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418450
長路
The Road
作者:戈馬克.麥卡錫
原文作者:Cormac McCarthy
譯者:毛雅芬
出版社:麥田
出版日期:2008年11月02日
這是本非常獨特的書,以散文式的口吻,敘說父子之間最深切的情感,沒有很多高低起伏的劇情,甚至連主角的姓名、年齡設定都省了,即使背景設定在世界因某種因素毀滅,淪為人吃人的人間煉獄,絕大部分篇幅都集中在細膩描述父子的互動,與如何相互依賴,克服艱險的環境,還要防止壞人搶奪食糧,或是讓自己成為他人口中的食物。
全篇文字優美,將末世孤絕的景象精準的呈現在讀者眼前,更能讓我們同理主角父子的處境,好似也身處漫漫長路,仿若沒有終點,不知道沿途會有怎樣的挑戰橫亙,寶貴的性命如同風中之燭,轉瞬間就可能熄滅,然而路越是往前走,人性中最光輝的親情,總會沿途照亮前方,讓人不致迷失方向。
戈馬克是本屆奧斯卡最佳影片〈險路勿近〉的原著作者,本書保留了一貫對荒涼景致的描繪,但不同於前者的冷冽血腥與大喇喇的殘忍,字裡行間皆可看出溫馨的親子互動,不是灑狗血的愛恨情仇,而是藉由末日的處境,彰顯難以割捨的親情。男人為了讓孩子能夠順利活下去,將身邊最好的事物一股腦兒留給兒子;孩子則感受到父親的心意,亦步亦趨的跟隨男人左右。就算是世界末日,就算是生命可能在下一秒消逝,父子倆漫步在長路上的身影,卻是最美麗的風景。
〈柯洛弗檔案〉以小人物的觀點來詮釋大災難發生後的影響;〈活屍日記〉則以災難來反思紀錄片等媒體的角色。同是以災難為主題的〈長路〉,則對事件本身輕描淡寫,或許大地一片荒蕪,城市儘是滿目瘡痍,讀完全書還是不太清楚發生了些什麼。但在如詩般的文字和譯筆中,可以看到超越災難之外更多的種種,更打動我們的某些內心深處的種種。
人生就是一段長路,你我都走在這路上,跟書中那對父子相似,也許舉目望去滿是空無,然而身邊總有個人,無怨無悔的陪伴著,用他溫熱的手掌,牽起我們弱小的手前行,幫我們披荊斬棘,鍛鍊心智,在跟隨中獲得踏步的自信,漸漸的,兩人相互牽引的手總會鬆開,而這段記憶將永存心中。
1971年,美國鄉村歌手約翰‧丹佛唱了一首經典名曲〈Take Me Home、Country Roads〉,裡面有句歌詞是這樣的:All my memories gathered round her.男人和孩子一起步上了這漫長、生死交關的道路,雖然不知道終點在哪裡,不過每走一步路,便是在腦中刻畫下對彼此的依偎,以及一脈相傳的血緣所能產生的最大連繫。任憑曾經寄居的住居不再足以提供應有的功能,然而,只要堅信著希望,這條路總會帶領著旅人,回到屬於自己的家,就算不小心離家五百哩,也終會踏上歸途。
如果妳渴求寧靜,請在深夜時分與這對父子踏上這末日旅程,或許在翻開書頁不久,妳也能在某個角落,發現到自己熟悉的身影,是妳幼小時牽妳的手踏出人生第一步的人,即使妳遺忘已久,只要轉個身,妳一定也能踏上屬於妳自己「長路」。返家的道路隨時為妳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