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獸之城
CITY OF ANIMALS
作者:艾倫‧密爾斯
原文作者:Alan Mills
譯者:蕭可斑
出版社:貓頭鷹
你有多久沒踏入動物園的世界了?
澳洲作家艾倫‧密爾斯以驚悚懸疑外加刺激動作的手法,顛覆你我原先對於動物園的印象,跨國的陰謀在混雜著各類野獸體味、獸叫禽鳴的小小國度中恣意上演,最殘忍、最充滿野性的,往往不是豢養在獸籠、失去自由的猛獸,而是與我們擁有同樣血肉之軀的人類;作者更巧妙透過類型小說的外衣,帶領讀者回顧動物園演進的歷史,掀開光鮮亮麗、孩子們童年美好回憶的面紗,揭示經營動物園背後的辛酸,進而省思動物園的定位與使命。
本書主角是虛構不存在、位於雪梨的艾伯特王子動物園園長里維斯,為了實現他心中對動物園在生態中應扮演的角色,不得不與當時動盪不已的緬甸政府合作,引進一批稀有、瀕臨絕種的動物,沒想到跟隨這項計畫遠從亞洲來到澳洲的,除了印度犀牛、沼鹿等奇珍異獸外,還有躲藏在暗處的殺機、無止盡的殺戮,以及醜惡的貪婪和私慾。
作為故事主要背景的1970年代,正是生態學思維浸入動物園運作的關鍵時期。早期動物園以展示蒐集稀有兼具獨特性的動物為主,即便從王公貴族的私人動物園逐漸大眾化,其功能也大多是讓人民觀賞動物的娛樂性活動之一,表面上,雖以「動物園」為名,實際上是人類的觀點為主體,鮮少有人考慮到保育物種、維護生物多樣性的可能做法。
其後,世界各國紛紛擬定各項生物保護計畫,將動物園納入生態保育的一環,他們主張與其放任這些珍稀動物在自然環境或原居住地,遭受獵殺濫捕、戰火侵襲的無情待遇,不如透過完善的人工設施給予必要的照顧,並結合日新月異的生物科技,讓動物園成為諾亞的一艘方舟,使物種得以延續。
然而,動物園的存在與否,向來有著正反兩方爭論不休的論辯,部分強烈維護動物權益的團體,便認為動物園將理應在大自然自在遨遊的動物們,囚禁在狹窄、違反其天性的場域,不啻是人類妄想主宰萬物的膚淺和無知,在小說中,作者創造了里維斯和飼育組組長傑克這兩位猶如天平兩端的角色,前者象徵生態意識的抬頭,後者則強烈抵抗動物園的轉型,自以為是和動物是同一國。無論何者,過與不及,或是在尚未準備充分的情況下貿然行事,往往只會造成難以收拾的失控和毀滅。
作者揉合史實和想像,以生態觀點創作出一則人與動物的啟示錄。在這越來越多動物瀕臨絕種的現代,動物園如何充分發揮其保育物種的功能,與時俱進的營造最適合動物居住的環境,成功延續其物種,使該物種不致滅絕,或許是人類所能給予日漸稀少的動物們,最大的救贖了吧。
當我們走出艾倫筆下的〈萬獸之城〉,都能學會用不一樣的思維,走入現實生活中的動物園。
延伸閱讀:
適者生存新法則:《野獸之城》(灰鷹巢城)
http://blog.roodo.com/grayhawk/archives/21635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