因為念久了就會背,
背兩首可以抵銷一次不良表現。累積多一些會獎勵。
我以前的學校有書法課,我每星期請不再重複的兩位小朋友
利用午休寫一篇七言絕句,乾了後以磁鐵條壓在黑板上,
鐘聲響完自動開始唸,效果也不錯。
當然我有先用鉛筆寫一下字的架構,他們再去書寫。
3.趴在桌上︰通常是他們精神太"亢奮",必須收心時會用這種方式。
4.其他科目︰我會要求他們自己先溫習或預習(就是看該科課本),
直到老師來為止。
5.真的要大推小老師制度,尤其我們班的數學小老師,
真的時間一到就,"空山不見人,預備起!"
等到全部人都準備好上課的用具及精神,就喊"停"!
這時候我就上臺上課了~
我已經很久很久不需要整頓剛上課的秩序了~
6.如果是上課因為小活動等因素,要學生收起桌上東西或拿出什麼物品,
就可以用小組競賽方式,"準備好的小組舉手",
他們就變得比較在乎,會互相提醒。
我個人覺得比起扯開嗓子罵或教鞭大力敲桌子來得不傷身又有效。
第二類︰偶爾使用,比較花俏,屬於老師--學生互動式
通常是覺得學生好像比較沒精神時或中午剛睡醒時,可以提神。
1.拍手︰永遠比老師多拍一下
老師1,學生2,老師5學生6,
剛開始慢,等到大部份人跟上了,就越來越快,
學生會很專心去數老師拍了幾下,
最後一長串數不清的拍子結束,好像在鼓掌。
2.數字接龍︰老師說1,學生說2、3;老師說6,學生說7、8,
數字也是越來越大,最後會到一千多左右。
通常會在數學課時用到。最好出一兩題進位的…如999。
喊第一次一定是1,而且要拉長音~
3.數字記憶︰老師隨機喊一串數字,學生要專心聽才記得起來,
如老師8392573,學生8392573,
老師99258693,學生992586@#$…
偶爾出個有趣的,像是5566183。(不要噓我啊)
還是28825252、3939889之類的…
4.聽數字做動作︰1表示右手往右上舉,2舉左手,3雙手胸前交叉,4拍手…
1、2、1、2的喊還蠻有趣的。
學生喜歡玩這類的遊戲,頂多兩分鐘,讓他們開心一下,
你會發現他們翻課本不再那麼慵懶了
5.30秒把話講完︰當發現大部分學生還在講話時,可以說給30秒,
把要講的話講完,30秒內不會罵,
學生會很新奇的嘰哩呱啦,
我會開始倒數︰30--29--28--2726252423222120--19-18-17---
" 老師的時鐘過得比較快喔!"喊到0時真的沒有聲音了。
=================================
對我來說,班級常規的建立重點不在於獎賞制度多麼綿密,或是班級規條多麼繁複,而是在於班上絕大部分孩子都清楚知道老師的要求在哪裡,也都知道什麼是應該做的,什麼是不應該做的,然後自動自發地表現出來。
與其老師辛苦要求,不如要求孩子自己要求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