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喜邊緣的旅館
Hotel on the corner of bitter and sweet
作者: 傑米‧褔特
原文作者:Jamie Ford
譯者:張琰
出版社:馬可孛羅
出版日期:2009年8月(暫定)
「寧願愛過又失去,勝過從來也沒有...」
當我們年少時,懵懂無知,對愛充滿憧憬,而又毫無防備,自以為毋須愛情,即能體會人生的種種美好,實際上則是到處尋覓,探尋一顆心的歸屬,一顆心停泊的依靠。愛,是超越種族戰亂的存在,任憑必須和整個不合理、接近瘋狂的氛圍對抗,只會顯得兩人對彼此的堅貞。然而,隨著時間過去,從稚嫩到逐漸衰老的年歲,越刻骨銘心的愛戀,越是無法自記憶裡消除,它伴隨身旁,如同隨時準備好,帶領我們重回那時微酸略苦的甜蜜。
Memories light the corners of my mind
回憶,照亮了我內心的角落
Misty water-colored memories of the way we were
那些朦朧如水彩一般、我倆過去的回憶
此刻,是1986年,你56歲,你是李亨利,妻子艾瑟兒在六個月前結束了她和癌細胞的奮戰,而你的兒子馬悌,和你是如此疏遠,一如你和你爸。看似平淡的人生,只有你自己知道在心底的最深處,你仍掛念著當年美麗女孩的身影,你的人生曾經是如此美好,儘管轉眼四十多年,忘不了就是忘不了。當廢棄許久的巴拿馬飯店地下室發現當年匆促離鄉人們寄放的行李,熱鬧擁擠的人群中,你看到一把熟悉的日本傘,頓時喚起你塵封已久的回憶。你不再逃避。
那是二戰正如火如荼開展的1942年,你12歲,是在白人學校飽受欺凌的華裔小男孩。那年你遇到了第一位也是最難忘的摯愛,她是岡部惠子,和你一樣都在學校餐廳工讀拿獎學金,她是不會說日語的日裔女孩。原本,你倆該是兩小無猜的情愫,你知道她會在你的一生扮演著很重要的角色,認識她,是你這輩子最幸福的事,即便白人小孩永遠沒辦法接納你的膚色,只要有她在身旁,你知道,你不是孤單一人。
可是,你爸根本不可能接受她是日本人的事實。不只日裔和華裔早就存在難解的心結,日本在1931年「九一八事變」就開始侵略中國的野心,小日本鬼子在你爸心中,是萬惡的代名詞,更不用說在十年後偷襲珍珠港,挑起太平洋戰爭,更加深了他對日本人的仇恨。於是,你只能將這份感情偷偷隱藏,細心呵護。這年,羅斯福總統簽署兩項行政命令,迫使大批旅美日裔捨棄一切家當,驅逐出已居住多年的家園,集中在拘留營裡。這裡頭,包含了惠子一家人。
Can it be that it was all so simple then
還能像從前一樣那麼單純嗎?
Or has time rewritten every line
還是有時間重寫每一行每一句?
你倆的愛情是否能像革命份子的象徵梅花般,克服橫逆而堅忍不拔呢?是隨風而逝,還是開花結果?最終的答案,似乎要等漫漫時間過去,才能清楚顯現。
以美國曾對境內日裔美國人採取激烈的不公平待遇為背景,透過華裔美國人三代間的親情糾葛,既精準傳達出戰亂時代流離的無奈外,更將戰爭激化人與人之間扭曲的價值觀,刻畫得入木三分。書中最令人動容的是經由時間映襯出愛情的恆久不滅。是一句簡單的日文問候語,是一張破碎的爵士樂唱片,是一張張簡單的素描,是一路陪伴的善良人們,愛情的美好不過就是如此,美好的回憶不過就是如此。
So it's the laughter we will remember
於是,我們將只記住歡笑
Whenever we remember the way we were
當我們回憶起我倆的過去
本書適合搭配芭芭拉史翠珊的經典情歌〈The way we were〉一起閱讀,在她抒情動人的歌聲中,我們看到了年少的純情,也看到了年華老去之後的沉澱和深情。讀完本書,你會忍不住憶起你曾經愛過的一切,然後更加珍視目前擁有的一切,含著淚光,泛起滿足的微笑。當你遇到對的人,就勇敢去愛吧,至少在多年之後,你會知道在許多回憶中,有一個女孩是你牽掛著的。