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397310


第四扇門
 
La Quatrieme Porte
 
作者:保羅.霍特
出版社:春天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年04月15日


meta,在後現代主義思潮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似乎每一種論述都要來個meta(後設)一下。比如,後設小說便是操弄作者和作品間的關係,讓敘事並非單純的平鋪直敘、起承轉合,在閱讀過程中,作者有意無意的提醒你,這是一篇虛構的小說,要有理所當然的情節、要有被害人和兇手,當然也請別忘了這篇故事幕後最大的推手,也就是作家本身的存在。後設小說的手法因作家本身的風格,呈現多樣貌的形式,或作者跳入故事中成為小說人物的一員,或在字裡行間講述創作的心路歷程與意圖,或像本書這樣,完全將讀者操弄於掌心,運用本格推理和後設小說的特點,徹底營造豐富堅強的閱讀樂趣。


在前半段,我們看到以「詹姆士」為第一人稱視角,在刻意淡化主述者角色的敘述下,將一場場不可能的犯罪或事件,結合鬼魂和降靈術,帶來最大驚奇。以三位好友詹姆士、約翰和亨利,與各自背後的家庭,構成了複雜交錯的關係,約翰的母親愛蓮娜在多年前離奇死於閣樓的第四個房間,連帶使得靈異傳言擴散開來,而在約翰家的新房客拉提馬夫婦不畏幽靈搬來之際,亨利的母親露易絲卻意外死於車禍。具有通靈能力的拉提馬太太愛麗絲,則讓劇情有了更意外的轉折。


延續美國推理巨匠約翰‧狄克森‧卡爾,我們看到設計精巧的密室,殘忍的殺人事件,撲朔迷離的案情發展,令人不禁好奇作者是不是玩過火了,居然甚至牽扯到著名的脫逃大師胡迪尼。


就在四分之三篇幅,作者突兀插入一個大逆轉的中場,才揭示出這整段故事不過是筆名「約翰‧卡特」的推理作家羅納多,向犯罪專家亞倫‧泰士特博士所下的戰帖。羅納多寫出難以收尾的事件篇,讓博士構想解決篇。於是,這一連串的事件不過一則「小說中的小說」,泰士特也不辱使命給予故事完美的結局。原來這一切都是導因於亨利自認為胡迪尼化身,以及拉提馬夫婦的財迷心竅,泰士特版的結局讓亨利在警方追捕下跳河失蹤,詹姆士也不知去向。


偏偏就在讀者為故事有了清楚交代、喘了一口氣的同時,泰士特和羅納多的對決才正要開始。保羅再次給了讀者一記大逆轉,沒想到「故事不只是故事」。失去早年記憶的羅納多,竟然和這則虛構的故事有很大的關聯,不讀到全書的最後一行,是沒辦法理解全部脈絡的。


本書是泰士特博士系列的第一本,在約250頁的書本中,開宗明義向讀者揭示了作家本身的自我期許:接連不斷的謎題,讓讀者疲於奔命的解謎,是保羅踩在約翰‧狄克森‧卡爾肩上,往前跳躍的最大動力。〈第4扇門〉給了你我多重的推理樂趣,在「中場」之前,所享受的是熟悉的「不可能犯罪」的幽暗氛圍,後來就像是接下挑戰書的泰士特博士,試圖找出埋藏的解謎線索,最後則更漂亮的超脫文本之外,來了個故事內外的緊密結合,一層包覆一層,每一層都料好實在,製造了閱讀推理小說的動人滋味。


只可惜在台灣法國推理小說仍屬小眾的情況下,這樣一位致力於古典解謎大業的作家,本書是唯一引進翻譯的著作,深切期待更多出版社相繼讓保羅‧霍特的作品,填滿每一個渴望解謎的心靈。


延伸閱讀:


本書有許多胡迪尼相關介紹,他的生平甚至主導了某部分解謎的關鍵。


http://usinfo.org/zhtw/American_Story/category/page/aa/entertain/houdini/magic_1.htm


在這個網址裡有對於胡迪尼的簡要介紹。或是閱讀木馬出版的〈胡迪尼的祕密世界〉: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408054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x9179996 的頭像
    x9179996

    失語症候群

    x917999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