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書是日本推理小說新秀道尾秀介繼〈背之眼〉(2005)「真備靈異現象探求所」系列第二彈,篇幅略薄,不過推理的氛圍更強,擺脫前作以靈異為主軸的寫作風格,從鬼怪幽靈的探尋,轉而著眼於以捉弄人生為樂的命運。若你讀完最終結局,不禁會慨歎人生的無常,多舛的「命運」才是書中最可恨卻也最無奈的大魔王。最封閉的環境,造就出最孤絕的懸念,於是人性在其中生根,恣意生長,糾纏著當事人久久不放,蒙蔽了耳目,沉溺於自以為是的真相,一個接一個的誤會,既是誤導讀者的敘述性詭計,更是導致悲劇在多年後仍不斷發生的最大關鍵。
延續〈背之眼〉的寫作模式,恐怖小說家道尾秀介到外地取材,沒想到發生一連串匪夷所思的事件,於是只好求助好友真備莊介與其具有感知能力的助手北見凜(不過本次凜的發揮空間較少,北見控的同好會有點小失望),三人再次重回現場,力圖揭開真相,與真兇鬥智,希冀阻止下一個殺人計畫。此次舞台是在隱匿山中的造佛工房「瑞祥房」,真備&道尾雙搭擋面臨的依然是不可思議的怪奇現象,夜半時分的佛像竟然會流血,甚至還會露出笑顏。一尊尊面貌莊嚴的佛像背後,隱藏的是眾人不可說的秘密,以及一樁發生在多年前的天才佛像師失蹤事件。
表面上,與〈背之眼〉近似,同樣有一張詭異的靈異寫真,然而作者在此很明顯的是要跳脫出前作不自覺造成的窠臼,鬼怪幽靈不再是事件的中心,而只是營造閱讀樂趣、擾亂推理思路的工具,將精密設計的詭計一層包覆一層,兇手本就有欺瞞讀者的義務,然而在本作中,操弄詭計的不是兇手,而是書寫出一字一句的作者,所要挑戰的不是書中大偵探真備,而是正在閱讀的我們。
無論〈背之眼〉或是〈骸之爪〉,在輕鬆淺顯的文字鋪陳裡,隱藏的卻是巨大的哀傷,這也是〈真備系列〉的魅力所在。當你從一開場道尾的取材旅行,進入一個與現實隔絕的世界,我們都成為「外人」,闖進「密室」,攪動一池春水。當讀完本書,心情難免會這樣沉入水中,無法呼吸。
在前半部,道尾已經將關於真兇的一切都隱藏在每一段對話裡,若是你能嚴加檢視每位主角不經意脫口而出的話語,而不是讓作者以流暢的劇情帶著你,邁向解題的對岸,那麼或許有機會推理出真兇為誰。這讓我們從中體驗到閱讀推理小說最單純的樂趣:追兇、解謎,於是你我也跟著真備的思緒,在橫亙的時光中來回穿梭,一探「瑞祥房」這個如同地鼠洞般的陰暗場所,以及錯綜複雜的關係。
命運,是最殘酷的齒輪,總是不停轉動,渺小又被慾望操控的人們,只能慘遭壓縮,最後剩下一團血肉模糊。同時,命運又像是無情的科學家,不停捉弄在慾望迷宮之中亂竄的人們。
─無論鬼還是菩薩,都是來自人。即使日夜與神佛相處的平凡人,也可能受困於人性,走上歧途,化身成厲鬼,頓時將人間化為修羅場。於是,我們只能努力去探尋那道光,任憑小如星火,也要牢牢捧著,讓這道火苗照亮心中每個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