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400327
背之眼
作者:道尾秀介
原文作者:SYUSUKE MICHIO
譯者:王蘊潔
出版社:皇冠
出版日期:2008年05月05日
靜思語當中有一段證嚴上人對於「捨得」的詮釋:有智慧的人就能夠捨,能「捨」也就能「得」,能得無限的快樂;不能「捨」就會有「失」,失去了心境的安寧。捨得,能捨才能得,可惜的是,你我皆是滾滾紅塵中的凡夫俗子,千般萬般縈繞心頭,總讓我們捨不得。
對亡者無法割捨的掛念,或凝結成螢火蟲尾端點點的微弱光芒,在河邊草叢中來回飛旋;或化成口耳相傳的鄉野奇譚,凝結成每一段淒美卻又令人發寒的靈異傳說,透過每一縷鬼魅在人世間若隱若現的身影,投射出生者心中堆疊成塔的思念。
《背之影》(2005)作為日本新生代推理小說家道尾秀介(1975年生,只比我大了五歲)的出道作,即使情節鋪陳仍可看出些許青澀,不過對於人物塑造、謎題安排的部分,卻足以顯露出相當的功力。
由靈異現象探索者「真備莊介」與驚悚小說家「道尾」、美麗女助理「北見澟」所組成的靈異偵探團,來到一處以天狗傳說著名的白峠村,以民宿秋芳莊為臨時偵察總部,試圖解開和靈異照片「背之眼」有關的自殺事件和多年前發生的一連串兒童失蹤案。
前半段在偵探初登場的部分,作者藉由真備的口中,闡述了關於「靈」及其伴隨而來的靈異現象,做了非常有系統性的論述。對我這個從小看靈異節目看到大的電視歐吉桑來說,不只精采到不行,同時澄清了不少迷思。
以「真備」的分類,靈共分為五類(看完全書後,會很驚訝的發現,解謎的關鍵就在這五大類):
1.先有奇怪的現象,為了解釋該現象而創造出來的「靈」。如靈異照片。
2.先有資訊而疑心生暗鬼,簡單來說就是心理作用。如詛咒、凶宅的傳說。
3.「靈」的「靈」。沒有資訊,也沒有現象,完全是偶然產生的,由不確定的東西發展為資訊或是現象。
4.附身的靈。有點近乎精神病學的多重人格疾患。
5.真正的靈。
作者為了讓靈異的氛圍更為逼真,喚起讀者對於超自然現象的經驗,不惜仿造「USO!JAPAN」之類的靈異節目,詳細描述「靈異寫真」的樣貌,以及拍攝之後所引發的不幸後果,配合連續殺人狂和天狗傳說,使得讀者對於最終解答有了極高興趣與好奇。
不過,真正吸引我的部分,是本書呈現出一幅幅令人傷感的「捨不得」圖象,彷彿是在告訴我們,生者對死者的不忍割捨,無疑也足以構成鬼魅的一部分。
糠澤老人對於死去孫子的掛念久久不散,不只荒廢了拿手的天狗面具製作,甚至每日在事發的白早川畔進行無止境的追悼。
秋芳莊老闆歌川為了追憶因病亡故的妻子,還保留了昔日一同工作的種種物品,即使一個人獨自經營民宿生意,也不以為苦。
甚至是雖然無厘頭不過思路一級棒的主人翁「真備」,也是為了某段情感,而踏上了證明「靈的存在」的不歸路。
因為人類害怕孤單,而形塑了某種容格所言的集體潛意識,在我們的心靈深處,安放了對於另一個神祕世界的想像,在這個想像當中,我們日夜牽掛的所有逝去的人,都有可能在觸摸不到的某個時空裡。於是,這滿腔的思念,有了具體的方向,這艘載滿情感的小船,就這樣漂來盪去,橫越冥河,經過奈何橋,終而在異樣空間裡停泊。
思念終於有了歸宿。
延伸閱讀:
譯者王蘊潔的部落格:blog.pixnet.net/translation
當中有篇關於本書的譯者小記,可做為閱讀時的某種後台介紹:http://blog.pixnet.net/translation/post/170497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