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358881


慟哭
 
作者:貫井德郎
出版社:獨步文化
出版日期:2007年04月13日


(依照往例,全篇都是雷,未免影響閱讀本書樂趣,特此提醒)


在「敘述性詭計」氾濫的現在,早在1993年發表的〈慟哭〉儘管讀來節奏流暢,不過對於最後的結局較難以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倘若是從來接觸過此一推理文類的讀者,相信就能感受到最完整的震撼和意外。這不啻是「敘述性詭計」必然會面臨到的侷限,該寫作形式最大的特點,便是在閱讀過程中,以不對等的關係,減輕我們的戒心與警覺,運用隱藏部分事實的方式,型構一個和真相截然不同的世界觀,然後狠心的在最後一併崩解潰散。這是作者以寫作手法設下的詭計,著重的是「意外」和「措手不及」,一旦讀者習於質疑、步步為營,再怎樣繁複、千絲萬縷的詭計,也將無從施展。


由於台灣近年引進大量日本推理文本,使得當年以「敘述性詭計」和「新興宗教」為主題,而能獲得鮎川哲也獎最終入圍、甚至可稱得上是貫井德郎畢生代表處女作的〈慟哭〉,在茫茫的推理名家之中,失色不少。就描寫警察內部文化的矛盾而言,比不上橫山秀夫一筆入魂背後所暗藏的暖意;就探討新興宗教的精采度來說,比不上我孫子武丸的〈彌勒之掌〉;就深入刻畫主角內心悲痛而言,比不上吉田修一的〈惡人〉讀後,讓人深切回味無窮;更不用說敘述性詭計的掌握度,比不上道尾秀介〈向日葵不開的夏天〉的成熟大器。而就本書和作者往後的著作〈轉生〉相比,仍維持著有些虎頭蛇尾的遺憾,最大差別在於後期作品中濃厚輕小說的風格,在〈慟哭〉中則較為少見。


本書用大量堆砌的資訊,轉化成流暢的文筆,分別從由於莫以名狀的悲傷籠罩,使得胸中缺了一個洞,而必須從新興宗教尋得救贖的可憐父親松本,和背負沉重身世,試圖以實力在警界闖出一片天的刑事偵查一課課長佐伯偵辦連續女童失蹤案,交叉呈現新興宗教的詐騙手法,以及警界「特考組」和「非特考組」的內部矛盾。在前半部,松本和佐伯沒有任何交集,我們可以看到由於過少的線索,造成的辦案困境,加上妻女對佐伯的疏離和排斥、外遇見報所帶來的社會壓力,迫使佐伯在內外夾擊的桎梏中,一步步迎向最終屬於他的「慟哭」;另一方面,由於沉迷宗教遊戲的少女北村沙貴,縱使對新興宗教原應保有警覺,松本依然逐漸掉入「白光宇宙教會」的陷阱裡無法自拔,在大量的奉獻之後,他開始產生藉由黑魔法,讓愛女死而復生的妄想,為了填補內心的洞,同樣一步步迎向屬於他自己的「慟哭」。


在後半部,經由佐伯大學好友須藤對新興宗教的解說,松本和佐伯兩個世界有了明顯的關聯。獻身黑魔法的松本,犯下一連串的殺害女童案件,恰巧和佐伯偵辦的女童失蹤有若干符節之處。自此,讀者不免開始期待佐伯會以怎樣的方式,追查到松本的真實身分,一舉破案;可惜的是,熟知敘述性詭計操作手法的我們,其實早在揭露佐伯入贅改姓、刻意隱瞞松本殺害女童姓名之際,就得以推測出最後結局。在昔日佐伯部下丘本,出聲阻止松本犯下擄走偵查一課課長女兒罪行時,兇手身分正式大白。原來,松本是佐伯的本姓,是痛失愛女的佐伯。佐伯就是松本,相隔一年的傷痛,在他心中形成莫大的空洞,即使早在偵辦連續女童失蹤案時,便已認清新興宗教的行騙模式,而失去愛女的哀慟,讓他徹底迷失,踏上了和兇手相似的地獄之路。


請讓我為你祈禱,願幸福降臨在你身上。」和妻子離婚、甚至連情人伊津子也離他遠去,辭去偵查一課課長,沉浸在無盡追悔情緒中的佐伯,如同無依無靠的浮萍,漂浮在人海中。曾經擁有的幸福,卻是那麼遙遠,刻骨銘心的悲傷,好像沒有終點,不停折磨著心力交瘁的佐伯。當我們再次從頭翻閱全書,更能感受到他所背負的、無比巨大的哀慟。松本的哀傷,就是佐伯的哀傷,失去親人的「慟哭」,構成了這麼一則引人心酸的故事。殺害佐伯女兒的兇手最後仍然逍遙法外,佐伯的慟哭到底要何時才能獲得救贖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x9179996 的頭像
    x9179996

    失語症候群

    x917999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