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427816


放學後
 
作者:東野圭吾
譯者:張秋明
出版社:臉譜
出版日期:2009年03月01日


(內有轟天雷,未讀勿入)


〈放學後〉是東野圭吾1985年獲得「第31屆江戶川亂步獎」的作品,當年另一位得獎者為森雅裕〈莫札特不唱搖籃曲〉,台灣最早由林白出版社於1991年出版,譯者為林敏生,此版本已成為推理迷口耳相傳的夢幻逸品,直至2009年方由臉譜出版社重新出版。


本書是東野氏早期校園青春推理的代表作,以在「私立清華女子高中」任教的前島老師為主述者,從一開場他遭受的三起意外威脅疑雲,到主要的兩起教師命案,無不玩弄最常見的本格推理守則:密室殺人、不在場證明,以及誰是兇手,其中插入了許多現場平面圖與解謎圖示,使得全書宛如作家對讀者下的挑戰書,複雜的犯案手法促使我們在翻動書頁的同時,也忍不住跟著動腦思索,希望能夠比前島更早推敲出兇手的真正身分。


學校,原應是最單純的環境,居然出現連續殺人命案,這種矛盾且充滿話題性的安排,使得校園推理小說持久不輟,即便轉化成輕小說,或是萬城目學這類神怪奇幻作品,同樣廣受歡迎。我們都曾經年輕過,或懵懂無知,或明明不識愁滋味卻依然強說愁,或敏感易受刺激,少年少女們正逐漸從稚嫩跨越到成熟,現實社會的無情挑戰還很遙遠,和老師、同學、朋友相處的點點滴滴,無論大小,構成了所謂青春,就是她們的全部。有人盡情散發年輕的熱力,有人勇敢追求愛,有人被迫埋首書堆,只因相信大學生活會更美,有人在探尋自我,有人就只是平凡的享受友情和愛情的滋潤。


因為青春,所以一切都有無限可能。青春,是她們賴以為生且又驕傲高舉的鮮明旗幟。高中女生是獨立於人屬人種之外的另一族群,「對她們而言,最重要的是美麗、純粹、真實的事物」,她們的心,是外人難以侵犯的「聖堂」(Sanctuary),凡是有人侵門踏戶,強加掠奪踐踏,便會激起她們狂暴的防衛本能,進而做出令人匪夷所思的反擊。


書中最大的謎團就是高中少女的心。學校的校長、主任、老師這類距離青春十萬八千里的老舊人種,就像是即便想破腦袋,也無法破案的刑警,和真相總是隔絕著一道高不可攀的障礙般,無視她們不經意流露的訊息。年紀不是問題,僵化死板的行為模式才是關鍵。大人們總是用自以為是的規範,強加在學生身上,大人不了解她們的心,她們也無意向大人坦露自己的想法,於是雙方的鴻溝越來越深,一旦觸碰到她們的地雷而不自知,就可能引來殺身之禍。


以上就是貫穿全書的主旨。東野在細膩描繪校園風貌之餘,成功的將少女們的心思,巧妙融入本格推理架構,讓校園既是犯罪舞台,更是促成犯罪的根源。受到大人侵犯隱私而心靈受創的少女,聯手犯下罪行,乍看之下不甚合理,然而當她們的夢想和回憶幻滅之後,「青少年的心靈往往會受到某種凌駕法律和社會規範的強烈力量所左右」,這股力量便驅動她們向大人提出強烈抗議。悲劇就這樣發生了。或許,放學後不是師生關係的暫時終結,而是彼此真誠關懷的開始。


當然,以今日的眼光來看這部廿多年前的小說,不管是密室手法或犯罪動機,甚且是文筆與節奏鋪陳,難免感到些許青澀,然而我們仍可在本書發現到早已晉身為暢銷名作家的東野圭吾,創作路上最初的熱情,是如此熾烈,如此深厚,至今不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x9179996 的頭像
    x9179996

    失語症候群

    x917999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