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395185
龐貝
Pompeii
作者:羅伯特.哈里斯
原文作者:Robert Harris
譯者:麥思偉
出版社:如果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年03月10日
這是一則我們早就知道結局的故事:一座集結繁榮、貪婪、慾望的城市在西元79年8月24日,由於鄰近的維蘇威火山噴發,在極短時間內,熔岩覆蓋,天搖地動,將近五千人的生命,宛如遭到朱比特(古羅馬神話中的宙斯)的掠奪,消逝於遙遠的時空。
而在將近1500年後,這座城才慢慢的重現天日。拜火山噴發的猛烈,龐貝城受難當時的景象與生活樣貌,竟像封藏在琥珀裡的蚊子,凝結在那一瞬間,這些保存狀況良好的文物,不啻提供21世紀的我們,拼湊出當時圖像最好的憑據。
而這本「歷史小說」,透過史料考據與想像,為讀者填補了當年8月22日到24日,在龐貝城及其鄰近城市所發生的種種,具體而微呈現出古羅馬時代浮華、靡爛的一面,與掩埋在烈焰之下,曾經有過的權力競逐,當局者迷、旁觀者清的一份悠悠悵然。
一開始作者藉由水利師艾提利初接替失蹤的前水利師職位,不顧部下排擠、揶揄,費力調查乾旱的成因,帶出一連串與日後災變有關的異常現象,這個段落頗有聖經啟示錄裡上帝降罪世人的意味。
總之,我們隨著艾提利的腳步,踏進伴隨謎團的毀滅倒數計時。一路上,遇到權傾一時的自然學者普林尼,利慾薰心、極欲擺脫奴隸過去的富豪安普萊,當然還有不可缺少的美麗女主角葛麗亞。虛實交錯的人物安排和背景鋪陳,搭配每一章之前各類專業火山知識的導言,在閱讀的過程中,潛藏在巨大定時炸彈維蘇威之下的能量,彷彿就在耳際發出悶響。
預知結局的讀者不僅無法悠閒的靜觀事態的發展,反而會忍不住替作者設想結局:誰該死於熔岩之下,誰該逃過一劫,而在面臨如最終審判的最後,天神按下致命快門的當下,這些人,那些事,會是以怎樣的姿態定格、刻畫在歷史的狂流裡。
從龐貝出土的一只酒器上,印刻著這樣一段充滿反諷的話語:「盡情享受生活吧,明天是捉摸不定的」。可悲的是,死去的人們,只能在幽暗的冥界中回味曾有的享受。
有人說,龐貝的居民是過於安逸享樂,肆無忌憚,連荒淫露骨、不堪入目的壁畫與雕飾都能充斥整座城市,因此而觸怒的山上與天上的神。閱畢本書,你或許不會有如此高的宗教評斷,然而你卻不可否認,即使龐貝那年不被火山熔岩掩沒,也必然會以另外某種形式,無論漸漸或是一瞬,捲入毀滅的漩渦裡。
古老的中國不就是這樣說的嗎?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智者的回音再大,總抵擋不了步向敗亡的盲目群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